金融诈骗犯罪
金融诈骗犯罪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财政、金融、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996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犯罪问题国际研讨会、首届法律适用国际高层论坛、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等;金融诈骗犯罪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梦凌、刘艳芳、方临坤等。
金融诈骗犯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96篇
占比:98.69%
总计:11142篇
金融诈骗犯罪
-研究学者
- 郑梦凌
- 刘艳芳
- 方临坤
- 杨丽娟
- 杨文红
- 汤强
- 王新宇
- 程斌
- 竺雷
- 缪闽江
- 随庆军
- 黄勇
- 黄太云
- 丁合
- 严磊
- 何平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 冉迪军
- 刘建华
- 刘晓丽
- 刘款
- 刘绮黎
- 单民
- 叶国平
- 向在强
- 吕红
- 吴喆
- 吴忆萍
- 吴显才
- 吴正倩
- 周宏伟
- 唐掌珠
- 唐掌珠1
- 夏汉清
- 姜凤财
- 孙学才
- 孙微山
- 孙志成
- 孙志诚
- 宋家明
- 岑雅衍
- 应琛
- 廖敏
- 张作良
- 张建忠
- 张滋生
- 张炜
- 张磊
- 张维忠
- 张翠翠
-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
-
摘要:
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标准一直是金融诈骗犯罪中的核心问题,其认定难点包括主观目的主要依靠事后行为进行推定、法律条文相对有限且适用标准难统一、案情刑民交叉且核心事实难穿透等.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证明方法和证明标准进行完善,运用穿透式审查方法厘清刑民边界,运用证明和推定二元法综合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准确把握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在立法中注重增加反向列举,同时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作用,以对现实中易出现的错误做法进行纠偏.
-
-
-
-
-
-
石志卿;
严磊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大数据技术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大数据时代下,金融诈骗犯罪存在着假借金融平台外衣、利用随机数据团组、责任影响因素多元、社会危害组成复杂等特点.当下金融诈骗犯罪唯数额论的单一构罪标准存在着无法全面反映金融诈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无法应对风险社会下的新型风险、刑法条文内部规定欠体系化等明显缺陷.基于此,对大数据时代下金融诈骗犯罪的构罪标准进行修正、构建金融诈骗犯罪多元化构罪标准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在修正金融诈骗犯罪的构罪标准时,除了数额因素外,还应当关注金融诈骗行为的影响范围,以及加重情节中的其他认定因素.同时,以大数据时代下金融诈骗犯罪构罪标准的修正为切入点,刑法应当对大数据时代新的犯罪形式、态势进行充分的回应,从改变金融刑法的立法范式、注重对涉数据犯罪链的整体打击、提倡"软法"之治与刑法谦抑性的坚守这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以达到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目的.
-
-
-
-
摘要: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在“三大攻坚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其中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诈骗犯罪是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不仅严重侵害正常金融管理秩序,而且极易导致涉众社会风险发生。为此,《罪名精解》近期将专门就金融诈骗犯罪进行解读,本辑选取的罪名是信用卡诈骗罪。
-
-
-
-
摘要: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在“三大攻坚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其中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诈骗犯罪是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不仅严重侵害正常金融管理秩序,而且极易导致涉众社会风险发生。为此,《罪名精解》近期将专门就金融诈骗犯罪进行解读,本辑选取的罪名是集资诈骗罪。
-
-
马晓倩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变得愈加繁复,之前简单的生活习惯已经不能满足处理这些事务的要求,这就需要产生新的行为标准与判断规则.本文对金融诈骗犯的罪与非罪的进行实证研究阐述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发展进程中,金融市场机制的运作基础和环境尚未完善,人独立意识的成长和有关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配套是滋生金融诈骗犯罪的诱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金融刑法的规范与完整.
-
-
-
-
随庆军
- 《首届法律适用国际高层论坛》
| 2005年
-
摘要:
金融诈骗犯罪是数额犯,其犯罪数额对本类犯罪的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虽然分别的本类犯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作出了解释,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是不符合立法精神和有悖刑法理论的。刑法典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既可理解为非法所得的实际数额,也可理解为行为人主观上所预期的数额,但两者在定罪量刑中的意义不同。前者是我们认定犯罪的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的标志,后者是我们认定罪与非罪的标志。
-
-
汤恩婧
- 《首届法律适用国际高层论坛》
| 2005年
-
摘要:
保险诈骗罪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诈骗罪严重损害金融体制改革,破坏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保险诈骗罪客观行为中的几个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此类问题的认定能有所裨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