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31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2473篇;相关期刊1345种,包括犯罪研究、法学、公安研究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法务(司法)会计研讨会、首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等;经济犯罪的相关文献由3752位作者贡献,包括石东洋、雷传平、麻锐等。
经济犯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473篇
占比:75.45%
总计:16532篇
经济犯罪
-研究学者
- 石东洋
- 雷传平
- 麻锐
- 杨晓培
- 刘元
- 宫路
- 李建华
- 游伟
- 戴蓬
- 刘坤
- 张丽
- 房军
- 赵秉志
- 陈建旭
- 唐稷尧
- 夏吉先
- 张凯
- 徐强
- 本刊编辑部
- 王芳
- 蔡鹰扬
- 薛耀文
- 陈文举
- 孙国祥
- 张楠
- 王利宾
- 程小白
- 郑蓉
- 郭寿春
- 闫永黎
- 任建新
- 倪瑞平
- 刘丹
- 刘天明
- 刘宪权
- 吴丹
- 展江
- 康娜
- 张玉辉
- 易秋莲
- 李丽
- 李济铃
- 杨书文
- 梁胜
- 沈小平
- 沙宇航
- 王军
- 王宗光
- 王昌昌
- 王龙
-
-
刘菁婉
-
-
摘要:
会计资料勘验是经济犯罪侦查中重要的侦查手段,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借助专业力量完成,时常会造成勘验主体错位,程序方法混乱,勘验质量低下,提取证据证明力较弱。科学界定会计资料勘验,运用案例研究法,基于PDCA理论,优化勘验质量。
-
-
房晓榕
-
-
摘要:
2022年5月1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当日,许多市民通过云闪付APP、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公众号、商业银行官网安全栏目或附近银行网点获取相关资料,以提升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部的指导下,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等产业机构,深化联防联控措施,积极应对犯罪手法新变化。
-
-
张丽;
姜万国
-
-
摘要:
经济犯罪数据侦查是经济犯罪案件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部分,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平衡办案效率、实体效果和综合风险三者的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犯罪数据侦查同样应贯彻这一原则,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为根本宗旨,分析经济犯罪侦查的环境变化,建立经济犯罪数据侦查的功能框架,并运用科学研究范式规划经济犯罪数据侦查的实践路径。
-
-
刘荣;
蔡晨昊
-
-
摘要:
将涉案资金分析报告充分应用于检察工作在及时查明案件事实、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提高引导侦查工作质量、提升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方面均有其必要性。检察机关对涉案资金分析报告的审查包括对资金交易数据合法性、真实性的审查,对资金交易数据完整性的审查,对报告形式要件是否完备的审查,对报告内容逻辑是否严谨的审查,对报告结论是否可回溯的审查。检察机关对涉案资金分析报告的应用包括审查案件时应用、引导侦查时应用、出庭示证时应用、释法说理时应用。检察机关在应用涉案资金分析报告时还应解决启动主体问题、适用案件范围问题、报告内容完善问题、报告出具时间问题。
-
-
-
-
摘要:
5月13日上午,“浙江省‘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浙江省公安厅通报近年来全省公安经侦工作重大成果。今年以来,浙江省公安经侦部门打防结合,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1至4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13亿余元;重拳打击涉亚运经济犯罪活动,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56名,挽回经济损失1.9亿余元。此外,公安部门全力推进“猎狐2022”专项行动,抓获境外逃犯46名。
-
-
-
-
摘要:
为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护航经济建设,1月25日,浙江省公安厅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护航2021”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经济犯罪专项治理行动典型案例。
-
-
-
-
摘要:
2021年以来,甘肃省公安经侦部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打开路、主动进攻,全力打击突出经济犯罪,破获各类案件2264起,挽回经济损失33.6亿元。
-
-
-
-
摘要:
在2022年“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前夕,湖南省公安厅通报了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揭露犯罪“套路”手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范各类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
-
郑洪广;
韩欣哲
-
-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犯罪处于高发态势,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这就要求公安机关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净化市场秩序,一手抓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经侦民警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才能准确界定案件性质、才能刺破经济犯罪面纱。提升经侦执法质量,人才培养是关键。在经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法秩序统一原则、程序法定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坚持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结合、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结合、刑事法与其他部门法的结合。
-
-
-
刘康
- 《首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
| 2011年
-
摘要:
目前,一些经济犯罪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网络炒汇、传销等案件由于涉案人员较多,社会危害性大,极易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引发群体性事件,有悖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之发展目标.有必要分析其特征,探究其生成机制,斟酌出可行的应对措施来防范该类犯罪,以促进和谐社会之建设.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经济犯罪具有涉及人员众多,金额巨大,地域广大,涉及面广、采用立体包装,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等特征。原因涉及金融部门监管不力、公众的趋利心理、公众缺乏相应的金融和法律知识几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各部门协作,建立共同监管和情报共享机制、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注意办案的社会效果,预防群体性事件几个预防措施。
-
-
-
-
-
-
蓝俏彦
- 《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一直是我国刑法在经济犯罪领域严厉打击的对象.2013年12月28日,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公司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公司法》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松了对市场主体的准入管制,转而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充分体现企业自治的原则.但是,虽然以后注册资本实缴改由公司意思自治了,但是公司登记机关还是可以按照章程的约定或公司的决定的缴付安排进行干预,也具有这种权力.
-
-
王文华
- 《首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
| 2009年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经济发展的福音的同时,由于资金、服务、人员、信息流通的便捷使得国家、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加,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矛盾,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对利益的追逐使得经济犯罪、国际犯罪和其他犯罪成倍增长,其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我国刑法应当关注与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刑法的协调趋同,特别是在国际犯罪与经济犯罪领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