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刑罚

刑罚

刑罚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61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79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1189种,包括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法学、法制博览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八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第三届刑事诉讼监督论坛、第二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等;刑罚的相关文献由355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志刚、吴平、赵秉志等。

刑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79 占比:98.95%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91%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0.14%

总计:3617篇

刑罚—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山; 伏思宇
    • 摘要: 基于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政务处分与刑罚形成一体进阶惩治手段,将纯洁公职人员队伍的身份减等、褫夺与职务犯罪刑事责任负担的有机衔接,证成了“三不一体”反腐败犯罪治理体系。对于非职务犯罪,政务处分作为一种刑罚附随后果,显著增强了刑罚报应与预防功能。政务处分作为公职人员犯罪的刑罚附随后果,需要根据主观罪过等具体情况决定适用“撤职”或者“开除”。故而,为正确地适用政务处分,需要在刑事裁判中确认犯罪人的主观罪过类型。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与非职务犯罪,应分别采取“从政到刑”与“先刑后政”两种责任追究模式,以匹配前述两种法律责任关联方式。
    • 唐赫; 赵民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持续高发态势,从技术驱动犯罪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出影响此类犯罪判处刑罚严重程度的核心因素,对预防和控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2016—2020年间237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裁判文书以及400名被告人的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犯罪增速加快、地域特征明显、犯罪手段特异性突出、诈骗方式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等特征。结合刑法学理论与统计学原理,利用Mplus 8.0软件观察各变量之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刑罚严重程度的解释路径,结果表明:犯罪组织化程度、犯罪持续时间、犯罪诈骗金额、犯罪人作用大小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量刑均具有显著影响,继而从刑事政策、社会共治、宣传防范角度提出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治理路径,以期为我国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及刑事司法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 刘晓彤
    • 摘要: 新法修订的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明确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型权利。但司法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呈高发态势,且实例中并无一例适用从业禁止的案例。基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存在着再犯可能性大、潜在危险性高的新型特性,可认定对其适用兼具非刑罚性和保安处分性的从业禁止。从业禁止制度适用于敏感度高的职业之中,在法定期间内可禁止相关犯罪人员从事相关职业,从而降低此类犯罪的风险。
    • 赵金文; 冉金
    • 摘要: 为确保量刑均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由于《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未明确基准刑内涵,基准刑裁量规则缺乏明确性、可操作性,故意杀人罪量刑存在失衡现象。为弥补此缺憾,在厘清故意杀人罪基准刑内涵基础上,以重庆市132个案例为分析样本,对司法案例中量刑结果与基准刑裁量情节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中规律,进而构建故意杀人罪基准刑裁量模型。
    • 朱贺
    • 摘要: 我国失信行为制裁体系经历了从“德主刑辅”向“刑行为主、社会为辅”转变的过程,当前呈现出国家力量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格局。失信行为制裁体系嬗变的背后是刑法的积极治理与消极治理的理念之争,我国立法实践体现出立法者更倾向于积极治理的立场。在轻罪轻刑化的司法实践背景下,我国失信行为制裁中的刑罚制裁存在手段单一、严苛,行政制裁和社会制裁存在缺少有效衔接、涉嫌重复评价、不当扩大适用等问题。对失信行为人进行制裁时,应考虑其可能承受的所有制裁进行综合评价,保障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
    • 唐山客
    • 摘要: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会签下发《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切实解决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和相关记录管理不当导致信息泄露,影响失足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等问题。看得见的刑罚早已结束,看不见的“刑罚”却一直伴随。不少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后,都面临身份“标签化”等问题,陷入“一次犯错,长期受过”的困境。
    • 李钱程
    • 摘要: 各类涉黑财产处置文件的出台,体现我国涉黑财产处置逐步走向完善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涉黑财产没收存在的问题。我国涉黑财产没收存在未区分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未区分组织财产与他人财产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涉黑财产性质复杂、涉黑财产案件不受重视、现行举证规则难以适用于涉黑财产案件等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问题的原因入手,推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和高度盖然性标准、设置利害关系人参与制度。
    • 李春光
    • 摘要: 18—19世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英国,为了有效应对失地和失业人口引发的犯罪激增问题,实施了更加严苛的法律,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流刑犯。澳大利亚作为距离欧洲十分遥远的一块所谓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成为了其宗主国英国流放罪犯的首选。自1788年第一批流刑犯抵澳,到1868年英国罪犯流放制度的废除,英国累计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约达155000名。期间,流放地基于对流刑犯人权的保护而尝试采取的宽容政策与英国对流放制度惩戒效用的坚持产生了较为激励的冲突。最终,在澳大利亚本土主义的抵制和英国刑罚体系的反思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的政策终于得以废除。
    • 梁超群
    •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盗窃是一种长期以来与私有制产生联系在一起的犯罪行为。纵观古今,横看中外,盗窃罪都是高频率发生的案件,值得关注研究。本文将通过横向纵向两部分分别将现今盗窃罪与我国古代盗窃罪进行对比,以及将我国盗窃罪与英国盗窃罪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现行刑法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当取消“秘密窃取”这一要件或者不视之为必要要件;调整盗窃罪数额的定罪标准,至少取消各地区盗窃罪数额的不同起点。
    • 邹群
    • 摘要: 近年来电信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持续推动我国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完善。与此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把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主要方式以及演变过程,从刑法层面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罪应单独入法,科学设置电信网络诈骗罪的刑罚,准确认定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的主观罪过,从司法制度体系完善和机制体制落地层面,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土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