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反应
酶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3年内共计31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生物化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34450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中国动物检疫、农业科技与信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一届国际微纳尺度生物医学分离和分析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等;酶反应的相关文献由69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金川、吴锋、咸漠等。
酶反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4450篇
占比:99.95%
总计:234559篇
酶反应
-研究学者
- 吴金川
- 吴锋
- 咸漠
- 祝俊
- 许刘华
- 今村茂行
- 刘东红
- 卢立新
- 叶兴乾
- 吴丹
- 吴秋明
- 孙国凤
- 崔真真
- 廖娟
- 廖飞
- 杨晓兰
- 林晨
- 毛雨丰
- 永井阳子
- 滕小锘
- 王智文
- 蔡莹
- 许明淑
- 赵玉姣
- 陈健初
- 陈涛
- 高妻卓司
- 鱼红闪
- A·H·皮德森
- C·列斯尼亚克
- H·哈尔蒂希
- H·施密特
- J·克莱恩
- M·梅恩伊格
- M·里德林
- P·施奈德
- T·沃尔特
- 严明
- 中川贵晶
- 任世阔
- 伦纳卡·戴西尔瓦
- 何志敏
- 吴菲菲
- 哈希姆·阿克哈文-塔夫蒂
- 姚传义
- 宋宝东
- 张琪
- 张金华
- 户木田裕一
- 扎拉·阿格哈瓦尼
-
-
姚小琳;
张涛;
江波
-
-
摘要:
以1株来源于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 SK13.001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编码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β-CGTase)的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中,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过摇瓶发酵,得到该酶的环化活力为15 U/mL;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该酶转化淀粉生产环糊精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底物为质量浓度30 g/L的玉米淀粉,反应液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温度55°C,加酶量5 U/g干淀粉,反应时间8 h,环糊精的转化率达到45.63%,3种环糊精的质量比为α:β:γ=7:75:18.通过对该酶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
-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营养创新团队创建了绿色、高效的皮克林乳液酶反应体系,提出了微乳液酶催化新模式,揭示了脂肪酶在皮克林乳液微环境下的“界面激活”催化机制,解决了效率低和有机溶剂残留等油脂酶法修饰的共性难题,为食品级功能脂质的酶法制备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可持续化学与工程(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上。
-
-
-
-
-
靳爱民(摘译)
-
-
摘要:
众所周知,电场通过场-键偶极作用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电场的长期效应在酶反应中被清楚地观察到。Warshel的研究首次证明了酶不仅仅是优化了的立体活性位,当培养基进入反应过渡状态时,预先安排的酶静电环境会使培养基的电荷分布更加稳定;对水溶液中酶催化反应所需能量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电荷是酶催化中最主要的能量。
-
-
邓童心;
邱蔚然;
周长林
-
-
摘要:
课题涉及一种过表达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Cholinephosphate cytidylyltransferase,EC 2.7.7.15,CCT)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应用.该菌株是将酿酒酵母来源的编码CCT酶基因cct与pYES2.0-Kanmx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然后将其转化于酿酒酵母DFH中,构建基因工程菌QZ-016.通过过表达反应关键酶CCT酶而提高胞二磷胆碱(CDP-C)的转化率和产量.经过优化YPD培养基后,该菌株的菌浓PMV可达70.2 g/L,可应用于以CMP和CP为原料,生物转化制造CDP-C,反应7h摩尔转化率可高达73.1%.该菌株的产率高,应用于生产CDP-C,具有成本低、制造能耗低、反应周期短等优点.
-
-
杨正飞;
吴坚平;
杨立荣
-
-
摘要:
生物过程酶反应技术具有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发展势头迅猛,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单酶催化、多酶催化、化学酶法耦合催化,以及酶的混沌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大突破及其在重要医药化工产品合成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
阎欢1;
张帆1;
赵彭年2;
赵会1;
白洁1
-
-
摘要:
以(1-氰基-3-甲基丁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脱羧、酶反应水解拆分,氢化生成普瑞巴林,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用酶反应进行水解拆分,条件简单,反应在水相中进行,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生态污染,在发展绿色化学方面有很大进展。
-
-
阎欢;
张帆;
赵彭年;
赵会;
白洁
-
-
摘要:
以(1-氰基-3-甲基丁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脱羧、酶反应水解拆分,氢化生成普瑞巴林,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用酶反应进行水解拆分,条件简单,反应在水相中进行,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生态污染,在发展绿色化学方面有很大进展.
-
-
-
-
-
解晴;
吴坚平;
杨立荣
-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应用从酿酒酵母B5细胞中粗提出的,具有光学选择性还原氯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酶进行了初步的酶学性质的考察。该氧化还原酶在外加辅酶的情况下最适反应温度为30°C,最适pH在7-8之间,摇床转速对其反应影响不大.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越高,酶的失活速度越快;在全细胞反应中,基本不存在这种失活现象.底物与产物对酶还原反应均无明显的抑制现象,而在全细胞反应中,底物与产物的浓度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
-
解晴;
吴坚平;
杨立荣
-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应用从酿酒酵母B5细胞中粗提出的,具有光学选择性还原氯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酶进行了初步的酶学性质的考察。该氧化还原酶在外加辅酶的情况下最适反应温度为30°C,最适pH在7-8之间,摇床转速对其反应影响不大.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越高,酶的失活速度越快;在全细胞反应中,基本不存在这种失活现象.底物与产物对酶还原反应均无明显的抑制现象,而在全细胞反应中,底物与产物的浓度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
-
解晴;
吴坚平;
杨立荣
-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应用从酿酒酵母B5细胞中粗提出的,具有光学选择性还原氯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酶进行了初步的酶学性质的考察。该氧化还原酶在外加辅酶的情况下最适反应温度为30°C,最适pH在7-8之间,摇床转速对其反应影响不大.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越高,酶的失活速度越快;在全细胞反应中,基本不存在这种失活现象.底物与产物对酶还原反应均无明显的抑制现象,而在全细胞反应中,底物与产物的浓度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