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传关系

遗传关系

遗传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0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7626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生物多样性、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遗传关系的相关文献由1439位作者贡献,包括韩长志、等、谢国禄等。

遗传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0 占比:1.32%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27626 占比:98.57%

总计:28028篇

遗传关系—发文趋势图

遗传关系

-研究学者

  • 韩长志
  • 谢国禄
  • 郭亚平
  • 马恩波
  • 刘亚举
  • 向平
  • 张林
  • 李学博
  • 石美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蕾; 肖良俊; 吴涛; 李贤忠; 苏包顺; 刘志彤
    • 摘要: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也是最具云南特色的药用植物资源。在大理州大理市挖色镇进行滇黄精资源收集和扩繁过程中,发现滇黄精资源在花被颜色上存在紫红花、白花和白花带紫斑3种类型,其中花被白花带紫斑为新发现类型。为明确3种花色滇黄精的遗传关系,对3种花色滇黄精的48个植株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1条ISSR引物对48个植株样品进行扩增,共获得103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99条,多态性比率为96.1%,遗传一致度为0.89~0.91。遗传差异和UPGMA聚类分析显示,白花类型(P1)、白花带紫斑类型(P2)与紫红花类型(P3)的滇黄精均各自独立聚为一组,遗传距离上白花带紫斑类型(P2)与紫红花类型(P3)的亲缘关系较近,可知白花带紫斑类型(P2)是紫红花类型(P3)和白花类型(P1)的过渡类型或是白花类型与紫红花类型自然授粉所产生子代的一种杂合状态。本研究结果为滇黄精资源的遗传关系研究及分类鉴别奠定了一定基础。
    • 喻红稠; 覃悦; 韩长志
    • 摘要: 具有脂蛋白信号肽的蛋白参与细胞膜结构构建、细胞膜稳定性维护、信号转导和转运等过程,在维持细菌生理功能、致病性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树生黄单胞杆菌是杧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尚缺乏有关该菌脂蛋白信号肽蛋白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树生黄单胞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LipoP v1.0在线程序分析,获取了175条具有脂蛋白信号肽的蛋白序列,并对这些蛋白开展了包括保守结构域、信号肽、跨膜区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理化性质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44个脂蛋白氨基酸序列长度集中于100~500个之间;163条蛋白序列具有信号肽,仅有13条蛋白序列具有明显的保守结构域;90个蛋白定位在线粒体;这些蛋白在亲(疏)水性最强氨基酸残基及其位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通过遗传关系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与树生黄单胞杆菌中脂蛋白信号肽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和较近亲缘关系的其他物种,而大部分脂蛋白信号肽间的同源性并不高.
    • 殷云龙; 王芝权; 杨颖; 刘向东; 於朝广
    • 摘要: 从台湾含笑〔Michelia compressa(Maxim.)Sarg.〕自然授粉子代中发现18株表型明显变异单株,命名为‘中山含笑’(Michelia‘Zhongshanhanxiao’)。为明确‘中山含笑’的表型变异及遗传变异状况,弄清其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以‘中山含笑’18株单株、台湾含笑母树及其表型无变异子代单株为样本,在表型特征观察基础上,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利用5对SSR引物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与母树相比,‘中山含笑’的整株、叶片和花的形状均无明显变化,但叶片和花的大小却变化明显;4年生‘中山含笑’的株高、地径、胸径、冠幅、叶长和叶宽分别是同龄表型无变异子代的1.41~1.55、2.49~2.97、2.79~3.16、2.38~2.74、1.40~2.04和1.50~2.17倍,且‘中山含笑’的叶长和叶宽以及花被片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母树,花被片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母树的3.50~4.53和4.33~7.00倍。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母树与表型无变异子代的扩增结果完全一致,但与‘中山含笑’18株单株的扩增结果存在明显差异。5个SSR位点中,有4个在母树与表型无变异子代中为纯合位点,而这5个位点在‘中山含笑’大部分单株中为杂合位点。‘中山含笑’供试单株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Shannon’s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表型无变异子代的2.50、1.67、3.44、4.06、5.73和4.74倍。母树与表型无变异子代单株的遗传距离均为0.000,表明二者间无遗传差异;‘中山含笑’单株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539,‘中山含笑’与母树的遗传距离为0.192~0.399,说明‘中山含笑’单株之间、‘中山含笑’与母树之间均存在遗传分化。通过聚类分析,在遗传一致度0.50处,可将供试样本分成2组,其中母树与表型无变异子代单株聚为Ⅰ组,‘中山含笑’18株单株聚为Ⅱ组;在遗传一致度0.64处,‘中山含笑’18株单株还可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山含笑’供试单株在表型性状上具有明显的超亲特征,且较表型无变异子代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除含有台湾含笑母树的遗传信息外,‘中山含笑’供试单株还含有来源于母树之外的遗传信息,据此推测‘中山含笑’为台湾含笑与其他木兰科植物的种间杂交后代。
    • 朱国晖
    • 摘要: 代谢综合征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学者列文提出的一个概念,该疾病尚未有明确的病因,是由于多种基因、环境共同、互相作用而成,与免疫、遗传关系密切,临床多表现为:腹部肥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脂肪肝主要是因为体内肝细胞内脂肪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堆积过多而发生病变,属于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疾病。
    • 谷艳鹏; 张泽人; 孙涛; 韩庆军; 栗宁宁; 鲁仪增; 窦德泉; 郑健
    • 摘要: 以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为母本、少叶花楸〔S.hupehensis var.paucijuga(D.K.Zang et P.C.Huang)L.T.Lu〕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利用筛选出的9对扩增结果稳定且具多态性的EST-SSR引物,对杂交F_(1)代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并对亲本和杂交F_(1)代群体的基因分离规律以及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84株杂交F_(1)代,其中175株在9个EST-SSR位点上均扩增出双亲条带,说明这些单株为真杂种,杂种率达95.1%;另9株在3~7个位点上呈现异常基因型,即缺失双亲条带或出现新条带。9对EST-SSR引物中,仅sorsd29在亲本中的扩增结果为aa×bb型(纯合互补型),其他8对引物在亲本中的扩增结果为aa×bc型(父本型)、ab×cd型(双亲互补型)或ab×ac型(杂合互补型),因而,在175株真杂种中,仅sorsd29位点未出现基因分离,另8个位点均出现了基因分离,经χ^(2)检验,F_(1)代分离比与期望分离比均无显著(P>0.05)差异。用9对EST-SSR引物从175株F_(1)代真杂种中共扩增出28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性信息含量、Shannon 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均值分别为3.1、2.9、0.566、1.076、0.920和0.640。基于Nei s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构建系统聚类图,结果显示:在Nei s遗传距离0.28处,少叶花楸单独成组Ⅰ,花楸树和175株F_(1)代单株聚为组Ⅱ;在Nei s遗传距离0.24处,组Ⅱ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组,其中81株F_(1)代单株聚为亚组Ⅱ_(1),另94株F_(1)代单株与花楸树聚为亚组Ⅱ_(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法可对花楸树和少叶花楸的杂交F_(1)代群体进行有效的杂种鉴定;获得的杂交F_(1)代单株的基因分离情况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且与母本花楸树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总体上看,杂交F_(1)代群体中175株真杂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 翟晓灵; 王瑞霞; 张连; 焦娟; 李玉刚; 王圣健; 亓晓蕾; 盖红梅; 张胜全
    • 摘要: 小麦种质烟农74(11)是20世纪70年代烟台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衍生了鲁麦14、鲁麦13、烟农19等多个大面积推广品种,并以这些品种为育种亲本,选育出多个国审小麦品种,是近期山东省小麦育种的基础。选用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62份、非烟农74(11)种质衍生品种(系)58份,共计120份实验材料,采用小麦90K芯片,分析了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共获得26 026个有效SNP位点,其中A、B、D基因组各占32.17%、40.69%和7.64%。供试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8~0.31,平均为0.25,低于SSR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全部材料组(组Ⅰ)和烟农74(11)衍生材料组(组Ⅱ)遗传相似性系数,发现组Ⅰ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1~0.70的占59.44%、0.71~0.80的占32.98%、≥0.91的占0.80%;组Ⅱ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1~0.70的占26.77%、0.71~0.80的占53.22%、0.81~0.90的占17.26%,≥0.91的占2.75%,这表明烟农74(11)种质衍生后代间的遗传关系比较狭窄,需要拓宽遗传基础。此外,对几个经典小麦杂交组合进行了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发现子代和上缘亲本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0.87,平均为0.79;姊妹系间为0.84~0.87,父母本间为0.65~0.71。通过经典组合分析并结合当前小麦遗传关系狭窄的现实,建议在中短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8以下;在中长期育种目标中,双亲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好控制在0.7以下。
    • 郭炜; 崔志军; 于萌萌; 魏丽丽
    • 摘要: 环曲病毒(Torovirus)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可引起动物和人类肠道、呼吸道甚至全身感染。人类认识环曲病毒的历史较为简短:第一株马的环曲病毒(EToV)是于1972年在瑞士从一匹腹泻的马死亡前一周的直肠拭子中分离出来。在发现EToV 7年后,研究者在爱荷华州的一个奶牛群中通过电子显微镜(EM)在患有严重腹泻的小牛粪便样本中发现了形态相似的颗粒,将其定义为牛环曲病毒(BToV)。
    • 朱旸; 田奇琳; 李岩; 陆銮眉
    • 摘要: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为多年生球根花卉,主要栽培品种有‘金盏银台’和‘玉玲珑’。通过正交试验建立适合中国水仙的SRAP-PCR体系:dNTPs 0.1 mmol/L,模板DNA 80 ng,Mg2+1.875 mmol/L,引物各0.15 mmol/L,Taq pol 2.5 U。100对引物对中有20对引物扩增出3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16.06%。二者亲缘关系分析结果遗传距离为0.185,遗传相似系数为0.835。说明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用于近缘种的遗传关系分析。
    • 李文; 李建安; 陈小梅; 李成悦; 尚娟娥; 魁小花; 杨宏娟; 曾志芳; 马翠兰; 邱栋梁
    • 摘要: 为探究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与‘颐红’间的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韦端蜜红’和‘颐红’等6份不同产地的桃材料进行分析.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8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9.78%;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92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17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21条多态性条带,占比24.71%;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89为阈值时,‘韦端蜜红’与‘颐红’被分为两个不同类.ISSR、SRAP联合分析表明,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90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SRAP、ISSR及其联合分析均显示,‘韦端蜜红’与‘颐红’间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同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说明‘韦端蜜红’是由‘颐红’芽变而来.
    • 韩浩园; 权凯; 高慧军; 吴依依; 杨帅; 王先宁; 尹慧茹; 王惠绘; 李君; 王拥庆
    • 摘要: 线粒体DNA遗传变异丰富,是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重要手段.文章以伏牛山区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和槐山羊3个地方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评估伏牛山区山羊遗传资源现状.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槐山羊(Hd=0.975,Pi=0.01092)与尧山白山羊(Hd=0.895,Pi=0.00832)遗传多态性丰富,伏牛白山羊(Hd=0.456,Pi=0.01234)为中度遗传多态性;系统发育树聚类为五小支(CladeⅠ~Ⅴ),伏牛白山羊存在独立分支,槐山羊和尧山白山羊未形成独立分支,3个品种间未达到种间遗传距离;单倍型分析共鉴定56个单倍型(Hap 1~56)和2个单倍群,且槐山羊和尧山白山羊存在共享单倍型(Hap 3、8和33).网络图结果表明伏牛山区3个山羊品种存在两个母系起源;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伏牛白山羊经历瓶颈效应和平衡选择(P0.1).研究对国家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河南省区域生态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生产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