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杂种鉴定

杂种鉴定

杂种鉴定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7474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花生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2年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等;杂种鉴定的相关文献由584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艳、刘建秀、李双铃等。

杂种鉴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7474 占比:99.24%

总计:17608篇

杂种鉴定—发文趋势图

杂种鉴定

-研究学者

  • 任艳
  • 刘建秀
  • 李双铃
  • 李辛雷
  • 王辉
  • 袁美
  • 刘凡
  • 劳方业
  • 张启翔
  • 张新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黎; 周琪; 高燕会
    • 摘要: 【目的】鉴定石蒜属Lycoris种间杂交种F_(1)的真实性。【方法】利用荧光标记表达序列标签简单序列重复(ESTSSR)方法,构建亲本石蒜L.radiata、中国石蒜L.chinensis、换锦花L.sprengeri和石蒜-中国石蒜、石蒜-换锦花杂交种F_(1)共78个样品的分子身份证,并分析遗传关系。【结果】15对多态性强的荧光标记EST-SSR引物得到扩增条带92条,每对引物平均扩增6.13条;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292~1.0000,平均为0.9137。引物SSR203+SSR115对石蒜-换锦花、石蒜-中国石蒜杂交种F_(1)代的真实性鉴定率分别为96.30%和96.15%。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石蒜、中国石蒜、换锦花及其种间杂交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6~0.98,在相似系数为0.77处25个亲本和53个杂交种聚为Ⅰ和Ⅱ两大类,Ⅰ类包括亲本换锦花、石蒜-换锦花杂交种,Ⅱ类包括石蒜、中国石蒜以及中国石蒜-石蒜杂交种,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和Ⅱc等3个亚类。利用荧光标记EST-SSR基因型编码,构建了78个石蒜属亲本及杂交种的分子身份证。【结论】荧光标记EST-SSR可用于石蒜属种间杂交种的早期鉴定。
    • 谷艳鹏; 张泽人; 孙涛; 韩庆军; 栗宁宁; 鲁仪增; 窦德泉; 郑健
    • 摘要: 以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为母本、少叶花楸〔S.hupehensis var.paucijuga(D.K.Zang et P.C.Huang)L.T.Lu〕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利用筛选出的9对扩增结果稳定且具多态性的EST-SSR引物,对杂交F_(1)代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并对亲本和杂交F_(1)代群体的基因分离规律以及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84株杂交F_(1)代,其中175株在9个EST-SSR位点上均扩增出双亲条带,说明这些单株为真杂种,杂种率达95.1%;另9株在3~7个位点上呈现异常基因型,即缺失双亲条带或出现新条带。9对EST-SSR引物中,仅sorsd29在亲本中的扩增结果为aa×bb型(纯合互补型),其他8对引物在亲本中的扩增结果为aa×bc型(父本型)、ab×cd型(双亲互补型)或ab×ac型(杂合互补型),因而,在175株真杂种中,仅sorsd29位点未出现基因分离,另8个位点均出现了基因分离,经χ^(2)检验,F_(1)代分离比与期望分离比均无显著(P>0.05)差异。用9对EST-SSR引物从175株F_(1)代真杂种中共扩增出28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性信息含量、Shannon 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均值分别为3.1、2.9、0.566、1.076、0.920和0.640。基于Nei s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构建系统聚类图,结果显示:在Nei s遗传距离0.28处,少叶花楸单独成组Ⅰ,花楸树和175株F_(1)代单株聚为组Ⅱ;在Nei s遗传距离0.24处,组Ⅱ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组,其中81株F_(1)代单株聚为亚组Ⅱ_(1),另94株F_(1)代单株与花楸树聚为亚组Ⅱ_(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法可对花楸树和少叶花楸的杂交F_(1)代群体进行有效的杂种鉴定;获得的杂交F_(1)代单株的基因分离情况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且与母本花楸树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总体上看,杂交F_(1)代群体中175株真杂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 田春艳; 边芯; 董立华; 吴才文; 郎荣斌; 俞华先; 张钰; 桃联安; 经艳芬
    • 摘要: 割手密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甘蔗育种中利用最多,育种成效最显著的野生种。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割手密优良抗逆基因资源对现代甘蔗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更多优良割手密的真实杂交后代,本研究以2个地方种为母本、3个野生割手密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3个F群体,共359份杂交后代。并从21对SSR标记中筛选出在双亲中具有多态性且扩增条带清晰的6对SSR标记,基于高通量的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平台进行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亲本指纹图谱分析、遗传相似性分析和特异性条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的6对SSR标记对5个亲本材料的分辨率较高,扩增多态性好,每个亲本都具有其特异的SSR指纹,可有效鉴定其杂交后代血缘的真实性;其中,359份F个体中共鉴定出真杂种262份,3个组合的真杂种率分别为67.77%、75.51%、75.66%,平均值为72.98%。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2个地方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0,3个割手密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3、0.60和0.70,地方种和割手密间为0.38~0.53,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小于种内。亲本特异性SSR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母本特异性条带遗传率分别为68.47%、80.96%、73.39%,平均值为74.27%,而父本特异性条带遗传率分别为58.90%、76.60%、61.45%,平均值为65.65%,杂交后代具有偏母本遗传倾向,因此,在甘蔗杂交育种中应选择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作为母本。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割手密杂交后代的鉴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SSR标记选择,同时鉴定出的真实割手密后代群体可为开展割手密优异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种质材料,为选育超亲遗传株系提供科学依据。
    • 赖小群; 黄帝媛; 姚潇; 陈悦佳; 姚姿婷; 邹承武; 陈保善
    • 摘要: 甘蔗是雌雄同株高度杂合的异源多倍体植物.为去除杂交育种过程中因母本去雄不彻底导致的自交现象的干扰,有必要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本研究以'新台糖25号'为母本、'云蔗89-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构建大规模遗传群体,获得F1代实生苗共17923株.从54个甘蔗SSR标记中筛选出一个具有父本特异性的SSR标记SMC31CUQ,通过多态性序列分析,重新设计了可特异性检测父本序列的PCR引物对SMC31CUQ-F/SMC31CUQ-1-R,并用其对整个遗传群体实生苗进行PCR鉴定,发现其中有9310株具有该父本特异性SSR标记,占群体的51.94%.大规模真杂种的获得,为进一歩构建甘蔗特定农艺性状亚群体奠定了基础.
    • 李文秀; 贺军军; 张华林; 罗萍
    • 摘要: 早期快速鉴定橡胶树F1杂交子代,获取真杂种对橡胶树优良品系的创育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橡胶树优良品系'PR107'和'93-114'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组合子代,以亲本作为模板从10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多态性引物对35株杂交子代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表明:35株杂交子代均鉴定为真杂种苗;筛选出的3对多态性引物都具有较高的杂种鉴定率,并验证了1对引物鉴定真伪杂种的可靠性,后续可作为橡胶树杂交子代真实性鉴定的理想SSR分子标记.
    • 叶刚; 张笑笑; 陈静波; 李建建; 李玲; 刘建秀; 郭爱桂; 郭海林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结缕草属植物种间杂交获得的19个组合34个后代的形态变异和杂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后代在10个外部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杂交后代的外部性状与母本或双亲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形态特征34个后代中有30个后代初步被鉴定为真杂种;SRAP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34个杂交后代均具有父本的特异性D N A片段,全部被鉴定为真杂种.本研究中的结缕草属植物杂种真实性鉴定结果为杂交后代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孙坤; 丁雪洋; 张辉; 李雪丽; 汪颖; 王娟; 刘本立
    • 摘要: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从“组学”水平研究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成为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沙棘属的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及二者的同倍化杂交物种棱果沙棘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了受到正选择(w>1)的BRCA1-A&BRISC复合体亚基NBA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BA1基因在3种沙棘中编码区全长为771 bp,共编码256个氨基酸,为核定位的亲水性蛋白。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中NBA1的氨基酸序列在218与236位存在差异,中国沙棘中靠近结合位点的218位突变为甲硫氨酸,不同于肋果沙棘及其他陆生植物中NBA1亚基VWA结构域中保守的亮氨酸,导致二者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使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中该蛋白结合位点的空间排布产生显著差异。综上,推测二者的NBA1亚基在结合其他亚基方面有所不同,主要导致了BRCA1-A复合体修复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修复功能方面出现差异,这可能与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对不同海拔环境的适应有关。此外,Sanger测序验证了二代测序结果的准确性,证明该基因在亲本种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中是纯合的单拷贝,在杂种棱果沙棘中以共显性的杂合方式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二代测序数据不适用于在个体水平鉴定杂种,但群体内多个个体的平行测序一定程度上可随机反映杂种的亲本来源。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沙棘属植物对不同海拔的适应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为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鉴定杂交物种提出了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