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转向控制

转向控制

转向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6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489322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方农机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二十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2014年中国浮空器大会、第三届特种车辆全电化技术发展论坛等;转向控制的相关文献由3628位作者贡献,包括小城隆博、远藤雅也、古川晃等。

转向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89322 占比:99.99%

总计:1489511篇

转向控制—发文趋势图

转向控制

-研究学者

  • 小城隆博
  • 远藤雅也
  • 古川晃
  • 喜福隆之
  • 江口孝彰
  • 户田泰藏
  • 森辰也
  • 都甲高广
  • 土屋义明
  • 金原义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琼; 金鹏; 张道德; 周刚; 胡新宇
    • 摘要: 针对履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条件非线性变化导致的车速和转向角速度跟踪存在时滞和不稳定的问题,基于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转向控制方法,并将履带车辆的控制系统进行解耦,分别控制车速及转向角速度.采用积分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能够适应路面变化的车速控制器;引入模糊控制柔化控制信号,降低滑模抖振,并结合自适应调节设计了能够适应转向阻力非线性不确定的转向角速度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转向控制仿真分析,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比较,车辆行驶速度与转向角速度跟踪响应速度分别提高了1.9 s和0.5 s,转向角速度跟踪精度提高了4%.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备响应速度快、抗扰动能力强的优点,能够实现履带车的稳定转向.
    • 徐广飞; 陈美舟; 金诚谦; 苗河泉; 逄焕晓; 刁培松
    • 摘要: 具有更强自主作业能力的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研发的趋势,而智能化程度更高、作业更精准的自动驾驶拖拉机则是重中之重。分析并总结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的转向控制、制动控制以及决策等关键技术,探讨制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自动驾驶拖拉机发展的相关建议,通过多传感器及多控制技术融合、控制方法优化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等,解决拖拉机自动驾驶过程中传感器可靠性差、电液耦合转向控制困难、制动力分配控制困难及多目标多约束决策欠缺等,以期为我国自动驾驶拖拉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吴瑞明; 冯浩然; 傅阳; 陈凯旋; 李阳; 程强
    • 摘要: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与工厂运输货物的效率亟待提高,传统生产运输方式逐步将被淘汰,在仓储和物流中主要用AGV运输货物,因此保持AGV稳定运行极为重要。提高AGV的稳定性可以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稳定性,AGV的转向稳定性控制就是AGV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之一,因此关于AGV稳定性控制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立AGV模型,对AGV转向不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动态仿真方法分析AGV定点转向参数的稳定性规律,验证理论推导方程的正确性。根据分析结果,确定AGV定点转向运动学影响因素。经过参数优化后,研究其定点转向控制方法,选择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相应的转向控制策略。优化后,所研究的AGV在实际运行中转向更稳定,满足工作要求。
    • 张磊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预瞄跟随算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转向控制导致在转弯曲率过大路况下车辆易脱离路径的问题,对预瞄跟随算法改进并应用于汽车转向控制中,将预瞄点设定为当前车速下经过时间T到达的路径上的点,采用预瞄跟随最优曲率驾驶员模型的预瞄点快速搜索,并将改进算法在Dymola软件构建的新能源汽车转向控制模型上进行验证。和传统预瞄跟随算法相比,改进预瞄跟随算法对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目标路径跟随精度。改进预瞄跟随算法对新能源汽车转向控制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赵鹏; 李帅波; 钱美; 王宇飞
    • 摘要: 针对传统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功能单一、显示不直观或有特定的微控制器无法二次开发的问题,提出了以IAP15单片机为控制器,结合步进电机驱动器、按键电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路及两相步进电机实现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具备步进电机的启停、加减速、转向调节及位置控制功能;具备通过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的设置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具备步进电机转速、转向、驱动脉冲频率、位置及工作状态的实时显示功能。软件采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的形式编写,方便程序的维护与升级。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对步进电机工作方式调节方便、显示直观及工作性能稳定等优点,对于以步进电机为驱动对象的丝杆滑台、机械臂等设备的调速、定位及功能扩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陈亚伟; 甘桦福
    • 摘要: 为了解决四轮转向(FWS)和主动驱动控制(ADC)2种并存底盘控制系统的潜在冲突问题,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基于博弈论,提出了一种开环信息模式下转向与行驶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在博弈论架构内,将四轮转向(FWS)和主动驱动控制(ADC)2个相关控制系统视为2个博弈者,采用微分博弈模型对2个子系统的动态交互进行建模和求解。为了实现协同控制策略,采用了一种权值可调节的车轮转矩分配方法。为了验证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的协同控制策略可以合理协调四轮转向(FWS)和主动驱动控制(ADC)2个相关控制系统的控制权限,有效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 文家燕; 温林荣; 谢广明; 罗文广
    • 摘要: 机器鱼在航行中容易受到非静止流场的干扰而偏离目标航向。文中采用航向角反馈来解决未搭载流场感知相关传感器的机器鱼航向偏离问题。首先,建立机器鱼的关节动力学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得到关节角运动与关节力矩之间的关系,并且获得机器鱼推进力和转向力矩与机器鱼摆动姿态之间的关系。而后,将中枢模式发生器控制器运用于机器鱼的控制,与受控对象构成闭环控制系统,使机器鱼在控制器的调节作用下保持航向稳定。最后,为获取最佳控制器参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机器鱼从一个设定的航向角偏离量收敛到零的时间长度作为优化指标,最终实现快速转向。根据建立的机器鱼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刘贻华
    • 摘要: 为了解决四轮转向(FWS)和主动驱动控制(ADC)两种并存底盘控制系统的潜在冲突问题,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基于博弈论有关理论,提出了一种开环信息模式下转向与行驶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为了实现协同控制策略,在博弈论架构内,将四轮转向(FWS)和主动驱动控制(ADC)两个相关控制系统视为两个博弈者,采用一种权值可调节的车轮转矩分配方法及内环加外环控制回路将博弈论的思想引入到协同控制系统中,同时采用微分博弈模型对两个子系统的动态交互进行建模和求解,用以实现基于博弈的两种底盘控制系统的协同配合控制。为了验证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对模型进行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侧滑角和横摆角速度相同及在较大转矩干预的情况下,基于博弈论的协同控制策略可以合理协调四轮转向(FWS)和主动驱动控制(ADC)两个相关控制系统的控制权限,使得微分博弈控制的响应幅值和对纵向动力学的影响比LQR控制的要小,能有效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 江浩斌; 朱宸; 唐斌; 尹晨辉; 花逸峰; 谢军
    • 摘要: 为了提高ECHBPS(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brid power steering system)商用车的横向稳定性,提出了基于可拓自抗扰的横向稳定控制策略.建立了整车模型与ECHBPS模型,以理想横摆角速度为目标制定了转矩补偿策略;根据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将控制域划分为经典域、可拓域和非域,分别采用自抗扰控制、可拓修正控制和极限补偿控制;设计了可拓自抗扰转矩补偿控制器.分别在正弦工况和双移线工况下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控制和传统自抗扰控制方法,可拓自抗扰控制下的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更接近理想值,车辆横向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 蒋一辰; 陈刚
    • 摘要: 为提高不同工况下驾驶机器人操纵试验车辆的转向精度和自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曲线预瞄的驾驶机器人转向操纵粒子群优化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试验车辆动力学模型和驾驶机器人转向机械手动力学模型,并构建了驾驶机器人转向操纵试验车辆的集成系统动力学模型,接着研究了一种融合路径曲率和车速的驾驶机器人转向操纵自适应曲线预瞄方法,其预瞄点位置能够根据车速和路径曲率做出自适应调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驾驶机器人转向操纵的粒子群优化滑模控制器,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同时利用粒子群算法在线优化滑模控制切换项的反馈增益系数,以减小控制抖振.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不同工况下根据路径曲率和车速做出自适应调整,实现驾驶机器人操纵车辆的精确转向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