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财经类高校

财经类高校

财经类高校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6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96469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商情、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投资研究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全国第十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4年会、2014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等;财经类高校的相关文献由632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宁洁、汪振双、俞香云等。

财经类高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96469 占比:99.53%

总计:96925篇

财经类高校—发文趋势图

财经类高校

-研究学者

  • 朱宁洁
  • 汪振双
  • 俞香云
  • 刘单
  • 廖彦罡
  • 曹监平
  • 李庆海
  • 李鹏
  • 王丽丽
  • 王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松; 王霞
    • 摘要: 财经类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是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注重可操作性,应当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优化。文章以优化财经类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手段和形式、提升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分析探讨了会计实践教学优化的迫切性,提出了在强化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建设高校主导模式下财税工场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建设财税工场的框架。该框架下,高校应与企业积极协作,改造现有实验室,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由学生操作企业的真实业务,从而增强学生与社会工作的衔接,最终达到优化财经类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
    • 柴啸龙; 李雄英
    • 摘要: 在财经类院校的本科生培养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随着近年来财经类本科生的考研需求逐渐高涨,大学数学课程已经成为财经类本科生的最关键基础课程。同时因为大学数学在数学建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挑战杯竞赛等各种综合性考核环节中同样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学好大学数学已经成为很多财经院校本科生的积极诉求,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瓶颈。文章通过分析广东财经大学的多年具体实践情况,得出了一些教学模式的创新角度和实践体会,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建议和措施。
    • 张韵华
    • 摘要: 对财经类高校科研管理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探讨。本研究所设计的财经类高校科研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是基于执行能力与优先度的评估模型,旨在评估财经类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每个拟议准则的能力与优先度。通过这个基于优先级的评估模型,财经类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综合评价实施团队将能够评估和监控进度,以确保项目交付符合组织需要。
    • 刘美玲; 翟玉婧
    • 摘要: 提升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起到关键作用,对形成“大思政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财经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质量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思政课教师标准制定不全面、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亟须完善、思政课教师保障机制尚待健全等。因此,提升新时代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应从健全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标准、拓展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平台、完善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等措施入手。通过提升新时代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把思政课越办越好。
    • 周君佐; 咸春龙
    • 摘要: 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对我国40所财经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塑造,特别是社会责任感教育;注重专业知识、财经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但是,也存在培养目标不高、过于保守,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目标过于抽象、空泛、缺乏操作性和指导性,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等问题。面向未来,财经类高校应根据: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和理想情怀教育、更加突出核心胜任力、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差异化、特色化等原则和思路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
    • 张淼
    • 摘要: 通过分析在财经类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探讨了进行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主要方面,包括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志愿公益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提出了在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方法措施: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授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教育;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劳动精神培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公益活动培养劳动精神和公益精神;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创造性劳动精神;根据具体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
    • 戴狄夫; 胡科伟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回顾了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历程,探讨了当前该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要求,并对部分财经类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当前该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失衡以及评价机制乏力等问题,鉴于此,从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完善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改革路径。
    • 张烨青; 解博超
    • 摘要: 借鉴RCCSE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发展力这四个维度,分别对五所财经类“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内外科研竞争力进行成效分析。数据结果表明,5所高校国际科研竞争力有较大提升,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国内科研竞争力发展平缓,特别是在国内外论文发表上投入不平衡,且创新力不足。建议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加强财经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现实问题,推动研究范式转型;优化财经类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重视国内期刊发表,繁荣国内财经类学术期刊发展;鼓励开展多元合作研究,完善科研合作相关制度。
    • 杨鹏程; 樊士德; 姜德波
    • 摘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5所部属财经类高校,充分发挥先发优势,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学科群建设,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促进财经类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非“双一流”财经院校要借鉴吸收“双一流”财经院校的建设经验,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体系,增强学科持续发展能力。
    • 钟晓敏
    • 摘要: 新文科建设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挑战性的特点,需要宏观政策与院校实践的同步迭代更新。新文科理念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普遍共识,但教学改革仍处于院系层级的起步阶段。浙江财经大学自2008年以来持续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层面实施更新升级,通过“准入准出”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到来,浙江财经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复合”升级为“融合”,设立“文华学院”,开展跨学院的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为财经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作出了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