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0年内共计70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7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404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法制与社会、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等;思政课教师的相关文献由769位作者贡献,包括孔德生、许大成、黄伟萍等。
思政课教师
-研究学者
- 孔德生
- 许大成
- 黄伟萍
- 崔显艳
- 张晓林
- 张格军
- 侯新旺
- 凌总成
- 刘咏宝
- 唐智
- 孟琦
- 张中世
- 张华
- 张瑞荣
- 耿立军
- 苏立公
- 万茗
- 乔亚俊
- 何绍芬
- 兰培坤
- 冉海涛
- 刘亚敏
- 刘建军
- 刘雅彤
- 史明艳
- 史艳红
- 叶圣蕾
- 叶春林
- 吴武英
- 周川燕
- 唐万辉
- 姚恒国
- 姜林丽
- 孟凡明
- 孟琦1
- 庾虎
- 张万铝
- 张中世1
- 张宝强
- 张晓林1
- 张晶辉
- 张艳
- 曾丽萍
- 本刊编辑部
- 李建敏
- 李敏霞
- 李纯斌
- 杨使兵
- 杨帆
- 杨秋莲
-
-
魏延杰
- 《思想政治课教学》
| 2020年
-
摘要: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担当尽责中尽快成长起来,不断加强学习、锤炼品格、提升素养、完善自己,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
-
-
-
魏燕妮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20年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深层次的新要求.因此,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重点要把握好问题导入的“角度”、话语转换的“程度”、案例嵌入的“适度”、学生参与的“尺度”、科技运用的“精度”、实践调研的“深度”这“六个度”,努力打造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思政“金课”,从而增强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
-
曲建武;
王雅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 2020年
-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谓开好,就是要取得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从信仰坚定、情感涵养、方法创新三重维度着力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信仰坚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情感涵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方法创新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
-
-
黄绍华;
严瑾;
朱娅
- 《教育探索》
| 2020年
-
摘要:
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是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领军人物,通过对他们的事迹文本分析,揭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角色形象特征,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领航者、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开拓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者.高校思政论课教师需要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夯实理论功力、提升创新活力、锤炼育人能力、培育宣讲魅力.
-
-
徐兴林
- 《教育与职业》
| 2020年
-
摘要:
新时代对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办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政治素养、学识素养、职业素养和科研素养这四种核心素养,对于促进自身职业发展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提升民办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四方发力:国家层面,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政策法规保障;社会层面,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支持帮助;民办应用型高校层面,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指导服务;思政课教师层面,以生为本,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
-
-
-
向娟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微格教学中,思政课课堂组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教师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更新有关课堂组织技能的观念,综合运用课堂纪律、教学艺术、教师人格力量、非语言行为、学生心理规律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认真做好课堂组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