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论衡》

《论衡》

《论衡》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727篇,主要集中在汉语、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5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494种,包括前线、齐鲁学刊、浙江学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学术研讨会等;《论衡》的相关文献由600位作者贡献,包括樊琪、汪梅枝、徐正考等。

《论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5 占比:99.7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8%

总计:727篇

《论衡》—发文趋势图

《论衡》

-研究学者

  • 樊琪
  • 汪梅枝
  • 徐正考
  • 李浩
  • 杨宝忠
  • 韩中华
  • 吴从祥
  • 周桂钿
  • 尹世英
  • 孙小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志熙
    • 摘要: 在汉代神学目的论及神鬼之说、神仙方术流行的情况下,王充《论衡》继承道家的自然哲学生命观,阐述其以自然元气为基本哲学理念的生命本体论,认为人类生命是万物的一种,生与死体现了物质发生与消亡的基本规律。秉持这种基本观念,《论衡》在《道虚》《论死》《订鬼》《言毒》等篇中,辩说历史上各种有关鬼魂与神仙传说的虚妄性,反复论证生必有死、死后无鬼、修道不能成仙这样的观点。为了唤回人们的常识理性、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论衡》采取繁复、周密的论述方式,并采用"荴露"即明白易懂的行文风格。这其中体现了朴素的科学实证精神。王充的生命思想,无论从其基本理论还是论证方式上来说,都达到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生命观的高峰。
    • 倪晓明
    • 摘要: 王充的真实身份并不仅是以往研究中指出的“文人”,而是融“儒生”与“文吏”为一体的“士大夫”。其身份的复合性体现为《论衡》文本主题的多样性。《验符》篇是王充援引文书进行文章写作的明证,汉代文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王充的士大夫身份使其拥有阅读文书的权利,也是其征引文书的前提。随着时间的延伸,王充对基层文官的身份已经由排斥转为认同,而他对祥瑞态度的先抑后扬,既是其文本主题由“疾虚妄”到“颂汉德”转变的体现,也是其身份由“儒”到“吏”转型的反映。王充的复合性身份是汉代文士的常态,这是秦汉文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重要前提。
    • 喻中
    • 摘要: 在中国法理学的演进历程中,王充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法度概念的建构上。王充憧憬的法度包含了两个子概念:秦国式法度与魏国式法度。其中,秦国式法度亦即“强国之法度”,其主要内容是严刑峻法,其功能主要是富国强兵。魏国式法度亦即“弱国之法度”,其主要内容是德礼仁义,其功能主要是道德感召。在王充看来,这两种法度都不足以表达法度概念的完整内涵,因为它们各有所短。完整的法度应当“德力具足”,应当是德与力的结合。按照王充的叙述,由德与力结合而成的法度,可以在儒家、法家、道家三种思想谱系中找到相应的法理依据。更具体地说,儒家的人性论、法家的功利论、道家的自然论,都可以为“德力具足”的法度概念提供法理支撑。当然,在儒、法、道三家之间,王充对儒家的理据有更多的依赖与认同。
    • 王尔
    • 摘要: 王充认为人有宿命,而道德高尚、才能卓著的“贤者”的命运几乎必然是困厄的,面对贤者命困的窘境,王充推演出一套关于命定之下个体何以修为的理论。在王充看来,人无法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性”,操行与命运无关,由此他论证了人在命运面前始终辨明“善恶之行”并坚守“胸中之志”的可贵。对“贤者”的建构,是《论衡》阐释“命”的关键点。贤者不合于流俗,未必以富贵、长寿等“好命”为人生理想,相反,其时常因坚守道德和志向而招致不容,陷入窘迫。但贤者生命价值的实现却不受限于命运所规定的名位和寿命。据此《论衡》推演出“素相”之身份论和“文章”之实践论,为命运不济之贤者建立安身之所,提出贤者超越命运的可能性。“贤者命困”论源自以《穷达以时》为代表的“天人有分”儒家境遇观,也是东汉时代初步觉醒的个体主义思潮在命运观念上的呈现。
    • 黄友芹
    • 摘要: 通,意为通达、没有障碍,亦指了解、懂得,或是精通某一方面的人;识,则是知道之意,记住所知道的道理,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识与专才相对,一般指对各方面知识都有不同程度了解的渊博之人。中国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学记》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则是《论衡》之灼见。古人认为,惟博学多识,方融会贯通、出神入化。钱穆先生最先提出“通识”这一观点:“智识贵能汇通。”
    • 刘骏勃
    • 摘要: 《世说新语》中"陆沉"为古汉语常见词.对"陆沉"之本义,历来注家均根据郭象等对《庄子》中"陆沉"的注释而将其解为"无水而沉",但对这一所谓本义到其他常见引申义的过程很难有恰当的阐释,在具体语例中也很难讲通.根据对《庄子》等相关语境的考察和对《论衡》中"陆沉"与"陆落"关系的分析,结合魏晋时期的语例情况可以得出结论,"陆沉"本义为沉落,引申可表达沉沦、衰败、隐逸、失意、迂执、沦陷等一系列涵义,但各义皆与"陆"字高平地、平地无水等字义没有关系,"陆沉"实非"无水而沉"之义.
    • 王玲
    • 摘要: 2021年春节后即进入辛丑年,即牛年。东汉王充《论衡》卷三《物势篇》载:"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中国是农业大国,牛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千百年来,牛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担负祭祀、镇水、负重、拉车、耕地等重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古代文物中,与牛有关或以牛为造型的文物有很多,本文择几件介绍如下:早在商周时期,牛为天子祭祀天地、社稷的牲品,牛羊豕三牲齐备即"太牢",而使用"太牢"是最高等级的礼仪。
    • 任锋
    • 摘要: 钱穆在晚年积其一生学思,透过《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来接续中国学术传统注重通学通人的精神旨趣,对于宗教、哲学、科学、史学、政治学、文学等现代分科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他的学术“论衡”在现代立国关怀的意识驱动下,强调学术文化传统的独立对于政治体构建的奠基意义,提倡以吸收性精神会通、提摄、转化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学术成就,“会通为体,分别为用”,目的在于兼顾大群社会的公义共识与智识支撑.这是其“论衡”的义理指向,也与前期《政学私言》的家言论旨遥相呼应.在会通与分别的体用关系中追求新学术和新境界,这个展望在钱穆自身学术演进中也显现出理路的曲折精微,为今人“接着讲”提供了丰富启示.
    • 唐笑琳
    • 摘要: 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论衡》在明代进入评点者的视野,并陆续出现几种评点本,这些评点本在《论衡》接受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位置.选取刘光斗《论衡》评点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卷前三篇序文及文本中的评点进行研究,揭示刘光斗评本对于《论衡》思想、文学、艺术价值的阐释,由此反映明末《论衡》接受的倾向,以期为《论衡》接受研究作有益的补充.
    • 倪晓明
    • 摘要: 王充对"论"体的讨论表明,他具备了初步的文体意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文体自觉.王充"论"体文具有"杂"与"浅"的特征,有其独特的文化意味."杂"与汉代讲经风气有关,"浅"是王充用来教化民众的言说策略.王充"论"体意识的文学史价值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在唐前"论"体文由侧重文体实践到注重文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王充的"论"体意识起到了过渡作用;第二,从作者与文体的关系角度来看,王充的"论"体意识初步表明文体与作者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关系;第三,王充对"论"体功能的改造,反映了文体功能随文学思潮转移转变的文学发展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