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东汉

东汉

东汉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6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009种,包括南都学坛、考古与文物、四川文物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等;东汉的相关文献由18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晨亮、吴桂美、徐英瑾1等。

东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61 占比:99.5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10%

总计:1970篇

东汉—发文趋势图

东汉

-研究学者

  • 刘晨亮
  • 吴桂美
  • 徐英瑾1
  • 梅兴无
  • 薛海波
  • 刘春雨
  • 刘晓静
  • 王子今
  • 袁延胜
  • 郑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范鹏伟
    • 摘要: 后世所见的更始帝历史多本于《东观汉记》。更始政权代新莽政权而起,有一定的感召力,当时“人无异望”。但作为东汉官方史书的《东观汉记》,不得不对光武帝“贰于更始”有所回护,遂对更始帝及其政权多有贬抑,而这又为诸家《后汉书》不同程度地继承了下来。在是否使用更始年号、是否为更始帝立纪、是否奉更始正朔等问题上,张衡、范晔等人持有别于东汉官修史书的立场。通过对各方观点的辨析、异议背后史事的梳理,以及史书中更始帝不佳形象的考探,可知更始帝历史确实被东汉朝廷所“书写”。
    • 孙晓豪
    • 摘要: 东汉,洛阳多次发生疫病,造成洛阳地区人口大量减少。东汉朝廷采取了一些救治疫病措施,如为疫区送药、减免租税和徭役等。疫病影响了汉末文学风格的转变,促进道教和中医学的发展。
    • 刘晨亮
    • 摘要: 汉简《讨羌檄》中虽存错谬,然大致恢复其原貌后,亦可为探讨东汉西北地区统治机制的问题来源。通过分析《讨羌檄》中的诸问题,可以发现:东汉一朝西北地区存在六种统治机制,分别为:督率、监军(以上两种皆暂时之制)、属国、别领、郡县、特殊别领(原郡侨置,属国领郡之旧土)。因北地郡人口稀少,郡县统治的根基不牢,故上郡属国与安定郡之三水、安定属国与上郡之龟兹出现了介于“别领”与属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特殊“别领”。
    • 刘洁; 成一农
    • 摘要: 东汉光武帝时期,“州牧”是中央政权外派到地方的官员,同时兼具中央和地方两种性质,这时的“州”并不是一级政区。虽然汉廷对各州牧的控制力度不一,但这个时期的“州牧”基本上能起到“拱卫中央”和“镇抚地方”的双重作用,即“州牧制”适应了光武帝统一战争的需要。建武十二年,在地方不稳定的情况下,改革“州牧制”可能会使局面更加恶化,同时这也不符合光武帝“谨慎务实”的处事风格。直至建武十八年,东汉政权平稳过渡之后,地方权力极大的“州牧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需求相冲突,这最终促使光武帝“罢州牧,置刺史”。
    • 贺文琴
    • 摘要: “买地券”是生者为死者在阴间购买土地的有效凭证,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土地买卖的一种经济关系。东汉时期的买地券书法书写率意,多数券文可谓寓巧于拙,展示出与同时代官方书体不同的特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樊利家买地铅券》是东汉典型的地券形式。
    • 刘太祥
    • 摘要: 东汉时,南阳称为“南都”,号称“帝乡”,皇亲国戚不能尽数,王侯将相宅第相望。南阳人在东汉时期以乡情、亲情、友情和同学、同事、门生故吏等情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其基本特征是:数量多、兴盛时间长;级别高、门类全;文化层次高、能力强、业绩突出、贡献大。南阳官僚集团成为东汉的政治支柱,促进了东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东汉南阳官僚集团的形成和兴盛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东汉时期南阳优越的政治地位,为东汉南阳官僚集团的形成和兴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治机遇;二是东汉时期南阳经济的繁荣,为东汉南阳官僚集团的形成和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东汉南阳崇儒重教、文化发达,形成了忠君爱国、勇于进取、敢于担当的文化精神,为东汉南阳官僚集团的形成和兴盛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积淀和人才支撑。
    • 陈晓娟; 武婵娟
    • 摘要: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着装也是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的缩影。蜀地环境造就了蜀人特殊的心态和文化环境,结合成都博物馆馆藏对蜀地陶俑极其陶俑服饰作简要探讨,以不同时期蜀地陶俑服饰为载体,分析陶俑所代表的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服饰风格成因,以期为古代蜀地服饰发展研究作参考。
    • 刘晨亮
    • 摘要: 东汉即位礼的即位地点(正殿)与殡所(两楹之间)取自《春秋公羊传·定公·元年》,即位之处(西阶之上)与流程则取自《尚书·顾命》,属于“柩前即位”。《白虎通·爵》记载了两种“三次即位礼”,它们一并发挥着神圣化东汉即位礼中的“柩前即位”属性之意识形态作用。两种“三次即位礼”拼合痕迹明显,并且存在错位,明显有汉儒强行拼合诸经进行制作的痕迹。《后汉书·安帝纪》即位礼中邓太后《诏书》与《策命》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虽《诏书》为一时政治环境的特殊产物,但《策命》中的部分内容应为一代通制。《策命》之制作时间“殡日”因新君身份(“太子”/“非太子”)不同而变化,并不足以支撑“二次即位”说。
    • 刘晨亮; 吴伟
    • 摘要: 冕依靠垂旒之多寡,反映身份等级,地位最尊之皇帝冕有十二旒,次之有九、七、五、三旒冕。时至今日,学术界依然未能解决东汉三公、诸侯冕的旒数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学、历史学方法,以期解决此旒数问题,首先,回归文献本身,考察五种文本之渊源;其次,考察不仅限于东汉一朝的冠制、印绶之制、车制所构成的礼仪等级,由此恢复东汉冕服所构成的礼仪等级,并以此为根柢推导东汉旒数之制。研究认为:东汉三公、诸侯冕应为七旒,其上还应有皇太子九旒、诸侯王八旒两级,此是亲亲、尊尊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旒数在由旒、章数组成的复式礼仪等级中发挥内部区分的作用,此复式礼仪等级一直延续到南齐永明六年(公元488年)。
    • 陈轩
    • 摘要: 本文探讨汉代藻井图案的建筑结构源起,并探究以抹角叠涩结构为原型的装饰图案从汉代起得以流行的原因。东汉藻井图案是中国古代藻井图案形成的初始阶段,其演变过程也是一段技术、观念与纹样的发展史。在技术和观念方面,外来的穹顶建筑技术带来了关于天界认知的重大变化,并直接导致藻井结构的出现。在观念和纹样方面,当佛教思想与艺术形象初入中国后,关于天界的描绘变得更加多元,东汉藻井图案呈现出了对各种思想的兼容并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