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贤者

贤者

贤者的相关文献在1936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瞭望、人力资源、文史知识等; 贤者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明玉、周洪林、朱铁志等。

贤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100.00%

总计:238篇

贤者—发文趋势图

贤者

-研究学者

  • 付明玉
  • 周洪林
  • 朱铁志
  • 王成
  • 罗强
  • 薛俊美
  • 裘雲青
  • padin
  • 丁聪
  • 乐朋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建华
    • 摘要: 一孟子论人性,最为关键的文字是:“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从“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以及“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来看,人性的内容是人的感性认知能力以及耳目鼻口和四肢之欲。
    • 王尔
    • 摘要: 王充认为人有宿命,而道德高尚、才能卓著的“贤者”的命运几乎必然是困厄的,面对贤者命困的窘境,王充推演出一套关于命定之下个体何以修为的理论。在王充看来,人无法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性”,操行与命运无关,由此他论证了人在命运面前始终辨明“善恶之行”并坚守“胸中之志”的可贵。对“贤者”的建构,是《论衡》阐释“命”的关键点。贤者不合于流俗,未必以富贵、长寿等“好命”为人生理想,相反,其时常因坚守道德和志向而招致不容,陷入窘迫。但贤者生命价值的实现却不受限于命运所规定的名位和寿命。据此《论衡》推演出“素相”之身份论和“文章”之实践论,为命运不济之贤者建立安身之所,提出贤者超越命运的可能性。“贤者命困”论源自以《穷达以时》为代表的“天人有分”儒家境遇观,也是东汉时代初步觉醒的个体主义思潮在命运观念上的呈现。
    • 桑田
    • 摘要: 当我们时常行走在河边,河水也在觊觎我们的鞋。古之贤者有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想行走职场“不湿鞋”、保持清白做人风,也需要从修身入手,将清廉之气注入工作和家庭。
    • 安谅
    • 摘要: 终于可以面见老杜了,明人心里是欢喜的。老杜是位贤者,其《为人处世的三字经》借古讽今又妙趣横生,读来是种享受。其实,明人早与老杜通过程龙互加了微信,但未曾深谈过。春暖花开的四五月里,明人几次蠢蠢欲动,联系了在京的程龙,他是老杜的学生,也是明人的文友。程龙倒是爽快热情,不过,他回复的关于老杜的意思,就是"别急,现在不是时候,总有机会的"。
    • 薛俊美
    • 摘要: 读书的时候,看到一副对联,很是喜欢:贤者所怀虚若谷,圣人之静于兰。我本凡夫俗子,不期望自己变成贤者,也不指望自己做个圣人,但是这样一种境界,我心向往之。虚若谷静于兰的时刻,安静的灵魂定能生出一双翅膀,一路朝向圣洁和美好飞翔。
    • 军华
    • 摘要: 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源出《论语》,是孔子对其弟子子贡所说。意思是: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引申为: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工作,必须锻造好相关的技艺和本领。《论语·卫灵公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 摘要: 祁白水:元朝赵国公董俊,出身农家,略涉书史,善骑射,勇猛过人,十分倾慕汉朝的马援,常说:"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每自临阵,虽箭石如雨,仍身先士卒,终因力战而死。他曾延聘贤者教其子,说"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并告诫孩子,"我本是一介农夫,因为偶然机遇,才出人头地,你们要好好种田读书,本本分分做人,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唔,这真是再明白不过的家长。
    • 金忠浩
    • 摘要: 比来仰钻之功程,既达于高明之域,洞见道之根柢否?幸勿吝其余明而惠少赐之,如何?贤者特遣博士生陈微于训蒙斋,我与之讲读圣贤之书,山中之乐,孰有加于此者乎!惟愿陈媛将为我儒学之种子,复广播种于神州也。且《秋潭别集》加标点印出之事今善进行否?请贤者撰序文,而印之以繁体字,此处诸儒之所望也。繁体字入录之《秋集》一部分,及出版社银行账号,陈媛还斋时并托送之是望。《秋集》跋文今胎送之,请视。至馀留后不备。奉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