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腺癌耐药蛋白

乳腺癌耐药蛋白

乳腺癌耐药蛋白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1743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生物技术通讯、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等;乳腺癌耐药蛋白的相关文献由52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克辛、刘红、刘雅洁等。

乳腺癌耐药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1743 占比:99.89%

总计:131882篇

乳腺癌耐药蛋白—发文趋势图

乳腺癌耐药蛋白

-研究学者

  • 刘克辛
  • 刘红
  • 刘雅洁
  • 吴宁宁
  • 夏兆雄
  • 孙宇萍
  • 徐敏
  • 方治
  • 李克强
  • 王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耀华; 张欣; 张海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78例癌旁(距癌组织边缘≥5cm)乳腺组织正常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取癌细胞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切片,对照组取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BCRP的表达情况,探讨BCRP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BCRP阳性率为53.8%(4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9/78);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BCRP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时间与临床分期、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临床分期、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BC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提示BCRP可能是一种能预测乳腺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判断化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 卢宪云; 高声传
    • 摘要: 目的 探究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2例,均行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采用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基因BCRP mRNA和MDR1 mRNA表达情况,分析耐药基因与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蒽环类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组织中MDR1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CRP与MDR1无明显相关性,2种耐药基因与ER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组织中MDR1水平表达密切相关,能够预测该类药物治疗的疗效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 师锐赞; 何倚帆; 牛亚楠; 高宇; 陈敏; 张轩萍
    • 摘要: 目的 研究上皮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在乳腺癌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确定EpCAM在非肿瘤癌旁组织(adjacent non-tumor tissues,ANTTs)和乳腺癌组织的表达;siRNA法敲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Ep-CAM;Transwell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确定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EpCAM、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对于ANTTs,EpCAM在乳腺癌组织表达增多,转移灶中进一步上调;相对于乳腺癌MCF-7细胞,EpCAM在MDA-MB-231细胞高表达;敲低MDA-MB-231细胞的EpCAM表达可降低其迁移、侵袭能力,减少其BCRP表达,部分逆转其EMT;Wnt/β-catenin通路核心分子β-cate-nin在MDA-MB-231细胞过表达,其抑制剂ICG-001可下调MDA-MB-231细胞的EpCAM、N-cadherin、vimentin表达.结论 EpCAM可能通过诱导EMT促进乳腺癌的转移和耐药,其分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张秀容; 杨接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均通过空芯针穿刺病理确诊后均实施新辅助化疗,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疗前后癌组织中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统计分析患者的化疗效果及化疗前后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情况,化疗前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和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54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2例.治疗有效率为85.00%(68/80).其中三阴型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11/12),Luminal A型的治疗有效率为87.50%(35/40),Luminal B型的治疗有效率为58.33%(7/12),Her-2过表达型治疗有效率为93.75%(15/16).化疗前,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和(+)共40例,(++)22例,(+++)18例,表达阳性率为50.00%(40/80);化疗后,5例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转为阴性,8例转为阳性.治疗无效患者化疗前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阳性率83.33%(10/12)高于治疗有效患者的44.12%(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非显著反应患者化疗前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阳性率67.86%(19/28)高于组织学显著反应患者的40.38%(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4个患者化疗前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阳性率78.95%(30/38)高于淋巴结转移<4个患者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前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关联性,因此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
    • 张琦
    • 摘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病患化疗效果与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某院开展新辅助化疗的42例乳腺癌病患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2例女性为对照组,分别对每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水平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实验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相对含量是(256.31±32.18),高于对照组的(100.03±14.6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42例乳腺癌病患开展新辅助化疗后,1例(2.38%)为PD,7例(16.67%)为SD,27例(64.29%)为PR,7例(16.67%)为CR,化疗总有效率是80.96%;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阴性以及(+)共19例,表达(++)者有13例、表达(+++)者有10例,阳性表达率是54.76%,在实施化疗后,PR组有9例转变为阳性表达,1例转为阴性,SD组有2例转为阳性表达;CR+PR组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是47.06%,SD+PR组化疗前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是87.50%,化疗前两组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阳性表达率、病理反应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SD+PR组血浆微泡中BCRPmRNA相对含量明显低于CR+P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病患而言,其血浆微泡乳腺癌耐药蛋白mRNA水平在化疗前后有一定改变,其表达水平同化疗临床疗效、临床病理指标相关,因此可将其作为预测化学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 王翠翠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小RNA-146a(miR-146a)对癫痫大鼠脑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和miR-146a组(均n=8).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癫痫大鼠模型,点燃后的惊厥行为按照Racine标准进行观察评分.miR-146a经侧脑室注射给药,脑电图监测给药后癫痫大鼠脑细胞异常放电的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脑内BCRP的表达.结果 癫痫组大鼠脑内BCR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miR-146a干预后,癫痫组脑内BCRP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miR-146a可以下调癫痫大鼠脑内BCRP表达.
    • 胡方媛; 赵文鹏; 闫宁; 梁洁; 赵向聪; 李小峰; 王彩虹
    • 摘要: 目的 探讨IL-1β对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LS)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ABCG2)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IL-1β对BCRP介导多药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获取RA 3例和OA 3例患者FLS,建立FLS体外培养体系,培养至V代;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A与OA的FLS中BCRP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②评估RA病情活动度与BCRP mRNA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③RA-FLS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C组、D组分别加入20、50、100 ng/ml的IL-1β,培养24、48、72 h,比较不同组间BCRP mRNA表达水平.定量资料采用A(P25,P75)表示,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结果 ①RA-FLS中BCRP mRNA表达水平高于OA 组[0.68(0.26,1.16)与0.06(0.05,0.53);Z=-2.136,P=0.029].② RA-FLS 的BCRP mRNA 的表达量与病程、ESR、CRP及DAS28呈正相关趋势,而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趋势,与性别无相关性.③相同浓度IL-1β刺激不同时间RA-FLS的BCRP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IL-1β浓度为0时,48 h和72 h较24 h BCRP mRNA 的表达水平均升高(x2=6.00,P=0.034);IL-1β 浓度为20 ng/ml(x2=8.00,P=0.014)或100 ng/ml(x2=6.50,P=0.040)时,72 h组BCRP mRNA的表达水平较24 h组明显升高.④不同浓度IL-1β刺激相同时间RA-FLS的BCRP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72 h时,100 ng/ml组较0 ng/ml组BCRP mRNA表达升高(x2=12.00,P=0.006).结论 RA-FLS存在BCRP介导的耐药性,且可能与病情活动度有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参与调控RA-FLS的BCRP mRNA的表达,且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陈霁晖; 顾芬芬; 李超; 林志燕; 黄晓会; 刘艳
    •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对3种铂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并进一步研究其敏感性与乳腺癌细胞中ABC跨膜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对人乳腺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检测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的活力变化;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乳腺癌细胞中的11种ABC跨膜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顺铂耐药组的ABCB1、ABCG2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卡铂耐药组的ABCB1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乳腺癌细胞的ABCB1、ABCC6表达水平与顺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有明显相关性;ABCB1的表达水平与卡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有明显相关性.奥沙利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ABC跨膜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BC跨膜转运蛋白家族的多个蛋白的高表达与顺铂、卡铂的耐药有关,其中ABCB1的高表达与药物耐药的关系最为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