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73991篇;相关期刊416种,包括河北中医、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大会、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文献由1577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朝文、刘光汉、刘晓明等。

血栓性静脉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1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3991 占比:99.84%

总计:474734篇

血栓性静脉炎—发文趋势图

血栓性静脉炎

-研究学者

  • 余朝文
  • 刘光汉
  • 刘晓明
  • 卢冉
  • 唐文生
  • 夏瑜
  • 李安举
  • 李浩杰
  • 李红
  • 王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立朋; 程金明; 楚宝; 刘志娟; 赵景茹; 李俐涛
    • 摘要: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CST)是一种罕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抗生素的使用,CST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尽管目前CST的死亡率有所改善但仍然较高,多数由误诊引起的延误治疗所致。慢性蝶窦炎致CST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多发脑梗死的病例报告较少见,但伴有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CST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有必要迅速识别、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慢性蝶窦炎致CST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多发脑梗死,并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明确有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CST伴颈内动脉受累的诊治及预后,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希望为CST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资料及经验。
    • 王会玲
    • 摘要: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也叫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指的是在没有其他疾病的影响下,因静脉瓣膜缺陷、血管壁压力升高、血管壁薄弱所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一种下肢静脉功能障碍型疾病。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不只是影响腿部的美观性,还可能损伤静脉,并发出血和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会导致下肢坏死。因此当怀疑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时要及时就诊,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即可缓解症状。
    • 王延华
    •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输液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42例入院后因输液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方案,观察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研究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4周后,对照组21例患者中10例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总的临床有效率为66.7%(14/21);观察组21例患者中治愈1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的临床有效率为95.2%(20/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4%(15/2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21/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输液致血栓性浅静脉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王婧涵; 章细霞
    • 摘要: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静脉炎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是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原因,药物过酸或者过碱,刺激性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均可引起静脉炎。
    • 仇立花; 揭乐琴; 缪敏芳
    • 摘要: 血栓性静脉炎是外科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表现为沿浅静脉循行处红、肿、热、痛,表面肉眼可见的索状静脉,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硬结,以及患肢较为严重的不适和功能受限[1-2]。有数据显示0.75%~40%的患者发展为深静脉血栓,严重者甚至演变为肺栓塞[3]。绝大多数罹患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会进入慢性期,病情迁延难愈[4]。
    • 柴彦军; 白亮彩; 刘建莉; 赵建洪
    • 摘要: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所致脓毒性肺栓塞(SPE-KPLA)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25例SPE-KPLA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归纳其特点。结果25例SPE-KPLA患者中糖尿病患者18例,合并眼内炎6例,颅内感染5例,坏死性筋膜炎3例。肝脓肿多伴随肝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胸部CT多表现为脓毒性肺栓塞,其中磨玻璃影、实变影和外周楔形影一般2周内吸收,结节、伴空洞的结节和肺脓肿1.5个月内吸收。结论SPE-KPLA以有糖尿病的中老年男性患者为主,常有严重并发症,CT对诊断及评估SPE-KPLA有重要价值。
    • 张帆; 王瑞琦; 崔彬
    • 摘要: 目的探究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急性白血病病患因活动受限而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白血病病患为研究对象,全部病患均开展PICC置管,并且由于置管期间活动受限而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其中常规组(31例)摸蓝球,试验组(31例)摸红球,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病患中,将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试验组病患中。针对每组病患各时期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置管时间、血肿消退时间、干预后血栓静脉炎程度、导管堵塞率、导管移位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同组组内干预后VAS得分相较干预前低,干预后试验组病患VAS得分相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患置管时间长于常规组,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患干预后血栓静脉炎严重程度相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患导管堵塞率、导管移位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患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PICC置管的急性白血病病患由于活动受限而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时,实施PDCA循环护理,能够改善疼痛感,延长置管时间,缩短血肿消退时间,改善疾病严重程度,降低导管堵塞率以及导管移位率,提高满意度。
    • 费正东; 彭爱琴; 谢卫峰; 曹磊; 王红慧; 张璐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超声特征及临床价值,以减少对该病的漏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5月我院超声诊断的6例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较为罕见,临床体征和症状无特异性,超声表现为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旁管状条形低回声,从左侧或右侧卵巢外侧向上延续至左肾静脉或下腔静脉,CDFI示低回声内无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在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超声医师应熟练掌握其超声表现,以免误诊延误病情及治疗.
    • 柴彦军; 李昇霖; 王雁南; 周俊林; 赵建洪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的临床及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KPLA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其中侵袭性KPLA 26例、非侵袭性KPLA 25例,比较两组KPLA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与非侵袭性KPLA相比,侵袭性KPLA患者发病年龄更低(t=-2.419),2型糖尿病占比更高(x2=8.670);血小板、总蛋白水平更低(t=-3.118、-3.229),总胆红素更高、住院时间更长(t=2.535、2.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KPLA和非侵袭性KPLA在肝脓肿部位、数量、大小、质地、分隔、脓腔气体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脓肿周围异常强化发生率较低、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334、12.253,P<0.001).结论 侵袭性KPLA好发于2型糖尿病年轻患者,血小板及总蛋白水平较低,总胆红素水平较高.出现肝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及动脉期脓肿周围无异常强化时,多提示脓肿已发生侵袭.
    • 张利辉; 姚志红; 黄海燕; 谭纯
    • 摘要: 目的 探究肿瘤患儿留置PICC导管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我科行盲穿PICC置管术患儿的资料,共收集了152例有效病例,其中发生PICC相关血栓性静脉炎的患儿15例(血栓组),同期137例患儿未发生PICC相关血栓性静脉炎(非血栓组).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置入血管、穿刺肢体、PICC置入长度、导管尖位置、PICC置管史、抗肿瘤药物种类、穿刺次数、肿瘤类别、凝血功能等病例资料,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 置入血管OR=2.116、置管史OR=4.283、穿刺次数OR=1.297是肿瘤患儿留置PICC导管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需要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儿,合理选择置入血管,减少穿刺次数,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能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