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

摘要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目前,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多采用抗凝疗法,但对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疗效不理想,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消肿止痛、加强侧枝建立方面有一定作用,将产品用于消栓,使闭塞的静脉再通的效果,尚缺少有力佐证。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5、王不留行3~7、土茯苓5~20、三七0.5~3、大蓟3~5、玄参1~5、川牛膝1.5~3。本产品用于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病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726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何秀芬;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13651.0

  • 发明设计人 汪兆金;何秀芬;

    申请日2004-03-26

  • 分类号A61K35/78;A61K9/00;A61P9/14;

  • 代理机构23118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陈晓光

  • 地址 15005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平区南直路32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3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11-12

    授权

    授权

  • 2006-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9-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本发明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下肢静脉血栓和血栓性浅静脉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脉管内血流缓慢、不畅、淤滞、导致血栓形成,临床上表现为肢体肿胀,沉重作痛,浅静脉怒张等症状,目前,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病方面多采用抗凝、溶栓、扩血管、抗炎等治疗方法,如用肝素、尿激酶、链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蝮蛇抗栓酶等药物,但对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均不理想,且在早期五天以内有一定溶栓作用,5~10天以后开始治疗的成功率逐渐减少,并有出血等副作用,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消肿止痛、加强侧枝建立方面有一定作用,至于在消栓,使闭塞的静脉再通方面使用,尚缺少有力佐证。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属中医脉痹症范畴,如《内经》云:“痹在于脉,则血凝不流......”。说明脉痹的病理实质是血凝,以致血液运行不畅,如《脉因证治》称:“痹者闭也”,比较清楚地说明痹者气血不行,经络闭塞,而为病之实质。《张氏医通》对于脉痹的病机和症候论述的比较明确。他认为:“脉痹者,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其证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皮肤变色”。所述病机及征候与西医所说的静脉血栓形成有相似之处。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高凝状态,血流滞缓静脉内血栓形成。此病多因久卧,久立,产后伤气、或因外伤、手术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于络道,见有肢体肿胀作痛,沉重。动则尤甚。聚而生湿,流注下肢,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同流受阻,水津外溢。按压箕门、血海、承山穴处痛重,湿淤蕴热,脉络瘀损,则肌肤紫褐变色及患肢微热等,其则湿热蕴毒下注,溃腐蚀肉而成臁疮。故脉络瘀阻,湿热蕴结为本病之实质。正如唐容川《血证论》中所说:“淤血流注亦发肿胀者,凡血症总以祛瘀为要”。本病络道痹塞甚难通利,故在治法上侧重以通利化淤为原则,治以化淤通脉,利湿清热。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5、王不留行3~7、土茯苓5~20、三七0.5~3、大蓟3~5、玄参1~5、川牛膝1.5~3。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和皂角刺,其重量份数为桂枝1~3、泽泻2~3、鸡血藤3~5、蒲公英4~9、没药1~3、皂角刺1~3。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黄芪,其重量份数为黄芪1~10。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5、三七0.75、大蓟5、玄参1.5、川牛膝2。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及皂角刺,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5、三七0.75、大蓟5、玄参1.5、川牛膝2、桂枝1、泽泻2、鸡血藤5、蒲公英7.5、没药1.5和皂角刺2。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5、三七0.75、大蓟5、玄参1.5、川牛膝2、桂枝1、泽泻2、鸡血藤5、蒲公英7.5、没药1.5、皂角刺2、黄芪1.5。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酌予碎断,醇提1~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和川牛膝五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3小时,第二次用1~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及皂角刺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3小时,第二次用1~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3小时,第二次用1~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并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等所有中药剂型。颗粒剂每袋装3.2克,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对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病,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对治疗浅部静脉血栓病,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由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构成基本组方,通过相互间协同作用具有较强的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作用。方中,以王不留行、丹参为君药,王不留行入血分,功专通利,有活血通经之功,其性走而不守。《本草纲目》称“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形容其通利脉络之效。又因本品苦泄宜通之性,又利小便。《本草纲目》、《药性本草》称其“能治风毒,通血脉,”结合临床体验,王不留行功能通血脉利水通淋,消肿止痛。丹参性苦微寒,活血祛淤,凉血消肿。如《本草纲目》所言:“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淤滞,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适用于淤血阻滞诸证。丹参性寒凉,即能活血,又有凉血之功,通过凉血活血而散瘀消肿,且有祛瘀生新。王不留行与丹参相伍,合而为君,突出了本方化淤通脉,止痛消肿的特点。

2.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在基本组方内加入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及皂角刺,在其相互协同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泻热消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散瘀定痛,消肿脱毒、排脓作用。方中土茯苓、泽泻为臣药。其中土茯苓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淋。《本草纲目》称本品“性又利湿热,故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常用于湿热疮毒。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消肿。两者同伍,助君药祛湿消肿。三七、鸡血藤亦为臣药,三七能止血、散瘀、定痛。《本草纲目》称“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淤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与血分化其血淤。”本方用三七旨在散血祛瘀止痛。鸡血藤补血行血,舒筋活络。《饮片新参》中对其功能特点释述“去淤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淤,风血痹症。”三七、鸡血藤同伍助君药以活血祛淤,通络止痛。

3.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发明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入黄芪,在其相互协同作用下,产生极强的清热解毒,化淤通脉,、利湿清热,止痛消肿功效,对治疗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脉络瘀阻,湿热蕴结所致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更佳。黄芪、玄参为佐药。黄芪补气开阳,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益气固表是其专长,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血分,能托毒外出。正如《华诸家本草》所说黄芪能“助气、壮筋骨、长肉生血”。玄参功能养阴生津,泻火解毒,且能软坚散结,生黄芪,玄参同伍,佐君药益气养阴,解毒托毒,软坚散结。大蓟、蒲公英亦为佐药,大蓟凉血破血,又能疗疮毒,痛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两者相伍,佐君药加强清热解毒,凉血破血,消痈散结之功。皂角刺、没药亦为佐药,皂角刺消肿排脓,本品辛散温通。性锐利直达病所,消肿托毒排脓之功力著。没药,散淤定痛,两者同伍,佐君药加强活血破淤,托毒定痛之功。桂枝通阳达络,且有温化淤滞使淤血易于化散,络通血散。川牛膝破血通络善下行,为本方之使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全方共奏化淤通脉,除湿清热,通中有补,以通为主,活血化淤与利湿清热共用。通中有清,边通边清为本方之特点,适用于脉络瘀阻,湿热蕴结所致肢体肿胀作痛,肌肤紫褐变色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诸证。

4.本发明的产品作为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与以往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如通塞脉片)相比,总有效率高出20%,显效治愈率高出40%。其中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总有效率高出20%,显效治愈率高出36%;浅部静脉血栓形成总有效率高出20%,显效治愈率高出44%,因而该药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是治疗该类疾病首选药物。

5.本发明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对治疗深、浅部静脉血栓形成总疗效分析见下表1,对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总疗效分析见下表2,对治疗浅部静脉血栓形成总疗效分析见下表3。

表1    治疗深、浅部静脉血栓形成总疗效分析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例    % 例    % 例    % 例    %300 76    25.33 128  42.67 68    22.67 28    9.33

表2    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总疗效分析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例    % 例    % 例    % 例    %150 44    29.33 46    30.67 43    28.67 17    11.33

表3    治疗浅部静脉血栓形成总疗效分析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例    % 例    % 例    % 例    %150 32    21.33 82    54.67 25    16.67 11    7.33

达到治愈的患者在站立20~30分钟或行走1500米后,无明显肿胀、疼痛、无沉重感,也无压痛感,下肢肿胀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平面周长与健侧相比,大腿小于2厘米,小腿小于1厘米,超声多普勒显示静脉最大排泄量比治疗前改善2/3血流量;达到显效的患者站立15~20分钟或行走1000米后,肿胀、疼痛比治疗前明显好转,下肢肿胀明显减轻,平面周长与健侧相比,大腿小于3厘米,小腿小于2厘米,超声多普勒显示静脉最大排泄量比治疗前改善1/3血流量;达到有效的患者站立10分钟以内或行走500米后,肿胀、疼痛比治疗前减轻,下肢肿胀减轻,平面周长与健侧相比较治疗前好转,超声多普勒显示静脉最大排泄量比治疗前改善1/4血流量,通过以上分析表明,该药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等优点。

6.用本发明的药物对“血栓形成仪”所致家兔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试验,取体重1.5~2.0Kg雌雄家兔25只,随机分成五组,低、中、高三种剂量服用该药,实验组分别按0.3g/kg、0.6g/kg、1.2g/kg剂量,每日给家兔灌服,阳性对照组按1.2g/kg剂量服同体积通塞脉,空白对照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十天,停药后次日以硅化注射器自家兔颈动脉取血,迅速注入硅化过聚乙烯管内,立即封闭成环,置血栓形成仪上,旋转25分钟倒出血栓,以生理盐水洗涤,测量长度,称量湿重,然后将血栓置于37℃恒温干燥24小时,再称重,计算血栓形成抑制率,用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

表4

组别动物数 (只)剂量(g/Kg)血栓湿重X±SD(mg)血栓干重X±SD(mg)空白对照组5230±31.546.9±18.4
通塞脉组5 1.2 121.1±16.4*30.2±4.0*服用该药1组5 0.3 119.8±17.5*27.5±5.0*服用该药2组5 0.6 111.6±18.2**24.2±19.8**服用该药3组5 1.2 105.4±21.4**23.6±3.8**

有表4可见,该药对家兔体外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高剂量的颗粒剂型与通塞脉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7.用本发明的药物对“血栓形成仪”所致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试验,取体重180~200g雌雄健康大鼠50只,随机分成五组,低、中、高三种剂量服用该药,实验组分别按0.6g/kg、1.2g/kg、2.4g/kg剂量,每日给大鼠灌服本药的颗粒溶液,阳性对照组按2.4g/kg剂量服同体积通塞脉,空白对照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十天,与末次给药后1小时,按Reyers等方法在乌拉坦麻醉下切开腹腔,用粗丝线扎下腔静脉,3小时后取出血栓,测血栓长度,称量湿重,然后将血栓置于37℃恒温干燥24小时,再称重,计算血栓形成抑制率,用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5

表5

组别动物数(只) 剂量 (g/ Kg)血栓湿重X±SD(mg) P值血栓干重X±SD(mg) P值空白对照组1042.1±8.513.3±5.3通塞脉组10 2.430.7±3.7 P<0.059.0±1.5 P<0.05服用该药1组10 0.625.1±5.1 P<0.058.8±2.1 P<0.05服用该药2组10 1.223.6±4.7 P<0.018.3±1.8 P<0.01服用该药3组10 2.422.4±5.1* P<0.015.7±1.2* P<0.01

由上表可见,该药对大白鼠的血栓形成与通塞脉相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8.用本发明的药物在小白鼠身上进行试验,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一次口服灌胃给药,每组小鼠分别灌服该药不同剂量的颗粒溶液,给药后观察7日内总死亡率并注意记录毒性反应情况及时对死亡动物进行肉眼尸检,其结果见表6

表6

 组别 鼠数 (只) 口服剂量 (g/Kg)  口服容量  (ml/只与浓  度)七日内死亡数  (只)  1  10  25.0  1.00(1∶2)  0  2  10  20.0  0.80(1∶2)  0  3  10  16.0  0.64(1∶2)  0  4  10  12.8  0.51(1∶2)  0  5  10  10.2  0.41(1∶2)  0

从表6结果得知,按10.2~25g/Kg剂量给小鼠灌服50%的本药颗粒溶液,七日内无一只小鼠死亡,给药后未观察到小鼠毒性等不良反应,因给药浓度50%和给药体积(1.0ml/只)已到最大,因此,本试验未能测出小鼠口服该药溶液的(LD50)。

9.用该药物在以上的动物身上做实验,并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以断头法分批处死动物,解剖每只动物,检查每只动物,检查各脏器,进行肉眼尸检未发现有病变组织,按常规法取出动物心、肝、脾、肺、肾、脑、胃肠(包括空、回肠)卵巢、睾丸、肾上腺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浸蜡、切片、HE染色,观察本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病理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本药的低、中、高三个剂量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心、肝、脾、肺、肾、脑、胃肠(包括空、回肠)卵巢、睾丸、肾上腺等各脏器未见毒性病理改变。

10.通过300例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服用该药颗粒剂,其总有效率90.67%,显效治愈率68%,其中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总有效率88.67%,显效治愈率60%;浅部静脉血栓形成总有效率92.67%,显效治愈率76%。

11.本发明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其工艺简单、先进,容易操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王不留行3、土茯苓5、三七0.5、大蓟3、玄参1、川牛膝1.5,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和川牛膝五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小时,第二次用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2: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其重量份数为丹参5、王不留行7、土茯苓20、三七3、大蓟5、玄参5、川牛膝3,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和川牛膝五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3小时,第二次用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3: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10、三七0.75、大蓟4、玄参1.5、川牛膝2,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和川牛膝五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68%,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7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4: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及皂角刺,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王不留行3、土茯苓5、三七0.5、大蓟3、玄参1、川牛膝1.5、桂枝1、泽泻2、鸡血藤3、蒲公英4、没药1、皂角刺1,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及皂角刺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小时,第二次用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5: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及皂角刺,其重量份数为丹参5、王不留行7、土茯苓20、三七3、大蓟5、玄参5、川牛膝3、桂枝3、泽泻3、鸡血藤5、蒲公英9、没药3、皂角刺3,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及皂角刺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3小时,第二次用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90%,静置,滤过,滤液同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6: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及皂角刺,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10、三七2、大蓟4、玄参3、川牛膝2.5、桂枝2、泽泻2.5、鸡血藤4、蒲公英8.5、没药2.0、皂角刺2.5,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及皂角刺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78%,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

实施例7: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王不留行3、土茯苓5、三七0.5、大蓟3、玄参1、川牛膝1.5、桂枝1、泽泻2、鸡血藤3、蒲公英4、没药1、皂角刺1、黄芪1,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小时,第二次用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并加入辅料制成中药剂型,可制成颗粒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等所有中药剂型,颗粒剂每袋装3.2克,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对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病,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对治疗浅部静脉血栓病,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其效果见本发明的优点部分。

实施例8: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5、王不留行7、土茯苓20、三七3、大蓟5、玄参5、川牛膝3、桂枝3、泽泻3、鸡血藤5、蒲公英9、没药3、皂角刺3、黄芪10,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3小时,第二次用2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并加入辅料制成中药剂型,可制成颗粒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等所有中药剂型,颗粒剂每袋装3.2克,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对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病,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对治疗浅部静脉血栓病,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其效果见本发明的优点部分。

实施例9: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在上述所述的中药组成内加入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15、三七1.5、大蓟4、玄参2.5、川牛膝2、桂枝1.5、泽泻2.5、鸡血藤3.5、蒲公英6.5、没药1.5、皂角刺2、黄芪4.5,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78%,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7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药物活性组分并加入辅料制成中药剂型,可制成颗粒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等所有中药剂型,颗粒剂每袋装3.2克,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对治疗深部静脉血栓病,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对治疗浅部静脉血栓病,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取得的效果见本发明的优点部分。

实施例10: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5、三七0.75、大蓟5、玄参1.5、川牛膝2、桂枝1、泽泻2、鸡血藤5、蒲公英7.5、没药1.5、皂角刺2、黄芪1.5,所述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装入明胶硬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11: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5、王不留行7、土茯苓20、三七3、大蓟5、玄参5、川牛膝3、桂枝3、泽泻3、鸡血藤5、蒲公英9、没药3、皂角刺3、黄芪10,所述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制成散剂。

实施例12: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王不留行3、土茯苓5、三七0.5、大蓟3、玄参1、川牛膝1.5、桂枝1、泽泻2、鸡血藤3、蒲公英4、没药1、皂角刺1、黄芪1,所述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6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丸剂。

实施例13: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5、三七0.75、大蓟5、玄参1.5、川牛膝2、桂枝1、泽泻2、鸡血藤5、蒲公英7.5、没药1.5、皂角刺2、黄芪1.5,所述的片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成流浸膏,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69%,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压制成片。

实施例14: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王不留行3、土茯苓5、三七0.5、大蓟3、玄参1、川牛膝1.5、桂枝1、泽泻2、鸡血藤3、蒲公英4、没药1、皂角刺1、黄芪1,所述的片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压制成片。

实施例15: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5、王不留行7、土茯苓20、三七3、大蓟5、玄参5、川牛膝3、桂枝3、泽泻3、鸡血藤5、蒲公英9、没药3、皂角刺3、黄芪10,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6: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4、王不留行5、土茯苓5、三七0.75、大蓟5、玄参1.5、川牛膝2、桂枝1、泽泻2、鸡血藤5、蒲公英7.5、没药1.5、皂角刺2、黄芪1.5,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7: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3、王不留行3、土茯苓5、三七0.5、大蓟3、玄参1、川牛膝1.5、桂枝1、泽泻2、鸡血藤3、蒲公英4、没药1、皂角刺1、黄芪1,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1次,过滤,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5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8:

上述的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及制备,其组成包括:中药,所述的中药包括:丹参、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大蓟、玄参和川牛膝、桂枝、泽泻、鸡血藤、蒲公英、没药、皂角刺、黄芪,其重量份数为丹参5、王不留行7、土茯苓20、三七3、大蓟5、玄参5、川牛膝3、桂枝3、泽泻3、鸡血藤5、蒲公英9、没药3、皂角刺3、黄芪10,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所述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味中药备用;将所述的丹参、桂枝酌予碎断,醇提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得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及药渣备用;将所述的王不留行、土茯苓、三七、玄参、川牛膝、泽泻、鸡血藤、没药、皂角刺和黄芪各味中药酌予碎断并加入大蓟、蒲公英,再加入上述所述的药渣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用2.5小时,第二次用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放冷,加入所述的丹参、桂枝混合药液,并调整乙醇量达90%,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