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乡村社会

乡村社会

乡村社会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4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2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3293篇;相关期刊790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开放时代、天津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前沿论坛——“法治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安徽省第六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等;乡村社会的相关文献由138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先明、马新、鲁顺民等。

乡村社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2 占比:29.06%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3293 占比:70.26%

总计:4687篇

乡村社会—发文趋势图

乡村社会

-研究学者

  • 王先明
  • 马新
  • 鲁顺民
  • 刘雪梅
  • 孙冕
  • 李良品
  • 罗衍军
  • 肖文评
  • 苏泽龙
  • 谢迪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舒丽瑰; 钟虎妹
    • 摘要: 基于南京溧水农村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变革基层治理的重要技术,12345市长热线进村介入小微矛盾使得村庄纠纷调解主体的理性化特征增强,规范型村干部最终替代乡土型村干部,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趋势凸显。代表市长的12345市长热线进村促使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的具体路径如下:打破中间层级吸纳矛盾,依托压力型体制分配矛盾,遵循文本规范处理矛盾,依据主观标准考核矛盾。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村庄纠纷调解主体专业化及村庄纠纷调解逻辑事本主义化。代表市长的12345市长热线进村促使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后一方面有助于乡村纠纷调解的规范化运作,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后果,需警惕。规范化纠纷调解主体相当于是官僚系统理性化力量的延伸,其在不规则乡村社会出现的后果,有助于实践上的完善和理论上的反思,如延伸反思理性治理方式与理性程度不一的治理对象的匹配度问题,国家介入社会的理想边界问题。
    • 熊辉
    • 摘要: 临淮泥塑是淮河南岸乡村社会中的一项民间手工艺,淮河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为临淮泥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以临淮泥塑为物质文化媒介,以个人与社会记忆为视角,建构了淮河乡村社会独特的文化景观,即乡村社会与孩童成长、节庆活动、返璞归真的日常生活,这构成了临淮泥塑个人记忆的主题。社会记忆中的临淮泥塑主题由弘扬治淮精神、人民立场与家国情怀这两个方面构成。以上两个主题丰富了临淮泥塑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折射出淮河文化多元并蓄的一面,对皖西非物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孙小省; 吴凯迪
    • 摘要: 我国乡村社会从传统时代到新时代,治理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乡绅治理”“党组织治理”“村民自治”到“新时代新形式治理”,这是社会客观环境与国家主观治理选择相结合的产物。新时代,“村民自治”面临多重困境:民主合法性与治理有效性如何兼顾、村党支部党内民主与村委会人民民主如何形成治理合力和乡村治理复杂化等。从传统治理到新形式治理,不断探索出有效乡村治理的新形式、新机制。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不断推进,衍生了一系列乡村治理难题,加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但是,乡村治理实践中,只有加强民主合法性与治理有效性相统一,不断破除乡村治理困境,把治理的有效性确实提升上去,不断探索总结乡村治理新形式,乡村才能得到有效治理。
    • 梁伟
    • 摘要: 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的关系表现为“行政嵌入社会”。行政力量嵌入乡村社会依托两种方式:一是内生性秩序的行政激活,以村庄内生性秩序的合理改造为基础,基层政府激活村庄内生性秩序的治理作用;二是自治秩序的行政规范,以引导村庄选举的方式,基层政府规范村庄的自治秩序。研究发现,基层制度设置与行政吸纳是行政嵌入社会的组织机制,国家资源分配与利益吸附是行政嵌入社会的动员机制,政府文化供给是行政嵌入社会的文化塑造机制。借助以上三种机制,国家行政力量得以与乡村社会融合,从而实现村庄善治。
    • 陈小玉
    • 摘要: 乡村有机更新对于乡村景观修复、文化传承与延续、激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村落在旅游发展中应满足村民与游客的双边需求,多方面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浙江兰溪诸葛村的调查研究基础,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机更新的策略,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
    • 李宝峰
    • 摘要: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身心与乡村社会疏离、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不足和社会性学习及适切性培训欠缺等问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乡土特质,须立足于所处的乡村社会及文化境域,依靠专业自主自为及需求的外部支援来规划。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要坚持培植乡村教育情怀,提升职业认同,激活专业发展内动力;立足乡土社会境域,扩充乡土知识,在专业实践中努力发展;搭建社会性学习通道,提升专业支援度,如此才能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 郭志炜
    • 摘要: 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清查地亩、评定土地产量、确定农业税征收办法掌握了全国土地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市场要素的流通和对乡村社会的管理,还为政权的稳固和持续提供了基础。新的乡村政权成立后,中共用运动式治理模式消解了征税过程中的“经纪模式”,克服了政权的“内卷化”。与此同时,政府对乡村资源的汲取能力大大加强。20世纪50年代初期“走向传统”的农业税政策是一个阶段性产物,它为合作化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是农村向集体化转化不可或缺的环节。
    • 李文韬; 冯思云; 吴长龙
    • 摘要: 乡村社会治理一直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十九大以来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重点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研究和乡村社会治理力提升的路径研究。研究者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全面阐述了“三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内涵以及意义、地位和作用,还具体分析了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解决的对策,并进行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研究。研究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阐释;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探索。但也存在研究视野有待拓宽、内容有待细化、现实指导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研究。
    • 黄宇鑫
    • 摘要: 村民纠纷化解一直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随着乡村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村民纠纷的解决机制也从长者及村委会调解,发展到政府主导调解,再发展到多元化解决机制。多元化解决机制借助多方力量的参与、多样化的解决方式,有效地缓解了村民纠纷的恶化。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仍存在着纠纷预防措施不足、多元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不紧、化解机制考核机制缺乏等问题。应当加强对村民纠纷的预防体制建设,确立纠纷化解主体的考核机制,建立纠纷解决后的回访制度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李海云
    • 摘要: 中国社会的共享传统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被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礼治模式所形塑,表征着中国内生性发展的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因此可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内部视角。追溯与梳理传统社会中的相关话语形式,理解与阐释历史上国家礼治与地方自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对自古及今中国社会内部制衡机制的认知。纵观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发展历程,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集体化时代的“新德治”实践,以及新时期乡村社会中的“礼治复兴”现象,都会发现以礼治为表征的共享传统的坚韧传承及其在社会振荡时期的重要调谐作用。发掘中国社会共享传统中的知识共享、社会共建、道德共育等核心要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当今乡村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礼治复兴”现象,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亦有着重要镜鉴意义,还可在激活中国社会整体人文精神的意义上,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