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7-05

主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

会议文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移风易俗是人在有意识促使风俗发生变化方面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动.作为思想观念,移风易俗是指人们关于移风易俗之必要性、重要性、目标、主体、对象、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作为社会行动,移风易俗往往是统治者或者社会精英为了一定目的而采取措施以改变某些风俗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对日常生活现状的干预,是一些人在一定观念支配下,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打破现存秩序、使之朝向另外一种秩序变化的过程.中国古代的移风易俗思想内容丰富,古人对于移风易俗的可能性、重要性、价值、方法等方面均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们强调移风易俗的治世价值、在法治与礼教两种方法中更主张后者,更重视社会上层和国都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发挥.这些思想在某些方面虽有其局限性,但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而言仍具有重要价值.
  • 摘要:"风俗"、"民俗"这些概念的演变和发展始终有其传承着的最基本的核心理念,尽管"风"和"民"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朝代被表现得差异很大,但是,在民俗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倘若把今置于古、把古着作今,把时间看成是一条流动的大河,则就不难认识到,对"风俗"、"民俗"观念的认识和探讨始终没有停止过.笔者认为,这类认识和探讨保留着核心元素的守恒性,同时也增减着变动元素的多样化.民俗观的嬗变流动的过程,是"活着的过去",是能够"活到"现在的那一部分过去.而作为活着的过去,民俗也是"现在",甚至会是"未来",因为它们往往会蕴生出更为长久的社会趋势,会对人们的生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和制约.
  • 摘要:哈尼族鱼创世神话是一个罕见的神话体系,由以"金鱼娘创世"、"祖先鱼上山"、"杀鱼取种"三大母题为核心的若干口承文本组成.鱼创世神话的传承和展演仰赖于哈尼族摩批歌手的口头演唱或讲述,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哈尼族的民俗生活.在神话综合研究的视域下,鱼创世神话呈现出古代氐羌民族集团神话传统的叙事指向,植根于以摩批为核心的村落社会,承传于歌手的表演个性和口头程式,表现为当下民俗生活的现场.综合运用叙事、构拟、语境的方法维度,能够较好地阐发哈尼族鱼创世神话的整体面目.
  •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遗"非常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的经济活动.本文从石棉县"还山鸡"的历史渊源、活动流程、宗教信仰、音乐舞蹈、语言服饰等方面介绍尔苏藏族的节庆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剖析"还山鸡节"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保护提出科学的导向.
  • 摘要:在宋王朝大力复兴儒学、新兴庶民家族逐渐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朱熹怀着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投身到庶民家族礼仪文化重建的实践场域中.朱熹站在稳固王朝统治、重整日常生活秩序的高度,提出重视庶民家族礼仪问题,并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俗调和的指导思想,要求《家礼》的编订既重古礼,又援俗入礼,以服务现世生活所需为根本目的.《家礼》创制出了经典家祭礼仪模式,为宋明以后庶民家族生活秩序重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文本依托.
  • 摘要:学界讨论明代风俗,常被明人观念左右,认为明初是风俗淳厚的时代.查阅明初士大夫的相关言论,则并非如此.明初士大夫认为风俗与治乱兴衰、等级秩序等问题直接相关,故而极力要求恢复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实行教化.这背后其实体现的是强烈的"时代感"以及恢复社会秩序的努力.
  • 摘要:中国传统风俗观强调风俗的政治文化特性,并将移风易俗看作教化治国的重要举措.明嘉靖初年,针对广东"重淫祀"、"礼教不兴"的风俗现状,时任广东提学副使的魏校以广州府城为中心,发起了覆盖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捣毁淫祠运动.对此,历史学者科大卫和井上彻已有深入研究.但他们着重从地方社会与国家整合的角度呈现魏校毁淫祠的过程及历史意义,而忽略了事件本身作为中国传统移风易俗实践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移风易俗观念,分析该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及社会效果,指出过分强调政治伦理教化的作用,既是中国传统移风易俗实践的特点,也是其局限所在.
  • 摘要:民间风俗是民众的生活文化.风俗观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对行为习惯模式的认知.风俗观是构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也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一个深刻影响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始终将民众生活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并体现为移风易俗的实践,形成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风俗观和意识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叙事中,不同时代的移风易俗实践都与党的革命、建设任务紧密相关,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表明,深刻理解生活于其中的民俗,树立务实的风俗观,有助于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 摘要:历经百年,中国饮食风俗的变革几经移易,"分食"与"共食"在中国仍然是高下难分.总体上看,整个近现代的饮食方式变革之讨论与实践的实质,与其说是一场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明冲击后的饮食风俗改革,不如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饮食文化所历经的一次现代化的本土尝试.饮食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不只是满足人类温饱需要的生理行为,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当代公共生活中,饮食风俗也将在现代卫生与身体观念的影响下,通过民众的传习与接受,不断潜移默化,约定俗成,形成契合当代中国人的饮食实践模式.
  • 摘要:本文尝试通过对湖南湘乡的田野调查,在当代民间实践中去更深入地理解丧礼知识传统.《仪礼》、《家礼》的丧礼历史文献传统一直影响着丧礼文献的书写,日用类书、地方丧礼文献既是对这种文本传统的一种继承,也是为更好地践行这种传统的一种变化.这些文本传统在地方实践中借由礼生、道士这样的礼仪专家得以传承和推广,民众则更多地通过参与仪式来传承这种传统.
  • 摘要:今安徽淮北相山庙所存"惠我南黎"匾额的由来,当地流传颇广的一个说法是该匾额系乾隆帝下江南途经徐州时所题.此种传说影响深远,以致新修《淮北市志》以"惠我南黎的由来"为题把该传说作为民间故事整理收入.迄今为止,该传说成为人们解读"惠我南黎"匾额的主要依据,再无详细资料展示"惠我南黎"匾额的由来.然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毕竟不同,民间传说虽有真实一面,但亦杂有虚构成分,如何把历史真实和传说虚构区分开来,有待新史料的发掘.有鉴于此,笔者依据新发现资料说明此扁额系乾隆二十三年时任户部侍郎的裘日修呈请乾隆皇帝题写,乾隆二十四年元旦由安徽巡抚高晋主持悬挂,从而订正了传说中的史实讹误,把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区分开来.
  • 摘要:广东省东莞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具备一定的典型性,从一个农业县到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历程中,代表经济高速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及外来工等问题掩盖了其本土风俗的特色.处于城市化背景下,"乡土风俗"却仍在当地人的生活和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农历二月初二期间的风俗为例,"土地诞""门官诞""阿婆会""水龙王诞"等活动体现了当地民众信仰的传承和演变情况.未来,乡土风俗仍将作为城市文化的支撑,与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共荣.
  • 摘要:"通济桥"是佛山的著名桥梁之一,自明代始建至今,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成为满足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民众"祈福、消灾、祛病"等心理的重要平台,"行通济"习俗是几百年来,以通济桥为中心而形成的具有水乡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甚至如今在全国都很知名的民间重要习俗之一,该习俗与北方和江南等地区的"走百病"、"走三桥"、"渡厄"等民间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寄托着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的良好愿望."行通济"民俗文化在佛山独特的影响力主要源于两点:一是通济桥在佛山古八景之一的"村尾垂虹"所在地;二是数百年来形成的"行通济,无闭翳"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心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移风易俗的实践,新兴的文化元素不断补充,导致某些原有的文化符号发生变迁,这是民间民俗文化适应社会发展而自我调适的结果.
  • 摘要: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习俗规范,在现实的生活中时时出现诸种矛盾,这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作为国家政策的"殡葬改革"与"非遗保护"在民众传统的作用中不仅自身具有悖论的存在,而在实际的施行中却又与民众传统思维的存续和民众现代思维的形成存在矛盾.因此通过时民间丧葬纸扎工艺的现代生存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家与民俗之间存在的悖论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 摘要:张箭先生在《<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一文中,经考证认为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是向日葵的子(葵花子),但是葵花子广泛应用于食用和榨油最早是在晚清.实际上该瓜子应该是西瓜的变种,子用西瓜的子,子用西瓜所产瓜子在元明清流行程度很高,子用西瓜一般被称为打瓜或子瓜,该瓜子今天又被称为黑瓜子.
  • 摘要:民俗学正尝试着对社会现象进行"民俗学式"的探讨,发挥其"经世济民"的学术品格,成为一门"当下之学".关于民俗文化在新语境下的"应用"问题,民俗主义是很好的研究视角.《六口茶》本为恩施地区土家民歌,在大众旅游的语境下,完成了乡野民歌到地方旅游名片的完美过渡,是民俗主义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对民歌旅游等民俗旅游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 摘要:《十送红军》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红歌之一.1961年,《十送红军》以"民歌"面目问世.2001年,其"民歌"身份却被遮掩.身份标识的模糊引发赣南、汉中等老区人民对词、曲作者的讨论与争辩,时至今日,其身份的合法地位依然未被确立.文野之辨的焦点,不仅在于朱正本是否以赣南采茶戏《长歌》曲牌为基本母体进行编曲,亦在于张士燮是否套用了1958年《民间文学》刊载的《镇巴歌谣·十送》.而这些正是对"民歌"属性界定标准差异的集中反映.
  • 摘要:跳皮筋作为一项民间儿童游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跳皮筋的歌谣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跳皮筋游戏中的趣味性、韵律性、教育性,以及文化性,形成了跳皮筋自身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和文化特色.跳皮筋歌谣作为民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民族情感和儿童行为模式的文化信息,而且也记录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本文围绕着跳皮筋游戏中的歌谣,对跳皮筋歌谣中的文化表达,以及对儿童的文学熏陶与数字启蒙、行为规范与道德认知、意志锤炼与品质养成等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阐述.
  • 摘要:冥婚源于殉葬,出现时间当为春秋末期,随时代不同而称法各异,经考证,在唐太宗贞观至唐高宗显庆年间,才有了"冥婚"这种称呼,并延续至今.作为一种民俗,冥婚从起源就受到儒家的批判,但因其与人情有相契合之处,在后世虽然屡屡受到正统思想的反对,但却不能被湮灭.从魏晋直到唐代,冥婚流行于上层社会;宋元两代,风俗大变,火葬盛行,冥婚一度消歇.直到明清之后,才又死灰复燃.随研究视角的不同,冥婚或被视为凶礼,或被视为嘉礼;冥婚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 摘要:我国古代关于风俗的认识,较早是从风俗的差异开始的.差异是风俗的基本属性和存在特性.风俗的差异性,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加以审视.第一,在空间这一维度上,表现为风俗的地域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第二,在人文伦理这一维度上,表现为风俗的道德价值评判有异,即"风俗有美恶、有薄厚".
  • 摘要:汉代移风易俗举措主要包括: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以观风俗、统治者遣使循行以采谣观风并教化风俗、地方循吏用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这些均体现了当时官方在政教观念上对音乐之移风易俗作用的高度重视.但实际上,在移风易俗举措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化始终处于缺席状态,这意味着白虎观会议所确定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政策在汉代最终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也体现了汉代音乐之审美意识形态地位的矛盾性.
  • 摘要: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造就了不同民族在服饰穿着方面存在很大不同,进入异域的他民族在服饰习俗上是固守传统还是入乡随俗改易服饰?拓跋鲜卑建立的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地区的非汉民族政权便是改易服饰的典型代表,其对待本民族和他民族服饰习俗的态度及策略为后起的异民族政权提供了重要鉴戒作用.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的图像资料,对北朝政权掀起的汉化服饰改易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梳理,并尝试对其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
  • 摘要:兰州市民在元宵节举行“跨火”习俗是集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跨火”习俗弱化了原有“巫术”含义,避邪求吉,扬火问卜的形式,禳灾祈福的意味,更多是倾向于娱乐和消费。是传统文化在随着时代变迁,而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不同层次的人群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同,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利益趋向不同,因此获取效益方式也大不相同。城市民俗文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特有的城市风味,在摒弃和选择中呈现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局面。城市民俗文化发展关系着城市群体精神生活的一面,是精神风貌的体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城市民俗文化是城市精神风貌的镜像反映。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文化变迁是必然的,但对其中传统机制的选择保留是关系到城市民俗文化魅力之所在。因此加快城市民俗文化的发展,实现城市民俗文化的“百花齐放”是城市民俗文化的结果和目的。
  • 摘要:中国自古既有重视风俗的传统,除了加强对各地风俗的观察,还把风俗提高到"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并采取了一些移风易俗实践.宋代风俗在承继隋唐五代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点,尤其民间风俗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对官方风俗产生渗透和影响,使上下风俗出现了交流与互动.在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语境下,宋人在重视风俗的同时,倡导正确的社会风俗观,并从政策法制、科举教育、帝王官员的表率和教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移风易俗实践.
  • 摘要:相比于前代而言,宋代城市和商业的高度发达,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生活形式也带来了新的风俗,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作为秉承着传统儒家思想的文人的代表,苏轼以"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为核心,从为民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风俗思想.苏轼的风俗思想多了一种从民间审视风俗的视角,看到了风俗在社会发展中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迁移或扩散而展开.将"俗"与"民"联系在一起.他的移风易俗的思想,并不单纯依靠上层教化或者政令的实施,而是多了反思性的含义,意欲通过教化,使百姓认识到自身在风俗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和状态,进而重新审视某种风俗,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对于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存在的文化距离,身处精英阶层本的苏轼,采取了一种"屈尊"的方式,用平等的视角尽量减小两种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或矛盾.从而力图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选择.
  • 摘要:畲族学者蓝鼎元是清初著名理学家,他在台湾与潮州的为官时间虽短,但政绩相当突出,而《鹿洲全集》则是其一生作品的结晶,是其治世思想的集中反映.蓝鼎元为官期间十分重视对所在区域的风俗考察,并能将之很好的运用到现实的区域管理之中.作为宋明理学的坚定维护者与实践者,蓝鼎元在以权势稳定社会的同时,着重于兴学致教、培养人才,其目的就在于正学统、化民俗,实现区域社会的长治久安.而这种将权势、教育与风俗相结合的治世之法虽然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但它对现代的社区管理依然蕴含着可资借鉴的有益元素.
  • 摘要:传统中国是个以农为本的国度,于是作为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生发出丰富多彩的各种含义,如"乡土"、"本地的"、"土地神"等.近代以后,随着中国国门的被打开,在强烈的"土""洋"对比之下,"土"成为"落后""不合时宜"的代名词,具有了强烈的贬性意味.20世纪末期之后,随着人们对食品口味与安全的日渐关注及对传统的日益重视,"土"义又出现了一种"良性"变换,出现了"天然的""传统的"等含义.总之,与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境相适应,"土"也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意涵与情感色彩.
  • 摘要: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引导下,有相当一部分彝族人从中和乡直苴村搬迁到了新建的莲池乡凹泥奔新村,数千年来传承的文化记忆也通过"人"离开故土,带到了新的土地,而节日则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语境下,新兴节日的建构是无法避免的,古老的赛装节以"绣花节"的面貌出现.在新兴节日的建构中,当地民众的传统的民俗意识可见一斑,节日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文化记忆的内在传承是其民俗意识的深刻渊源,而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在催生着新兴节日的建构的同时,也影响着民众的新的民俗意识的建构.
  • 摘要: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地合南北,遍寻古迹,每至一处,有闻必录,广辑碑文,于注中就行旅所知共记载了秦汉以来至北魏各时期的碑碣、石刻、石室画像和摩崖题刻等各种石刻文献三百余处,其中载有《汉孝子王立碑》、《汉孝女碑》、《汉姚氏二女碑》、《汉孝女曹娥碑》四碑,其碑主皆为汉末时之贞烈孝女、孝子,其孝行感动世人,故多立碑以彰显其德,可见时之彰显贞烈孝行之社会风俗及文化倾向.本文试就此四碑文之内容、碑石之传承、传闻之考辨等方面分而论之,以冀能拓展金石学研究之领域.
  • 摘要:节日生活是人们窥探村落社会的一个独特文化空间.结合滑县历史、地理等因素,解读滑县乡民节日习俗的传承现状,窥探出深潜在节日习俗之中的村落社会逻辑.它既有自身独特历史地理时空的文化特色,又有对大传统文化的接纳,还有对新文化的交融.无论是何种文化元素,一定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的,并能够体现他们内在诉求的、有生命力的文化.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传统的风俗观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主要从近年来中国人年节习俗的逐渐衍变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年味变淡,电视春晚,短信拜年以及微博微信等具体的社会热点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究现代传播媒介及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人移风易俗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 摘要: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生者出于义务或者孝道安置死者的一种仪式,还是表征人类文化生态信息的重要载体.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民间信仰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民间丧葬文化在中俗与西俗、旧俗与新俗的冲突与融合中有了诸多变化.文章以目前学术界极少关注的豫南地区的乡村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蔡县塔王庄的丧葬习俗的田野调查,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丧葬民俗事象的变迁进行深入研究,藉此探讨豫南地区乡村丧葬习俗变迁的原因与影响.在当下的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新风尚与旧习俗交替发展,人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继承传统孝义美德的同时,摒弃传统民俗中的迷信落后成分,倡导移风易俗,推崇“厚养薄葬”,发扬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的新葬俗,这将对推进农村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与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以豫北农村大河村为例论述了磕头这种身体实践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磕头这种身体实践一直传承到今天。磕头这一身体实践是村民们一种重要的表达情感的媒介,特别是在过年、庙会、丧葬仪式等场合。它既是一种信仰的形体表达,这其中包含着对神明的崇拜与依附,也包含有对祖先的哀思与追忆,以及对亡魂的敬畏与安抚。同时磕头这一身体实践也传达着对长辈的尊敬、对恩人的感激。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也是屈辱与投降的象征。rn 在村落社会中,村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逻辑—“礼”。“礼”就是规范、秩序。村民们判断一个人的重要价值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懂“礼”。而磕头这一身体实践就是“礼”与秩序的表征。村民们通过磕头这一身体实践维系着村落社会秩序的运转。rn 不仅如此,磕头这一身体实践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身体技术,一种躯体化的记忆“惯习”,这种技术或者“惯习”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个人获得村落社会认同的许可证。这种身体技术不仅仅是被动的规训,很多时候是村民们自己主动的选择与运用。这是他们独特的生存策略与智慧,他们通过磕头这种身体技术而使自己在村落社会中生活得更好。在这种身体技术的训练与养成过程中,父母、街坊邻居、村落舆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综合作用的结果。rn 磕头这种传统的身体实践之所以在大河村依然保留的如此完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活力,就是因为它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内价值”。不能按照一个局外人的“科学”、“文明”的视角去审视这一身体实践的“外价值”,认为它是落后的或者说是封建残余。
  • 摘要:民国初年,围绕顾颉刚先生倡导的苏州角直保圣寺塑像保护问题,中国学者、日本专家、角直地方乡董、教育部等多方卷入其中,形成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文化保护运动.最终,教育部出面解决此事.在运动过程中,针对顾颉刚"保存古物"主张,社会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回应:学者专家的赞同推广、地方乡董眼中的"迂阔之举"与天文学者眼中的"破除迷信".通过梳理、解读甪直唐塑保护运动过程中的复杂面相,学术与社会互动的复杂关系得以呈现.此外,该运动对今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
  • 摘要:当前学界对巧女故事的研究大都在父权制的框架下强调巧女故事中透露出来的反抗意识,认为故事歌颂了女性的聪明才智与独立自主,是对传统社会压迫妇女的一种颠覆.但通过对《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巧媳妇故事和仙妻故事的比较研究,分析故事讲述人的性别、身份及其叙事线索,可以发现,巧女故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本质上并未超出传统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框定,相反,它恰恰是传统父权制对女德的规范在民间教化实践的结果.从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的历史脉络来看,巧女故事中所透露出来的反抗意识更可能是研究者建构的结果.
  • 摘要:经过作者历时四年的实地调查,翻阅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对贵州农民画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归纳了其主要特点及取得发展的三方面社会因素,认为贵州农民画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希望能引起当地政府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当前农民画的保护、传承工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