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589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中国政治、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90篇、会议论文101篇、专利文献28241篇;相关期刊1583种,包括求实、人民论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2015年中国公共管理博士后论坛、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时空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乡村治理的相关文献由6292位作者贡献,包括贺雪峰、赵秀玲、卢福营等。
乡村治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241篇
占比:82.74%
总计:34132篇
乡村治理
-研究学者
- 贺雪峰
- 赵秀玲
- 卢福营
- 沈费伟
- 温铁军
- 张春华
- 申端锋
- 高其才
- 宋才发
- 陈明
- 何得桂
- 刘涛
- 刘祖云
- 吴理财
- 肖唐镖
- 项继权
- 于水
- 刘伟
- 吕德文
- 张京祥
- 张红阳
- 王习明
- 陈朋
- 陈荣卓
- 何玲玲
- 张国磊
- 张新文
- 徐勇
- 本刊编辑部
- 李娜
- 李斌
- 王春光
- 郑兴明
- 付翠莲
- 冯石岗
- 刘锐
- 刘飞翔
- 孔德永
- 张露露
- 朱启臻
- 朱奎泽
- 李传喜
- 李增元
- 李达
- 杨帅
- 杨灿
- 杨赛
- 罗兴佐
- 董磊明
- 郐艳丽
-
-
丁治文
-
-
摘要: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治理易发挥出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的功能,从而能更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实践中存在职业教育赋能理念落后、赋能机制不健全、赋能主体本领亟须强化等问题。通过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来找寻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策略:一是加大涉农法律制度供给,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使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理念更新适应;二是打造以党委、地方政府为领导力量的多元治理机制;三是全方位深化拓展职业教育赋能领域;四是以线上线下、引进来与走出去双结合方式提高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治理主体的本领。
-
-
钟海
-
-
摘要:
干部驻村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脱贫攻坚期间,驻村干部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凸显出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行、精准帮扶失准以及名实分离等偏离目标的异化现象.在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场域转变的过程中,干部驻村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密码.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推进干部驻村制度思想认识的持续深化与理念转变;推进干部驻村帮扶政策制度的动态调整与梯度跟进;推进干部驻村帮扶运行机制的有机衔接与转型升级;推进干部驻村制度运行环境的平稳过渡与优化更新.
-
-
黄博
-
-
摘要:
不同于主要依托村民自治制度展开的传统村治形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方式具有更为丰富的构成要素与更为深刻的价值意蕴.乡村"三治融合"体现了基层民主力量、规范力量与柔性力量的融合,其实践过程即乡村自治能力、法治能力与德治能力的提升过程,其诉求指向涉及参与均衡、权威转化和乡贤培育.从乡村自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推进村民公共参与的均衡化;从乡村法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驱动精英权威向制度权威的转化;从乡村德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挖掘传统乡贤文化精髓并培育新乡贤群体.以上三个通道的打开,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愿景的实现.
-
-
杨青青;
郑兴明;
张琳;
季雨亭
-
-
摘要: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民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重视其利益诉求是评判乡村是否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农民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体现在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创收增收等四个方面,利益诉求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改善干群关系,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当前,在乡村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农民主体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呈现与发挥,究其原因是历史、外部与内部等各方面因素交织叠加作用,导致农民的利益诉求未能得到实现.基于此,本文从农民切身利益诉求切入,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城乡间资源要素双向流动、重视完善基础设施以及体制机制建设四个方面,探索可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价值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现实路径.
-
-
吴文东
-
-
摘要:
乡贤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宣传、民情反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治安治理价值.当前,乡贤组织面临组织效率低下、乡贤权威弱化、治理能力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与乡贤组织规章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制度缺失紧密相关.乡贤组织应从建立"规范稳定"的组织选拔制度、搭建"四维一体"的教育培训制度、创新"精细可操作"的工作管理制度、健全"灵活多元"的激励保障制度、完善立体化监督评价制度等五个维度展开制度构建,推动乡贤组织制度化发展.
-
-
马磊
-
-
摘要:
为提升治理效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不少地方开始积极探索协商治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协商治理强调对协调、沟通和参与等主体行为的关注,注重公民参与决策的程序,对民主主体和民主过程有着明确的要求。构建适应逻辑—核心问题—保障机制的协商治理分析框架对乡村具体事件进行全过程考察。选取江苏省M村协商对话案例,分析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以互信互赖为前提的治理路径时代化、以多元合作为基础的治理资本组织化及以资源共享为支撑的治理治理模式开放化为乡村协商治理赋能,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
-
-
闫育满;
王梦宇
-
-
摘要: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研究我国乡村治理绩效的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分别从产业治理、生态治理、文明治理和生活治理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乡村治理绩效,同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乡村治理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4—2018年,我国乡村治理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15年,我国乡村治理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上升状态,但处于不协调阶段;(2)2016—2018年,我国乡村治理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进入协调阶段,2018年已达到优质协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为今后的乡村治理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
-
崔博俊;
李贤;
李婧雅
-
-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三农”问题的核心也从“聚焦扶贫”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然而,“小农意识”导致农民群体存在非理性认知:现时偏见、禀赋效应、涉他偏好及沉没成本谬误。这些有限理性认知使得“三农”项目及政策的有效性在局部地区不及预期。本文尝试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入手,通过经济学及心理学,思考农民群体非理性认知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行为经济学中的“助推”理论,对部分现有项目及政策进行改进,加强“三农”项目及政策的有效性。
-
-
张以哲
-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巨大成就背后的治理经验值得认真进行总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将党的乡村治理经验提升为理论并转化为党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观察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乡村治理实践,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包含"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坚持群众史观和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演变的"变中的不变",这种"变中的不变"同时又包含"不变中的变",即党的领导的乡村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基本逻辑.从哲学层面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逻辑进行系统总结,可以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
-
曹志立;
曹海军
-
-
摘要:
当前,在我国乡村治理中基层党建引领特征越发鲜明的背景下,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已经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激发乡村治理活力的重要抓手,逐渐取得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共识。对北省L镇实践的考察表明,基层政府综合多种途径完成了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任务。基层政府全面推行“一肩挑”有着明显的上级压力与基层需求,采取了“情”与“理”结合、正式与非正式交织的动员策略。但与此同时,L镇的实践也反映出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仍然面临着基层选举、基层治理和行政效率方面的困境。对此,可以从立法修订、激励机制、党建服务、力量培育等多方面发力,优化“一肩挑”政策运作的制度、动力、民意和组织基础。
-
-
-
张军飞;
宋美娜;
刘碧含;
史茹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新时代的乡村发展面临人才、资金、资源等一系列的治理难题,按照十九大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求,以《白鹿原》著作解读和白鹿原村庄规划为例,通过深度解读《白鹿原》中的传统治理智慧,并结合白鹿原村庄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现实需要,从"制度完善、空间载体和文化传承"相互融合的视角,提出白鹿原"天地人文,和而共治"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在制度、空间、文化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和"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意义与现代价值.
-
-
李俊峙;
和培;
苗延;
孟嘉慧;
葛畅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国农村地区正在探索有效的乡村治理经验和研究建立促进村民广泛参与村庄治理的长效机制.青海省土关村这一贫困县中的一般贫困村,作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典型代表,具有村庄事务治理无效、干群关系紧张,劳动力和文化流失严重,村民"等、靠、要"思想滋生等乡村治理普遍性问题.本文运用共同缔造理论,以促进村两委、在外村庄能人与村内精英、全体村民角色转变为三大策略,创造性地将村庄建设和乡村治理创新有机结合,建立土关村多元主体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以制度建设调动村民主体参与村庄建设的内生动力,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模式.
-
-
-
卢小龙
- 《第十一届江苏九三论坛——科技创新与推进江苏乡村振兴》
| 2018年
-
摘要:
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与乡村治理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乡村治理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治理问题,所有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可追根溯源为乡村治理问题,治乡村理问题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转型对策,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
万福昆;
柳青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少地区出现乡村衰退,究其原因,许多是因为乡村缺少内生发展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内生发展的内涵,并对内生发展与外力驱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单一的发展模式存在弊端,只有实现双向互动,从单纯的依赖外力推动到建立可持续的乡村内生发展模式,才能促进乡村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继而,笔者针对苏南地区乡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特色认知、产业培育、空间引导、生态宜居和乡村治理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苏南地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规划建设思路,探索出一条本土化、地域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
周子航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从家庭本位视角出发,分析乡村家庭认知、社会背景及社会结构的嬗变、由认知产生的代际差异,阐明由家庭本位思维转变、家庭认同代际分异导致的乡村社会组成单位“原子化”,乡村社会演化为以小家庭为主体的半熟人社会,形成具有新内涵的差序格局.基于此得出家庭本位下的乡村治理逻辑,促进中坚农民阶层比重的增加,形成多中心本地化治理模式,引导乡村公共精神复兴,避免乡村意志“城镇化”.
-
-
张精;
朱朝枝
- 《2018中国·皇城相府乡村振兴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本文报告了对晋江市传统村落价值在地化利用与活化的研究.研究对象为被誉为“海峡第一村”的晋江市围头村,以其为社区营造单元.围头村根据人、文、地、产、景五大营造要素,结合乡村治理中关于重塑乡村治理环境、利用乡村价值、产业复兴和乡村社会治理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进而探讨了晋江市传统村落价值在地化利用与活化的经验方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供复制的模板.
-
-
张瑶;
齐凯;
刘庭风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因素对农村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引起规划师的重视.为了突出农村组织机制是村庄空间结构形成与规划的内在原因和原生动力,把握住当今村庄规划建设的源头与方向,本文梳理了几千年来村庄的形成、发展、衰败过程,以《周礼》、皖南村落、侗族款制、华北村庄为例,总结了王权、宗族、社会组织对村庄空间形态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农村治理机构从转型兴盛到疲弱的过程与村庄空间演变过程的一致性.并从农村人口的趋势入手,提出预判,提出在未来城镇化率继续增长的情势下,乡村将重构,分别走向振兴或消亡;振兴的村庄将形成经济运营和社会服务二元管理制,而村庄空间结构会相应转型,形成新形式的村庄公共中心.最后呼吁,村庄空间规划、设计、建设应对农村组织机制转型起反应,作为实现农村新功能与新结构的有效路径,促进农村社区新共同体秩序的建立.
-
-
张瑶;
齐凯;
刘庭风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因素对农村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引起规划师的重视.为了突出农村组织机制是村庄空间结构形成与规划的内在原因和原生动力,把握住当今村庄规划建设的源头与方向,本文梳理了几千年来村庄的形成、发展、衰败过程,以《周礼》、皖南村落、侗族款制、华北村庄为例,总结了王权、宗族、社会组织对村庄空间形态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农村治理机构从转型兴盛到疲弱的过程与村庄空间演变过程的一致性.并从农村人口的趋势入手,提出预判,提出在未来城镇化率继续增长的情势下,乡村将重构,分别走向振兴或消亡;振兴的村庄将形成经济运营和社会服务二元管理制,而村庄空间结构会相应转型,形成新形式的村庄公共中心.最后呼吁,村庄空间规划、设计、建设应对农村组织机制转型起反应,作为实现农村新功能与新结构的有效路径,促进农村社区新共同体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