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业税

农业税

农业税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8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农业经济、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63603篇;相关期刊1137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乡镇论坛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0行政法年会、2008年度江苏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等;农业税的相关文献由3444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苏明、王宏波等。

农业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4 占比:5.85%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3603 占比:94.11%

总计:67581篇

农业税—发文趋势图

农业税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苏明
  • 王宏波
  • 宋立根
  • 李昌平
  • 管彦军
  • 倪红日
  • 刘济
  • 夏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方怡
    • 摘要: 自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改变。通过梳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与农业税的历史演进,发现每个时期农业税的征收方式和制度特征都影响着乡村治理模式,因此基于农业税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实行税改后乡村治理的应然模式。在此过程中,发现税改带来一些正效应的同时也凸显了乡村治理的一些新问题:乡村自治进程很难得到有效推进、农村债务问题化解困难、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财政问题凸显、乡镇基层政权弱化,并在自治、债务、经济、政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郭志炜
    • 摘要: 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清查地亩、评定土地产量、确定农业税征收办法掌握了全国土地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市场要素的流通和对乡村社会的管理,还为政权的稳固和持续提供了基础。新的乡村政权成立后,中共用运动式治理模式消解了征税过程中的“经纪模式”,克服了政权的“内卷化”。与此同时,政府对乡村资源的汲取能力大大加强。20世纪50年代初期“走向传统”的农业税政策是一个阶段性产物,它为合作化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是农村向集体化转化不可或缺的环节。
    • 摘要: 六、唐代商业发展(618-907年)(一)唐初商业发展贞观到开元城市商业快速增长:广州、扬州、泉州、长安是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的发展;钱庄的出现(比西方的地中海金融机构出现早600年左右)。1农业税减到2%,取消商税。2放松酒、铁的民间管制。“罢酒坊,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远近大悦。”3鼓励商品流通:“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
    • 陈勇; 李迪迪
    • 摘要: 农业特产税为我国“农业四税”之一。它曾是农业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后者时分时合,并最终随农业税一起于2006年被一并取消。早在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就进行了包括农业特产税在内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探索。2003年,在县级试点的基础上,安徽省又率先以省为单位进行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的试点。安徽省的农业特产税改革实践,为后续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改革提供了经验。
    • 吴旭东; 张景淇; 李静怡
    • 摘要: 本文从历史演化的视角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制度的巨变过程。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进程中,我国的税制改革是伴随着经济实践不断推进的,也是伴随着理论探索不断突破的。尤其是如何突破国有企业征税依据、如何将增值税制度进行中国化移植、如何让关税更好地发挥其国际贸易以及政治稳定作用、如何理解农业税的历史地位及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其取消的意义、如何将财产税征税的理论依据逐步完善。在总结税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肯定了税制巨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和作出的有益贡献。
    • 马贺芹
    • 摘要: 在古代、近现代社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税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工商业的 快速发展,农业税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开始快速下降,并最终在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指导下于2006年1月1日正式退出历史舞 台。农业税的发展历程可以给我们未来税制改革一些启发和思考,即税制改革应以人为本,重视民生民情。
    • 摘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安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安徽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税费改革,为我国终结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发表著名的黄山谈话,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纪元。在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激励和带动下,安徽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等发展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谱写了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 程利英
    • 摘要: 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我国财政收入集中在各项税收、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上,主要财源是各项税收,尤其是农业税.农业税是中央和地方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为国家的经济恢复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农业大省之一的河南省,农业税也是其地方财政的最主要来源.我国以农业税为主的财政收入体制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收支制度,集中了有限的财力办大事,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这对今天的财政税收体制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 作品通过藏族妇女牵着满载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反映了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的第一次秋收,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谁种谁收,不缴农业税。表现了藏族同胞初获丰收的幸福感。金色调象征丰收,也象征着美好与未来。
    • 阚明娜
    • 摘要: 历来对地方经济的探讨中,微观的地方州县研究是不可获缺的。北宋眉州地区属成都府路管辖之下,是成都府路中除成都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要了解北宋时整个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眉州也是重要的研究区域。本文拟从北宋眉州地区的农业性税收出来,简要论述眉州地区的农业税及其附加税征收情况,以此来探寻北宋时眉州人民实际生活状况、其所面临的赋税经济问题等,将对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研究落到实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