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燃油
船用燃油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工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4457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中国海商法研究、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润滑油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航海学会船检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2007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研讨会、2006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等;船用燃油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剑桥、李文萍、李泓锦等。
船用燃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4457篇
占比:99.87%
总计:74554篇
船用燃油
-研究学者
- 刘剑桥
- 李文萍
- 李泓锦
- 田明
- 符策
- 黄俊
- 丁辰汶
- 孙澜城
- 张彭
- 张瀚文
- 徐文涛
- 方明星
- 方玉龙
- 王奎华
- 王磊
- 蔡茂园
- 许章利
- 赵超胜
- 不公告发明人
- 付雅丽
- 何伟腾
- 关涛
- 冯晨
- 刘伟
- 刘军
- 刘宗铺
- 刘惠娥
- 刘昆月
- 刘琦
- 刘轩
- 刘连和
- 卢凤武
- 叶正华
- 吴永彬
- 吴立斌
- 吴茂传
- 周军
- 周欣花
- 咸云飞
- 唐猛
- 夏莉莉
- 姜南
- 姜志刚
- 宋凤杰
- 岳奇贤
- 弓宝江
- 张忠
- 张斯达
- 张涛
- 张重
-
-
韩佳霖(编译)
-
-
摘要: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105届会议(MSC 105)于2022年4月20日至29日在线上召开。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完成了基于目标的海上水面自主船舶(MASS)文书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制定了保障船用燃油安全的措施,通过了促进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要求现代化的文书修正案,通过了《国内渡运安全示范规定》。会上还审议了解决海事服务信息(MSI)及搜救(SAR)信息供应商成本问题、解决黑海和亚速海海域的安全问题等议题。
-
-
-
余晓强
-
-
摘要:
为保护海洋环境,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连云港海事局组织开展船舶防污染专项检查活动,加大对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以及船用燃油大气排放等污染物的检查检测力度。图为海事执法人员对停靠在连云港港3号泊位上的“东方十九号”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检查。
-
-
李巍
-
-
摘要:
2022年以来,新加坡、香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重要加油港先后发生船用燃油质量问题,从而引发多起法律纠纷案件。根据目前初步调查结果,发现问题燃油中存在一些不常见的污染物,如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等。但在解决问题燃油过程中遇到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船方对油样的产生过程可能无法做到全程跟踪监督,而是被动接受供应商提供的油样。这对于船东来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燃油检验效力、证据文件获取、因果联系建立、损失金额证明等困难。为了妥善管控此类风险,有必要系统检视燃油质量的相关问题。为此,笔者以近期遇到的一起相关案件为例,从法律角度提供若干具备可操作性的应对建议。
-
-
无
-
-
摘要:
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船用燃油的催化裂化油浆脱金属的方法,包括步骤: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升温至指定温度后,加入脱固剂进行脱固处理,加入掺稀剂进行掺稀处理,取沉降后的油浆上层清液用于船用燃油的调和。该方法通过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脱金属处理,可以将处理后的油浆上层清液以高达30%的比例用于调和船用燃油,同时该方法具有投资小、效率高的优点。
-
-
刘会纳;
刘巍
-
-
摘要:
行业针对各类替代燃料开展的应用研究和工程实践,并没有确定任何一种替代燃料可以全面替代船用燃油,也尚未就最佳发展路径达成共识。对传统燃油的替代很可能走向“组合替代”的方式。鉴于LNG燃料减排潜力在中长期上的不足,船舶领域呼声最高的替代燃料是氨和甲醇。
-
-
田明
-
-
摘要:
关键提示2022年1-7月,全球最大船加油港口新加坡港的船用燃油供应量为2704万吨,同比去年的2933万吨减少了229万吨,降幅达7.8%。这说明今年全球船供油需求总体不容乐观。2022年1-7月,我国保税船供油量1184万吨,同比下跌1.1%,保税船供油市场快速增长的势头被按下“暂停键”,这一方面有3月份上海等华东区域港口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外贸货物港口吞吐量下降的不利因素。
-
-
田明
-
-
摘要:
预计燃油供应趋于紧张,亚洲船用燃油价格整体偏强。市场回顾2月份,新加坡市场燃料油价格整体呈现连续上涨走势。根据PLATTS数据,新加坡港0.5%硫含量380CST燃料油1月供船均价495.5美元/吨,环比上月的441.4美元/吨上涨54.2美元,涨幅为12.3%。同期,舟山港0.5%硫含量380CST燃料油2月供船均价490.7美元/吨,较新加坡供船价格低4.8美元。
-
-
-
-
-
-
-
张计涛;
公维民;
熊德琪
- 《2006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
| 2006年
-
摘要:
利用发光细菌作为受试生物建立了一种监测溢油毒性的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稳定、经济等特点.本试验采用此方法研究了船用柴油和燃油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影响.其原理是:针对发光细菌的发光度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高而成线性降低的相关性,采用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度表示污染物的毒性,并采用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为50%时的毒物浓度(即半数有效浓度EC50)表示油的生物毒性. 试验以发光细菌作为受试生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参照ASTM标准建立了一套样品液的制备方法,引入了水融合组分(WAF)的概念.研究了船用柴油和燃油的水融合组分(WAF)、经消油剂分散的水融合组分(DOWAF)及消油剂对发光菌的毒性影响.消油剂对发光菌的半数有效浓度大于1 000 mg/L,根据水质急性毒性测定分级标准,在测定DOWAF的毒性时,消油剂不产生毒性效应.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下面结论: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顺序为经消油剂分散的船用柴油的毒性>船用柴油>船用燃油>经消油剂分散的船用燃油.现实意义:根据所测得的半数有效抑止浓度对船用柴油和燃油进行毒性分级,为溢油事故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评价提供参考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