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由诗

自由诗

自由诗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9篇、专利文献43198篇;相关期刊237种,包括法国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教育管理等; 自由诗的相关文献由271位作者贡献,包括吕进、王珂、李国辉等。

自由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9 占比:0.80%

专利文献>

论文:43198 占比:99.20%

总计:43547篇

自由诗—发文趋势图

自由诗

-研究学者

  • 吕进
  • 王珂
  • 李国辉
  • 毛翰
  • 万龙生
  • 彭建华
  • 耿林莽
  • 许霆
  • 钱仓水
  • 吴奔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立尧
    • 摘要: “格律”作为各类诗歌传统中的主要特征之一,历来受到诗论家的重视;诗歌传统本含摄于语言传统,但语言传统本身却易为人所忽略。以“诗律”为核心,通过比较汉语中的格律诗、现代诗,与英语、拉丁语中的格律诗,则“诗歌传统”与“语言传统”二者的分疏崭然可见:“格律诗”具有极强的“反语法性”,如汉语格律诗中的自由语序,省略以造就的语义含混,拉丁语“六音步”诗中的“连锁句”、“丫叉句”所构建的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句法,等等;而“自由诗”看似自由,其语法的规定性却是最强的,其突破有赖于对“格律诗”传统的继承。因而,格律诗的“自由”与自由诗的“限制”,恰恰表明了“诗律”与“语言”两者之间互为自由与限制的动态平衡。
    • 李国辉
    • 摘要: 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无政府主义进入文学形式之中。形式无政府主义产生的自由诗,在有力反叛传统诗律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形式虚无主义倾向。瓦格纳音乐美学因为对情感节奏的强调,成为纠正形式无政府主义的关键力量。1885年,一些年青的象征主义诗人开始宣传瓦格纳音乐美学。威泽瓦将直觉主义与瓦格纳主义结合起来,主张破坏固定的诗律规则,以传达词语和形象的自然节奏。迪雅尔丹从无意识心理活动上来理解情感,他将诗体视为一种“喷涌”,要求自发的、音乐的形式。瓦格纳的音乐美学使象征主义诗人不仅破坏旧形式,而且积极创造新形式,促成了象征主义自由诗理论的重构。
    • 吕进
    • 摘要: 扫描当今诗坛,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由诗问世,同质化的平庸作品随处可见,有些诗甚至就是用回车键敲出的散文。当自由诗被诠释为随意涂鸦的诗体的时候,它就会在“自由”中失去“诗”。自由诗是中国新诗当下的主要诗体,因此,提升自由诗,让自由诗增大对于诗的隶属度,是当今诗坛事关全局的迫切的美学使命。严格地说,没有形式感的人根本不能称为诗人。自由诗同样需要确立诗之为诗的形式规范,没有这个规范,新诗的评价体系就会模糊和混乱,诗坛就会失序,伪诗、劣诗就寻找到了生存空间。
    • 摘要: 又一个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本刊也加入了春的合唱,尝试以一种新的面貌面对读者一除更新封面设计外,本期还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提供中外华语诗坛的新消息、新观点、新研究成果。本期隆重推介的是吕进教授的《提升自由诗》。面对当今诗坛同质化的、平庸的自由诗大量出现的状况,吕进教授大声疾呼:必须从连接地气和打造语言两个向度全面提升自由诗。为说心中琐碎事,随意下笔走千里,是伪诗人。提升自由诗,我以为,这是诗人、诗评家、诗歌编辑当下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严肃的美学使命。
    • 董卉川; 张宇
    • 摘要: 当下学界对刘半农的散文诗中动物系列的散文诗鲜有论及。特别是《老牛》这部作品,最初刊载于《新潮》的版本与之后收录于《扬鞭集》的版本,虽然创作主旨和思想情感并无:二致,文体形式却截然不同一由分行排列的自由诗蜕变为了分段排列的散文诗。一、语言表述的变动刘半农将《新潮》中的《老牛》收入《扬鞭集》之后,其语言表述的变动共有七处:第--处改动是《新潮》版中的“直射他背上”,在《扬鞭集》中被刘半农改为“直射它背上”,“他”变为了“它”,这涉及了五四白话文运动语言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处改动是《新潮》中的“他虽然疲乏”,收入《扬鞭集》也被改为“它虽然极疲乏”,与第一处类似,“他”变为了“它”。此处改动还增加了一个“极”字。
    • 熊辉
    • 摘要: 田间在新诗史上常被认为是以创作自由诗而闻名的诗人,但实际上他的自由诗有很强的节奏感,并非对形式艺术的彻底放逐。田间一直注重诗歌形式艺术的探索和建构,他的自由体新诗形式体现出来的密集节奏不仅具有合时代性,且是对郭沫若以来的新诗内在节奏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新诗形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田间基于情绪表达所形成的节奏,以及在节奏带动下产生的自由诗行,其体现的格律观念,具有十分重要而普遍的诗学价值。
    • 赵青山
    • 摘要: 世界诗歌黄金王冠获得者、西南大学吕进教授近期出版的新著《吕进诗选》,于新诗界而言无疑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吕进教授是当今中国诗坛形成自己一套系统诗学理论的学者,是推进新诗“二次革命”,主张“诗体重建”的领头人。他认为:“就第一个百年的历程看,自由诗急需提升,自由诗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1]因此,“自由体诗人也要有形式感”[2]确立并提升自由诗的审美标准,是“诗体重建”的美学使命之一。
    • 摘要: 在六月的花团锦簇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与重庆悦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悦来新诗力”国际文化艺术节马上就要举行了。作为文化艺术节活动单元之一的第七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将于6月17-19日在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华文新诗的创作与研究”。本届诗学论坛的主席为吕进先生,相关议题包括新诗艺术流变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自由诗的文体规范与去散文化、重建自由诗写诗的难度、余光中及海外华人乡愁新诗研究、后疫情时代的新诗写作、川渝当代新诗研究等。
    • 龚刚
    • 摘要: 废名以为,"如果要做新诗,一定要这个诗是诗的内容,而写这个诗的文字要用散文的文字。已往的诗文学,无论旧诗也好,词也好,乃是散文的内容,而其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了这个诗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写我们的新诗,不受一切的束缚……我们写的是诗,我们用的文字是散文的文字,就是所谓自由诗
    • 程继龙
    • 摘要: "废名圈"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派别,在新诗创作和批评方面均有独特的造就.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这一派圈子形成,同时形成了谈诗、讲诗、论诗的风气.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沦陷后的北平诗坛,北平沦陷区的教育、文化环境为这一派诗学话语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废名圈"围绕自由诗这一观念和理想,建构自己的新诗批评话语.这既离不开对当时新诗发展问题的正视,也离不开对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选择性继承."废名圈"新诗批评话语也是一种隐微的政治性话语.考察这一派新诗批评话语的生成过程和意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派的具体存在,认识中国现代新诗史和新诗批评史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