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
新世纪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8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15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5篇;相关期刊2805种,包括瞭望、学理论、中国残疾人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03年塑料高新科技成果交流会、第三届全国工程塑料改性及合金工业技术交流会、塑料与环境、塑料改性在塑料管道中应用论坛、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委会二〇〇三年年会暨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等;新世纪的相关文献由8541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本刊评论员、刘炎迅等。
新世纪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评论员
- 刘炎迅
- 本刊记者
- 刘丰
- 杨东晓
- 李兴阳
- 李幼容
- 刘波
- 张雄
- 侯剑
- 朱云利
- 杨剑龙
- 江泽民
- 胡泽民
- 雷鸣
- 古耜
- 尚辉
- 张鹭
- 杨静
- 蒋光贵
- 赵庆超
- 刘尧
- 吕永清
- 江胜清
- 汤涌
- 邓子美
- 郭涛涛
- 陈焱
- 高由
- 龙方
- 丁恩昌
- 东方晓
- 何红梅
- 刘志毅
- 叶延滨
- 宁刚
- 张德明
- 张波
- 温秀
- 王健
- 胡建次
- 许德清
- 郑凡
- 陆桂林
- 陈玲
- 霍俊明
- 韩文淑
- 刘义龙
- 刘军
-
-
刘琳
-
-
摘要:
21世纪以来,日益分化的语境对女性文学之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塑造作用,与20世纪90年代固守于自己的房间,在性别对抗、“身体”和“欲望”的展现、“历史”的追索中探寻“主体”的女性写作不同,21世纪女性文学在驳杂的语境下调整姿态调转目光,直面多重语境夹裹下的时代现场,笔触从狭窄的屋宇转向宽阔的大地,寻求两性的和谐并表现出对普世的人情关怀,也淡化了与历史的“恩怨”,呈现出质地不同的新的写作动向。
-
-
贺雪飞;
史皓怡
-
-
摘要:
新世纪以来,小说改编电影多数对原著结局采用了“道德化”“冷漠化”改写策略,道德化,通过增加“核心冲突消解”情节和“揭秘”情节,落脚于家国情怀,以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复归为当下社会日渐疏离的人际关系和信仰危机提供一种“想象性的解决”;冷漠化,将原著的“定性”结尾复杂化,深入底层生活逻辑,暴露黑暗世相直面危机,又不断绝“善”的可能,以引发观者自我拷问和对人性的审视。“民族品格”是二者共同的指向,是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身份标识,是建构“中国梦”的重要符码。
-
-
罗麒
-
-
摘要:
新世纪诗歌批评与诗歌创作同步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在众多诗歌批评者的共同努力下,适用于新世纪以网络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诗歌评价标准逐步确立。打工诗歌、网络诗歌等具体的诗歌创作问题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释,新及物写作、“新红颜写作”等诗歌概念成为新世纪诗歌批评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世纪诗歌批评依然存在着批评立场、批评频率、批评尺度等方面的缺陷,中国诗歌“当代史”的完成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批评实践与理论拓展。
-
-
臧晴
-
-
摘要:
毕飞宇在文坛的出现始于众声喧哗的1990年代,新世纪后进入创作的高峰阶段,但他似乎始终难以被典型地归入到某一个群体中去。对于先锋小说,他从不回避自己的写作起步于此,但也有过余生也晚、没赶上趟的喟叹;对于“晚生代”的称呼,他自认为与这批想要通过重回现实潮流而越过先锋高地的新生力量“一点关系也没有”
-
-
张小琴;
粟菊
-
-
摘要:
新世纪以来,闽台戏曲演出得到两岸同胞的认可与青睐,具有可持续传播的发展趋势。文章在对闽台戏曲专家、戏迷进行访谈和对戏曲受众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闽台戏曲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情感,对促进两岸同胞在价值观、审美观和伦理观的认同与融合,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在多元文化并进的当今社会,戏曲传承者必须充分考虑两岸同胞对闽台戏曲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品位,充分挖掘闽台戏曲文化内涵,多方积极探索闽台戏曲可持续传播的革新之路,让闽台戏曲积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为进一步凝聚和巩固闽台同胞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认同感做出更大的贡献。
-
-
吕武;
程晨
-
-
摘要:
新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增加拨款,设置类型多样的项目等方式改进乡村教师补充状况,基本建立了较好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并形成了将乡村教师补充纳入地方事务统筹考虑,建立多样化的补充机制等基本经验。借鉴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基本经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补充政策亟需从分散走向一体,并将乡村教师补充政策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相融合,重在长效机制的建立。
-
-
无(文/图)
-
-
摘要:
2021年,上海杂技团迎来了建团70周年。70年来,上海杂技人在党的领导下,忠于杂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艺术创作、演出经营、人才培养、院团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庆祝建团70周年华诞,上海杂技团推出了系列庆祝活动:为历年来荣获国内外重大比赛奖项的演职员颁发纪念证书、评选上海杂技团“新世纪优秀节目”和“新世纪有影响力节目”。
-
-
黄柳
-
-
摘要:
“新湘雅”蕴含着新时代湘雅三医院人对百年湘雅的传承与创新使命,“新湘雅”精神由使命感成就,正全面赋能未来,奋楫笃行,履践致远。百年湘雅,群星璀璨。1914年,湘雅医学院的成立在湘水之畔点亮了中国医学的湘雅之光。百年来,湘雅医学院始终坚守着初心,唱出“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杏林最强音。百年湘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是全新的火种。新世纪前夕,她被播撒在湘江河西岳麓区新城。将传承与创新蕴含于基因、根植于血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中,医院秉持的“新湘雅”精神已深入人心、呈燎原之势。
-
-
胡壮麟
-
-
摘要:
一、引言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研究会会长王铭玉先生的专著《符号学论略》已于2021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初我又收到铭玉先生的微信,告知我他主编的网络刊物《"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创办已年余,初获成功,并邀请我在该刊第50期写上几句。由于近年来我对符号学未能深入研究,只能把2021年7月份读到的《韩礼德全集》第11卷《21世纪的韩礼德》(Halliday in the 21st Century)论文集中有关新世纪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的研究趋向稍加整理,以表我对铭玉先生的敬意。现按下面几个内容略作介绍。
-
-
刘悦
-
-
摘要:
新世纪关于老舍幽默风格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可将其大致分为创作研究、形成发展研究、比较研究。创作研究立足老舍的幽默作品及理论创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多重价值;形成发展研究追溯老舍幽默的渊源及历史际遇,勾勒发展轨迹;比较研究探讨老舍的幽默同国内、国外作家幽默的异同,凸显老舍幽默的特质。这些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老舍独特的幽默艺术风格,同时,当下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还需新老学者们持续努力,推动该研究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