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审美

自然审美

自然审美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美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6624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贵州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等;自然审美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薛富兴、姚亦锋、张道葵等。

自然审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6624 占比:98.76%

总计:16833篇

自然审美—发文趋势图

自然审美

-研究学者

  • 薛富兴
  • 姚亦锋
  • 张道葵
  • 胡友峰
  • 成穷
  • 杜学敏
  • 段晓玲
  • 赵国乾
  • 周泽东
  • 王中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胡友峰
    • 摘要: 西方环境美学从对比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入手进行理论建构,将“非框架性”视为自然对象区别于艺术作品的重要特性。环境美学对框架的反思则经历了颠覆、回归、重构三个阶段。从批判视角出发,环境美学中的非框架主义将框架视作艺术美学传统对自然审美的强行规训,主张颠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审美框架。从自然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出发,框架主义认为框架不仅是自然对象需要保持独立和区分的必要边界,而且是主体审美经验选择与聚焦审美对象的必然要求,从而回归了框架的本然内涵。在分歧与争论中,环境美学以科学知识、文化叙事等因素不断丰富着框架的内涵,以实现主客体的融合与平衡。在反思的同时,环境美学也在更广阔的语境下重构了自然审美框架。环境美学对自然框架的三重反思不仅厘清了自然审美中框架理论的多重内涵,也为当前自然美学的发展拓宽了视域。
    • 王晓丽; 周思钊
    • 摘要: “卧游”与“如画”作为中西方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都主张借助关于自然的绘画来欣赏自然,不过两者存在显著区别:“卧游”所借助的山水画重写意,而“如画”所借助的风景画重写实;“卧游”主张山水以形媚道,故自然之地位比绘画重要,“如画”则追求形式美,风景画是自然欣赏的标准,故绘画之地位比自然重要;“卧游”偏重以非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欣赏者囿于一室之内,而心游万物,“如画”则偏重以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旅游者带着猎奇心理与视觉占有欲,身游大自然之中;“卧游”具有畅神与疗疾之功能,“如画”则为人们在审美上向自然进军提供了心理保护。比较“卧游”与“如画”,可以窥探中西方欣赏自然的差异之处,透视中西方文化传统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
    • 杜宝林
    • 摘要: 形式主义美学的发展曾给当时的艺术界带来巨大的影响。而随着其进一步发展,它的影响也开始作用在了自然环境方面。但是,对艺术的审美欣赏毕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因此,在形式主义能否有助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这一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之间产生了分歧。以克莱夫·贝尔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者们认为,形式审美构成了对自然的适当欣赏。但是部分学者却对此颇具微词,在他们看来,对自然的形式主义审美会在审美过程中剥离客观性,从而导致自然审美过程的主观性倾向。面对批判,形式主义者们修正了此前的极端看法。尼克·臧威尔提出了新形式主义的观点,并试图以此来将形式主义的观点和反形式主义的观点结合起来。不过这依旧没能彻底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响。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自然环境进行欣赏活动的时候,又往往会不自觉地关注到自然的形式属性。那么,形式主义究竟能否构成了对自然审美的有效途径呢?或者说,形式主义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构成对自然的适当欣赏呢?
    • 王俊暐
    • 摘要: 傅菲是当前中国为数不多专注于生态散文创作的作家之一。他从21世纪初开始乡土散文创作,自2013年开始关注生态文学,并于2020年出版《深山已晚》之后聚焦于生态书写。傅菲的乡土生态散文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高度自觉的演进过程。在创作心理方面,基于热爱自然的天性和对故乡枫林村的家园情结,他形成赖以确认个人生态身份的地方感;在思想内涵方面,他的亲生命性使其对他者生命充满悲悯,并逐步扩展到对植物、动物乃至大地的生态伦理之爱;在艺术风格方面,他对乡村自然风景的精彩描摹,对乡野植物的精湛书写,对人与动物故事的叙述,逐渐升华至对自然整体之美的构建。傅菲的乡土生态散文创作虽然存在某些限度;但由于扎根于坚实的乡村生活和自然考察,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 薛富兴; 李晓梦
    • 摘要: 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与环境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翻译了10余部相关的理论著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他是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环境美学在国内的主要翻译者与研究者,并对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环境伦理学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并将其引入自然审美理论的建构中。他在融合中西美学思想基础上,反思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的比德与借景抒情传统,建构起较为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从而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梁向真
    • 摘要: 自赫伯恩把自然的无框性作为自然与艺术的重要区别以来,自然审美的无框性特征被当代大多数环境美学家所认可。但是,在自然美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的环境美学内部,依然存在对框架问题的不同理解与论争。值得注意的是,框架概念在自然美研究日益深化的语境中有了新的发展。不同于艺术欣赏中框架的固定性、物理性和二维性,新的自然美语境中的框架概念是弹性的,框架具有了抽象性、变动性和渗透性的新内涵。在这种新的框架概念下,有框的自然审美体现的是自然整体欣赏与部分欣赏的关系,框架作为一种审美注意的方式,更恰当地反应了真实的自然审美实践。有框的自然审美不仅没有限制自然审美的无限潜力,反而和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一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揭示了自然美研究的更多可能。
    • 杜学敏
    • 摘要: 正像在美学学科内部存在着重视艺术哲学或艺术美学而忽视自然美学的偏见一样,在美学现代性研究中也明显存在重视艺术美现代性而忽视自然美现代性的问题。有别于当代方兴未艾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自然美学以研究自然美与自然审美为己任,关注自然事物之美和天然天成本性之美双重内涵,反思人与内外在双重自然的审美关系。通过梳理自然美学的诞生及其历史演进的重要关节点可以看出,自然美学的产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现代性现象。现代性自然美学视域下的自然美研究,不只针对自然美问题本身,也针对其他美学问题乃至美学基本与关键问题;不只限于美学学科内部,也是跨学科或涉及整个人类思想的。
    • 薛富兴
    • 摘要: 魏晋时期人们对竹的审美欣赏可总括为两个方向、四条路径.两个方向谓客观式欣赏与主观式欣赏.客观式欣赏包括对竹形、竹态的外在形式美欣赏和以竹性、竹功为核心内涵的内在欣赏.主观式欣赏两条路径是以竹比德和以竹言情.形式美欣赏、以竹比德和以竹言情三条路径形成当时及后世中华竹审美之主流.然而立足于当代环境美学和环境伦理学视野进行反思,上述主观式欣赏的两条路径不利于自然审美的真正独立,其人化自然的内涵具有浓重的人类中心主义痕迹.魏晋时期竹审美的发展实质性地形成"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优势自然审美对象,竹审美从自然审美领域进入文学、绘画与音乐领域,"丝竹"概念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崇尚自然的理念.
    • 王萧依
    • 摘要: 于古典抒情诗歌语境下长期固化为意象符号的"草虫"一物,在宋代引起了诗人与画家对其自然生命本体的浓厚兴趣,他们各凭所长对自然界各种昆虫的形象和生命活动进行了细致观察与逼真呈现.这些作品表现出宋人对自然造化妙趣和自由艺术精神的追求,并在绘画与诗歌的互动沟通中反映出宋代格物与观化的思想潮流对文艺领域的深刻影响.宋人对草虫题材的审美内涵与思想意蕴进行了再发现与再创造,其自然观察实践与创作经验持续影响着后代同题材文艺创作、批评的理念与实践.
    • 董濡悦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探讨了其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中国古典生态美学在传统造物观念上主要表现为"天地大美""天人合一"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规律,总结了中国古典生态美学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路径:一是强调自然审美元素的运用,二是构建和谐的设计生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