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美学、建筑科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7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27379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上旬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3山东社科论坛——城镇化发展研讨会等;环境美学的相关文献由44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望衡、程相占、张敏等。

环境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7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7379 占比:99.65%

总计:127822篇

环境美学—发文趋势图

环境美学

-研究学者

  • 陈望衡
  • 程相占
  • 张敏
  • 岳芬
  • 聂春华
  • 薛富兴
  • 廖建荣
  • 张文涛
  • 彭锋
  • 丁亚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悦; 林广思
    • 摘要: 城市绿地与健康的研究现多集中于城市绿地客观保健功能和对既有健康活动需求的满足情况,而城市绿地对于健康促进的完整机制仍待揭示。因此引介健康心理学的健康行为理论为视角,采用“在场”与“缺席”分析思路,重读城市绿地与健康的权威综述,分析得到城市绿地健康行为中3对“动力–阻碍”关系:亲生物性动力与原生阻碍、需求动力与客观阻碍、行为控制信念动力与主观阻碍,其中城市绿地相应角色为存在、支持、吸引,这为城市绿地健康促进机制搭建了新的解读框架。城市绿地与健康的现有议题在此框架下呈现新的分布结构,并指出在亲生物性、可达性与功能性等主流议题之外,城市绿地品质与潜在使用者克服主观阻碍的能力之间的关联也值得深入探讨。
    • 魏晋; 刘洋
    • 摘要: 通过案例证明Super graphic design能够快速改善城市公共设计美学方面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证明Super graphic design的创作和使用能够激活城市公共设计,提高区域认知度,满足居民和游客的观光需求。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再生地区Super graphic design的设计形象,色彩风格特征,设计价值,象征性和艺术性。Super graphic design在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和重要的作用,适用范围广泛。提出未来可以在其他领域运用Super graphic design对城市公共设计进行再生改造和扩展应用的设想。
    • 曾思懿
    • 摘要: “穷山恶水”的概念生成经历了从自然属性到消极文化属性的歧变,“穷”“恶”从对自然本身的限定走向对实用价值乃至人情的限定,从而使人们产生厌恶感的情感表象。西方风景美学、环境美学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欣赏路径,凭借对风景的积极建构或对荒野认知、情感和感知维度的理解诠释,取消了“厌恶感”难题,对“穷山恶水”的审美欣赏具有借鉴意义。受人本主义视角的局限,审美难以超越人类的感性认识能力,故人们对“穷山恶水”的美感反应也可能是消极的。问题在于如何理解厌恶感等消极反应的感性学价值,从而回答这一本土性的自然审美问题。
    • 胡友峰
    • 摘要: 西方环境美学从对比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入手进行理论建构,将“非框架性”视为自然对象区别于艺术作品的重要特性。环境美学对框架的反思则经历了颠覆、回归、重构三个阶段。从批判视角出发,环境美学中的非框架主义将框架视作艺术美学传统对自然审美的强行规训,主张颠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审美框架。从自然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出发,框架主义认为框架不仅是自然对象需要保持独立和区分的必要边界,而且是主体审美经验选择与聚焦审美对象的必然要求,从而回归了框架的本然内涵。在分歧与争论中,环境美学以科学知识、文化叙事等因素不断丰富着框架的内涵,以实现主客体的融合与平衡。在反思的同时,环境美学也在更广阔的语境下重构了自然审美框架。环境美学对自然框架的三重反思不仅厘清了自然审美中框架理论的多重内涵,也为当前自然美学的发展拓宽了视域。
    • 王一涵; 诸葛诗棋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居空间环境建设已初显成效,而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研究相对缺失,人们渐渐将目光聚焦于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文章以环境美学为切入点,以当代环境审美模式中"卡尔松的自然环境审美模式""伯林特的参与审美模式""海德的后现代审美模式"为理论依据,对乡村人居空间环境进行美学探讨。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美学本质、审美机制,进而提出乡村人居空间环境"居"的自然本质美、"游"的景观体验美、"境"的场域诗性美,以期从美学的角度,为我国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
    • 薛富兴; 李晓梦
    • 摘要: 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与环境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翻译了10余部相关的理论著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他是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环境美学在国内的主要翻译者与研究者,并对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环境伦理学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并将其引入自然审美理论的建构中。他在融合中西美学思想基础上,反思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的比德与借景抒情传统,建构起较为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从而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马草
    • 摘要: 薛富兴是卡尔松环境美学在国内的主要翻译者与研究者,代表了国内卡尔松环境美学研究的较高水平。他指出了卡尔松环境美学存在的漏洞与不合理之处,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修正,从而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显示了中国学者对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解深度以及理论建构的参与能力。薛富兴以自然审美的恰当性为参照,反思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的比德与借景抒情传统。他在融合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在自然审美的特性、方法论、层次、批评等领域提出独到见解,建构起较为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呈现了国内环境美学研究的较高水准。他始终重视环境伦理学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并将其引入自然审美理论的建构中,拓展了自然审美的视域与深度。
    • 王珏璇
    • 摘要: 生态纪录片《同象行》通过记录野生亚洲象向北迁徙并逼近昆明的真实新闻事件,反映人与象之间的和谐关系。环境美学提倡交融或融合的审美方式,不将环境作为客体来进行审美,而是倡导人的参与模式。《同象行》不仅是生态纪录片的创新之作,而且是环境美学的实践产物。在当今碎片文化盛行的时代,《同象行》的微记录形式引发大量关注,其短小精悍又充满“生活流”的叙事模式使受众能更快地接受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产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时代问题的再思考。
    • 梁向真
    • 摘要: 自赫伯恩把自然的无框性作为自然与艺术的重要区别以来,自然审美的无框性特征被当代大多数环境美学家所认可。但是,在自然美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的环境美学内部,依然存在对框架问题的不同理解与论争。值得注意的是,框架概念在自然美研究日益深化的语境中有了新的发展。不同于艺术欣赏中框架的固定性、物理性和二维性,新的自然美语境中的框架概念是弹性的,框架具有了抽象性、变动性和渗透性的新内涵。在这种新的框架概念下,有框的自然审美体现的是自然整体欣赏与部分欣赏的关系,框架作为一种审美注意的方式,更恰当地反应了真实的自然审美实践。有框的自然审美不仅没有限制自然审美的无限潜力,反而和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一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揭示了自然美研究的更多可能。
    • 宋扬; 章珏
    • 摘要: 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成为新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从环境美学角度切入,通过对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环境美学价值挖掘,结合环境设计营造,进一步提出展示深化审美体验的路径和方法,以唤起大运河记忆,提炼大运河精神,拓展大运河文化发展为目标,使主体在审美体验中形成从表层至深层的认知、审美、体验的环境感知过程,增强审美主体与客体间的审美联系,积极有效地展现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从美学角度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方法与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