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7101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现代医用影像学、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职业病临床治疗与职业健康管理专题研讨会、二O一一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2011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等;胸部CT的相关文献由2767位作者贡献,包括覃文军、杨金柱、栗伟等。

胸部CT—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7 占比:5.4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7101 占比:94.55%

总计:18086篇

胸部CT—发文趋势图

胸部CT

-研究学者

  • 覃文军
  • 杨金柱
  • 栗伟
  • 赵大哲
  • 冯朝路
  • 曹鹏
  • 魏星
  • 刘敏
  • 郑敏文
  • 姚洪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袁海军; 董宁利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小板(PLT)参数的变化及胸部CT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与本院治疗的81例重症肺炎患儿和34例普通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儿入院第1 d PLT水平和CT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儿PLT水平,分析重症患儿CT图形特征,评价PLT水平、胸部CT检查诊断重症肺炎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症组患儿血清PL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患儿(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LT水平诊断重症肺炎患儿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97.1%;胸部CT诊断诊断重症肺炎患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12%、88.24%、89.57%.结论 PLT参数的变化和胸部CT对重症肺炎均有较高的诊断加之,临床工作中可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 武亚飞; 朱梁; 任秋健; 李大恩; 李大地; 高绪仁; 郭开今
    • 摘要: 背景: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胛盂的形态学一直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探究肩胛盂扭转角、肩胛盂前后径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经MRI及肩关节镜检测确诊为全层肩袖撕裂的患者36例为试验组,以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数量为配对条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肩关节疾病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时做了胸部CT,并由同一名骨科医师在胸部CT上测得肩胛盂扭转角以及肩胛盂前后径,对两组之间肩胛盂扭转角度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试验组肩胛盂扭转角为(-3.5±4.6)°,与对照组(-1.9±3.9)°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后倾(P0.05);(3)将对照组肩关节进行左右分组,结果显示左侧肩胛盂扭转角为(-1.85±5.42)°,右侧肩胛盂扭转角为(-2.01±6.1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患者根据性别进行分组时,发现肩胛盂前后径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肩胛盂大小(前后径)与肩袖的全层撕裂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此次研究所发现的肩胛盂大小的特征性、左右肩的一致性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为国人肩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指导意见。肩胛盂扭转角与肩袖全层撕裂有显著相关性,肩胛盂过度后倾可能是退行性全层肩袖撕裂的危险因素,测定肩胛盂的扭转角度有助于诊断性评估肩袖全层撕裂。
    • 武亚飞; 朱梁; 任秋健; 李大恩; 李大地; 高绪仁; 郭开今
    • 摘要: 背景: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胛盂的形态学一直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探究肩胛盂扭转角、肩胛盂前后径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经MRI及肩关节镜检测确诊为全层肩袖撕裂的患者36例为试验组,以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数量为配对条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肩关节疾病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时做了胸部CT,并由同一名骨科医师在胸部CT上测得肩胛盂扭转角以及肩胛盂前后径,对两组之间肩胛盂扭转角度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结论:①试验组肩胛盂扭转角为(-3.5±4.6)°,与对照组(-1.9±3.9)°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后倾(P0.05);③将对照组肩关节进行左右分组,结果显示左侧肩胛盂扭转角为(-1.85±5.42)°,右侧肩胛盂扭转角为(-2.01±6.1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患者根据性别进行分组时,发现肩胛盂前后径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肩胛盂大小(前后径)与肩袖的全层撕裂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此次研究所发现的肩胛盂大小的特征性、左右肩的一致性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为国人肩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指导意见.肩胛盂扭转角与肩袖全层撕裂有显著相关性,肩胛盂过度后倾可能是退行性全层肩袖撕裂的危险因素,测定肩胛盂的扭转角度有助于诊断性评估肩袖全层撕裂.
    • 李小军
    • 摘要: 目的分析胸部CT平扫联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永新县人民医院已完成治疗及随访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平扫、测定血清CRP、PCT水平,分析其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治疗无效12例,比率为20.00%;治疗无效患者血清PCT、CRP、胸部CT评分高于治疗有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胸部CT评分、血清CRP、PCT及联合预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以联合诊断效果最好。结论胸部CT评分、血清CRP、PCT水平越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无效的风险越大,临床上可通过联合检测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对指导早期治疗方案、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 关文卓; 侯昕; 林洁; 陈朔; 农英
    • 摘要: 患者男性,58岁,咳嗽、咳痰5个月。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2020年6月于我院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不规则团块影,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腺癌,诊断为右肺腺癌(T4N0M0)IIIA期,驱动基因阴性。术前给予培美曲塞及卡铂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2个疗程;2020年8月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后予上述方案继续治疗6个疗程。
    • 张圆; 邢斌; 王蓓; 张晓岩
    • 摘要: 患者女性,78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咳嗽4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10d"于2021年3月8日入中日友好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20年10月20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C伴干咳,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右肺大片实变",诊断"肺炎"。经广谱抗生素治疗2周后体温正常,症状缓解。
    • 王亚芳; 房婉岚; 陈恩国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的普及使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对于疑似恶性的结节,电视胸腔镜下手术(VATS)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对于直径小于1 cm,或距离胸膜边缘大于1.5 cm,尤其是磨玻璃结节,术中难以通过手指触摸定位,需要在术前对此类结节进行定位,术前准确定位肺结节是术中精确切除的必要条件。肺结节的定位技术根据使用的引导系统不同,分为CT引导下术前经皮穿刺辅助定位、气管镜下术前肺结节穿刺定位、CT虚拟3D辅助定位及术中超声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本文就这四大类定位技术及近年来肺结节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巨清; 吴蕾; 宋征; 赵峰; 周英
    •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继发性肺淋巴瘤(SPL)临床资料,以期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首诊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并经肺部病理确诊的共12例S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血清指标、胸部CT表现、微创肺活检、病理特点。结果:12例SPL患者,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0.08岁。临床症状以气短(7例)、胸闷(5例)、干咳(5例)、高热(4例)、咳痰(4例)多见。胸部CT均表现为多发病灶,好发于双肺(5例)及右下肺(4例),以单发肿块(6例)、多发肺结节(6例)、实变影(5例)多见,超过一半患者(7例,58.33%)合并胸腔积液,仅2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血清乳酸脱氢酶、铁蛋白、β_(2)微球蛋白多有升高(7~8例),12例患者均通过微创肺活检确诊为淋巴瘤。结论:SP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部CT示单发肿块、多发肺结节、实变影,伴血清乳酸脱氢酶、铁蛋白、β_(2)微球蛋白升高,抗感染或其他治疗无效,应考虑SPL可能。多次肺组织活检、充足的肺组织标本及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技术有助于SPL的诊断。
    • 陈金国; 陈冠亚; 祁冬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行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常规剂量组(120 kVp,30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B组和C组均为低剂量组(80 kV,300 mA),分别采用FBP重建和迭代重建算法(SAFIRE)重建。对比分析三组图像肺窗及纵隔窗的图像客观质量[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质量差异,并比较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对2名医生评价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结果:低剂量组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约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医生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较好(肺窗Kappa=0.862,纵隔窗Kappa=0.841)。结论:应用SAFIRE算法对胸部CT行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晓静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分辨胸部CT对肺炎型肺癌(PTCL)与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40例PTCL患者(PTCL组)和5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肺炎组)的临床及高分辨胸部CT资料。结果 PTCL组病灶单纯肺叶、段实变和肺叶肺段实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及混合阴影占比显著高于肺炎组(χ^(2)=9.931,χ^(2)=8.918,连续性校正χ^(2)=2.860,连续性校正χ^(2)=4.817,P 0.05);两组病灶分布、边缘、病灶密度、强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601,χ^(2)=1.620,χ^(2)=2.473,χ^(2)=0.882,P>0.05);PTCL组瘤体显示率仅为12.5%,但明显高于肺炎组(连续性校正χ^(2)=4.450,P0.05)。结论 高分辨胸部CT检查通过病灶形态、瘤体显示、血管“集束”征等征象可有效鉴别诊断PTC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