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血管

肿瘤血管

肿瘤血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7034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等;肿瘤血管的相关文献由125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春儒、王智彪、甄明明等。

肿瘤血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7034 占比:99.67%

总计:77286篇

肿瘤血管—发文趋势图

肿瘤血管

-研究学者

  • 王春儒
  • 王智彪
  • 甄明明
  • 赵永祥
  • 关利铭
  • 卢小玲
  • 王太山
  • 王浩
  • 舒春英
  • 蒋孟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莉; 黄诚刚; 杨明; 杨旺; 陈慕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导引^(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疗效及对肿瘤血管、血清降钙素(Ctn)、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98例RAIR-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SPECT-CT导引^(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讲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tn、 Tg、 TgAb]、肿瘤血管指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疼痛程度(VAS)、微小RNA(miR)-335、miR-130 b、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率、疾病控制率(57.14%、95.9 2%)均高于对照组(14.29%、65.31%,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清CEA、Ctn、 Tg、TgA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清HIF-1α、Ang-2、VEGF、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清miR-335、MDC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iR-130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0.41%,P<0.05)。结论采用SPECT-CT导引125Ⅰ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能进一步降低患者肿瘤血管指标水平,下调血清Ctn、Tg、 TGAb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刘伟; 梁绵杰; 姜可园; 谢莉莹; 王雪玭; 张笑雪
    •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颗粒联合贝伐珠单抗对Lewis荷瘤小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探究益气温阳颗粒联合贝伐珠单抗可能存在的抗肿瘤血管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J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0.4 mL(1次/天)、贝伐珠单抗15 mg/kg腹腔注射(2次/周)、益气温阳颗粒生药20 g/kg(1次/天)、贝伐珠单抗15 mg/kg腹腔注射(2次/周)联合益气温阳颗粒生药20 g/kg(1次/天)、生理盐水0.4 mL(1次/天),2周后处死。计算抑瘤率,RT-PCR法检测VEGF 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R-2,检测反映MVD的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9.89%、11.76%、26.97%;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肿瘤组织VEGF mRNA转录水平(P0.05)。结论益气温阳颗粒联合贝伐珠单抗可能通过调控VEGF/VEGFR-2血管生成通路,减少肿瘤新血管生成,降低肿瘤组织MV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
    • 董雷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试VEGF和p53表达,进一步分析VEGF和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主要参数的关系。并用抗CD34测定肿瘤血管的密度(MVD),分析VEGF和p53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结果:相比癌旁组织标本,肺癌组织标本中VEGF和p53阳性表达率、MVD计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和p53表达、MVD计数与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密切相关(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和p53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性。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和p53阳性表达率较高,与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 张潇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宫颈癌肿瘤血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接受调强放疗,体外放疗停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后装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肿瘤血管形成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水平和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Ang-2、HIF-1α及AFP、TSGF、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宫颈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肿瘤负荷,且急性放射损伤小,安全性较高。
    • 摘要: 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肺癌是全球发病率(11.6%)及死亡率(18.4%)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目前肿瘤治疗已进入靶向和免疫时代,但面对肺癌等实体肿瘤,无论靶向还是免疫治疗,单药或是多药联合治疗的获益均有限,这或许与实体瘤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相关。百年前,Stephen Paget提出肿瘤“种子与土壤”的经典学说,至今指导着肿瘤治疗理念的发展,那么具有“种子”适配性的TME“土壤”从何而来,又如何驱使肿瘤“种子”的生长和转移,我们认为沟通二者供给代谢的肿瘤血管系统潜藏着重要作用。
    • 许静; 郭健; 蒲兴魏; 李大星
    •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MIAT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将过表达(LV-MIAT)与下调lncRNA-MIAT表达(LVshMIAT)的慢病毒颗粒及空载体(LV-Vector)转染入THP-1细胞中,将THP-1细胞诱导活化为巨噬细胞,并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活化后的巨噬细胞与骨肉瘤(OS)MG63细胞共培养,将上述共培养体系分为MG63+LV-Vector组(阳性对照组)、MG63+LV-shMIAT组、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检测各组THP-1细胞中lncRNA-MIAT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各组THP-1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检测各组HUVEC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Notch1和δ样蛋白4(DLL4)表达水平。取各培养体系中的巨噬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血管细胞(HUVEC)共培养,EDU染色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活力,成管实验检测HUVEC血管形成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HP1中Janus激酶1(JAK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和磷酸化STAT6(p-STAT6)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STAT6/STAT6比值。构建OS荷瘤小鼠模型,并将36只荷瘤小鼠分为LV-Vector组、LV-shMIAT组和LV-MIAT组(n=12)。检测干扰lncRNA-MIAT表达后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及肿瘤组织中CD163和CD31阳性表达率。结果:采用慢病毒感染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或下调lncRNA-MIAT的THP-1细胞。与LVVector组比较,LV-shMIAT组细胞中lncRNA-MIA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LV-MIAT组细胞中lncRNA-MIA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G63+LV-Vector组比较,MG63+LVshMIAT组THP-1细胞中VEGF、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HUVEC中VEGFR2、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THP-1细胞中VEGF、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HUVEC中VEGFR2、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THP-1细胞中p-STAT6/STAT6比值和JA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G63+sh-MIAT组比较,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THP-1细胞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HUVEC中VEGFR2、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MG63+LV-Vector组比较,MG63+LV-shMIAT组HUVEC的增殖活力与血管形成数均明显降低(P<0.05),MG63+LV-MIAT组和IL-4+LV-Vector组HUVEC的增殖活力与血管形成数均明显升高(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与LV-Vector组比较,LV-MIAT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升高(P<0.05),肿瘤组织中CD163和CD3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LVshMIAT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肿瘤组织中CD163和CD3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LV-shMIAT组比较,LV-MIAT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升高(P<0.05),肿瘤组织中CD163与CD3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lncRNA MIAT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M2极化和上调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参与调控OS进展。
    • 赵剑强; 朱青峰; 刘晓; 鲁一桐; 刘东艳; 秦瑞平; 谢家馨
    • 摘要: 目的: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对CT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巨块型肝癌肝动脉的分布规律.方法:收集93例正常人(正常组)和93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肝癌组)CT数据,利用IPS软件三维重建,研究正常组与肝癌组肝动脉的差异以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肝癌组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左支、肝固有动脉右支和肝中动脉起始处血管平均直径均比正常组相应部位血管管径增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肝固有动脉右支血管分支多于正常组动脉血管分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肝癌位于肝左叶者,与正常组对比有76.9%膈动脉分支包绕/嵌入肝癌肿瘤,可认为其为肝癌供血的新生血管;巨块型肝癌位于肝右叶和肝中部者,新生血管呈球状包绕肝癌.结论:巨块型肝癌肝动脉的变化规律可从血管直径、分支及新生血管位置研究,为临床精准介入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 白胜江; 刘玉涛; 赵红; 胡云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宫颈癌靶区、正常组织及肿瘤血管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野盒式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链抗原153(CA153)],靶区及正常器官受量,肿瘤血管形成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血管生成素-2(Ang-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后6个月、1年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V、PTV、CTV处方剂量覆盖体积、达100%处方剂量的体积(V100)、达90%处方剂量的体积(V9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骨髓中V30、V45、平均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头、骨髓中V10、V2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1个月CEA、SCCA、CA153、CD31、VEGF、Ang-2、HIF-1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1年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宫颈癌能提高靶区内放疗剂量,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促进病灶消退,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延长中位PFS,提高1年总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不能手术宫颈癌患者的一种有效疗法.
    • 韩晓宇; 师永红
    • 摘要: 肿瘤血管的形成对肿瘤的生长、转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氧诱导因子-1α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能调控肿瘤血管的形成,并与其他因子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可能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理清其发生发展过程提供理论支撑、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唐彧; 郑维维; 钱程; 张珊; 杨春媚; 王飞辉; 陆茵; 王爱云
    • 摘要: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且血管生成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息息相关.一方面,免疫细胞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而渗入肿瘤组织,并在其中表现出抗肿瘤的特性.另一方面,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调节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而其在肿瘤血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免疫细胞促肿瘤血行转移的作用凸显出了抗血管生成疗法的不足之处,所以就免疫细胞和血管新生之间的联系,同时靶向免疫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该文对肿瘤转移中免疫细胞对血管和淋巴管的作用以及相关免疫抗血管疗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