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流量

血流量

血流量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180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89298篇;相关期刊867种,包括健与美、人人健康(医学导刊)、微循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第六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论坛等;血流量的相关文献由368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兆申、许国铭、王正国等。

血流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8 占比:1.78%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9298 占比:98.20%

总计:90939篇

血流量—发文趋势图

血流量

-研究学者

  • 李兆申
  • 许国铭
  • 王正国
  • 朱佩芳
  • 刘广志
  • 张静
  • 王之元
  • 胡森
  • 刘伊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巴锁; 孙明运; 杨红梅; 包亚玲; 钱振宇; 孟海江; 周多奇
    • 摘要: 背景:在康复训练中,随着倒立器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应用该器械进行头低位训练,那么头低位训练中人体不同体位变化时,颈动脉血流变化特征如何值得关注.目的:探索康复训练中人体不同体位颈动脉血流量变化特征.方法:招募104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男60名,女44名),应用PHILPS COLOR DOPPLER CV850彩色超声等在不同体位进行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与结论:①与仰卧位相比,直立位时女性右颈总动脉(P=0.031),男性左颈总动脉(P=0.033)、右颈总动脉(P=0.003)、右颈内动脉(P=0.030)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②与仰卧位相比,头低位-30°时女性左颈总动脉(P=0.018)、右颈总动脉(P=0.001)、左椎动脉(P=0.049),男性左颈总动脉(P=0.007)、右颈总动脉(P=0.005)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③与仰卧位相比,头低位-90°时,男女性左颈总动脉(P=0.000)、右颈总动脉(P=0.000),女性左颈内动脉(P=0.002)、右颈内动脉(P=0.002),男性左颈内动脉(P=0.001)、右颈内动脉(P=0.000)、左椎动脉(P=0.003)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④上述结果表明,健康人体体位由直立位、仰卧位、头低位-30°到头低位-90°的顺序变化时,与仰卧位相比,在头低位-30°、头低位-90°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量变化百分比较大,尤其是头低位-90°变化最大.
    • 李金栾
    • 摘要: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76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CT灌注参数,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F(血流量)、PS(血管表面通透性)诊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患者BF、PS有显著差异,0期和Ⅰ期患者BF明显高于Ⅱ期、Ⅲ期患者,随着临床分期越高,患者PS随之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BF低于淋巴结未转移者,PS则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P0.05);BF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32(95%CI:0.729~0.908),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67.24%,PS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56(95%CI:0.644~0.847),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89.66%。结论 宫颈癌患者CT灌注参数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于病情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董芳
    • 摘要: 准确来说,小脑萎缩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神经影像学表现,其共同特征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的容积减小,脑沟增宽。导致小脑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衰老、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减退、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致使正常机能活动所需的能量减少;另一个因素是由于老年人动脉血含氧量低,脑细胞相对缺氧,进而引起脑细胞合成各种酶和神经传导递质的减少。
    • 贾萍萍; 张毅; 卢晨龙; 马力天; 张莎; 李哲; 岳正刚; 王晋; 郑瑾
    • 摘要: 目的研究凉血活血方与益气活血方对不同时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不同部位血流情况的影响及两方剂所含成分分析。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照射组、照射+凉血活血组、照射+益气活血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6 MV-X线经背部照射右肺,单次3 Gy,每周照射2次,连续照射5周,最高累积剂量30 Gy,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于照射开始时,凉血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同步灌胃给药,每日一次;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照射开始后第12周、第26周对大鼠各部位(耳背、背侧胸部、腹侧胸部及腹部)的血流情况进行采集。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凉血活血和益气活血方药中所含成分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期,模型组大鼠背侧胸部及腹侧胸部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在背侧胸部,与模型组相比,凉血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急性期大鼠的血流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凉血活血组效果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在腹侧胸部,与模型组相比,凉血活血组急性期大鼠腹侧胸部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耳背部和腹侧腹部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液质联用技术鉴定表明,在mzCloud数据库中,凉血活血方共匹配到564个化合物,254个化合物综合评分大于70;益气活血方共匹配到188个化合物,139个化合物综合评分大于70。在两方中,评分大于92分且共有的成分是汉黄芩素、18-β-甘草次酸、洋川芎内酯H、麦芽四糖、齐墩果酸等成分。结论凉血活血方和益气活血方均可改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背侧胸部的血流变化,且凉血活血方更具有一定优势;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可进一步分析鉴定两方药所含成分的区别,为临床运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刘琼; 卓肖念; 吴秀康; 唐景梅
    • 摘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提供充足血流量的内瘘是保证透析充分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和内瘘的反复穿刺,引起内膜增生,继而出现狭窄及血栓形成,最后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长期的炎症反应和内瘘局部的钙化是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1]。
    • 丁月燕
    • 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临床领域的常见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等特征,为了尽可能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的治疗目标,现代医学已经将脑血管疾病治疗作为临床医学重点研究内容。高压氧在我国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应用了50余年,大量临床医学研究数据表明,高压氧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对于延长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寿命,提高患病后期的生存生活质量有着关键价值。基于此,文章简要对高压氧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 廖斌
    • 摘要: 目的观察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疗效及对血流量、血管内径、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血糖、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手术清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治疗前后髂动脉、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糖尿病足Wagner分级的0级、1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级、3级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髂动脉、股浅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量、血管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大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 张晓凤
    • 摘要: 无痛分娩指在女性分娩过程中应用镇痛药物以保证其在意识清醒、骨盆腔肌放松的状态下,避免或减轻分娩疼痛,减少应激反应刺激,进而大大提高了产妇分娩的舒适度。研究指出,无痛分娩作为新型分娩方式还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对剖宫产率的降低有利[1]。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现阶段对围产期的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本研究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焦虑情绪及产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柳莉; 王丽娟; 范佳煜; 邢英琦
    • 摘要: 目的研究眼部超声及颈静脉超声在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及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新诊断的IIH患者20例、CVST患者25例,所有的患者需完成眼部超声及颈部静脉超声检查。收集年龄、性别和BMI匹配的对照组40例。比较IIH、CVST及对照组视神经鞘宽度(ONSD)、颈内静脉远段(IJV-J3)的横截面积(CSA)、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V)、血流量(BFV)及颈静脉瓣关闭不全(IJVVI)发生的频率。探讨眼-颈一体超声在IIH和CVS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IIH患者ONSD显著大于对照组(4.71±0.41 vs.3.93±0.24 mm,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ONSD预测IIH的最佳临界值为4.25 mm(AUC=0.978,95%CI 0.95~1.00,P<0.001,敏感性:90%,特异性:93%)。在CVST组中,19例(76%)患者的颅内压(ICP)升高。ICP升高的患者ONSD显著高于ICP未升高的患者(4.35±0.22 vs.3.96±0.18 mm,P<0.001)。CVST患者的颈内静脉BFV(404.43±314.73 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680.37±233.03 mL/min,P<0.001)和IIH患者(617.67±282.96 mL/min,P=0.023)。ROC曲线分析显示BFV预测CVST的最佳临界值为471.6 ml/min(AUC=0.841,95%CI 0.73~0.95,P<0.001,敏感性:88%,特异性:72%)。IJVVI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颈一体超声可以无创、实时动态评估颅内压及颈内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测量ONSD可以识别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而颈内静脉血流量降低可能有助于区分CVST和IIH。
    • 张静; 郭宁茹; 菅夏楠; 李丹丹; 武亚芳
    • 摘要: 本研究探究了数字减影CT灌注成像(SCTP)技术检测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以单侧ANFH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侧、健侧股骨头行SCTP技术检查,结果显示,患侧股骨头BF、BV明显低于健侧,MTT明显长于健侧(P<0.05);股骨头BF、BV、MTT诊断ANFH的AUC为0.866、0.755、0.820,三者联合诊断ANFH的AUC为0.911,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83.33%,诊断价值高于单一诊断(P<0.05);随访1年,失访4例。6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1例,预后不良21例。不同预后患者疾病分期、坏死体积、坏死部位、股骨头BF、BV、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BF、BV与疾病分期、坏死体积呈负相关,MTT与疾病分期、坏死体积呈正相关(P<0.05);股骨头BF、BV、MTT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SCTP检测股骨头BF、BV、MTT联合诊断早期ANFH价值可靠,可为临床预测、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