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热疗

肿瘤热疗

肿瘤热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267624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资讯、医疗卫生装备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一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等;肿瘤热疗的相关文献由53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静、唐劲天、马胜林等。

肿瘤热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7624 占比:99.93%

总计:267816篇

肿瘤热疗—发文趋势图

肿瘤热疗

-研究学者

  • 刘静
  • 唐劲天
  • 马胜林
  • 万柏坤
  • 周一欣
  • 孙康宁
  • 张学学
  • 桂林
  • 王伟
  • 顾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林芮; 窦鹏挥; 王尊宪; 鲁美琦
    • 摘要: 目前在电磁技术的加持下局部区域热疗(LRHT)技术和全身热疗(WBH)已成为可能,且已开展到了临床应用中。虽然生理上的限制限制了WBH的应用,以免疫治疗为目标,WBH已经向温和的温度范围移动;LRHT在肿瘤中没有温度限制(但在极端的条件下会产生热灼伤),目前已经开始有朝着温和温度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免疫为导向,朝着免疫调节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发展,通过这种反应,LRHT寻求系统地针对恶性肿瘤。本文着重描述当下有效的肿瘤热疗技术,新的热疗方法以及热疗介导下给药模式的改变-调制电热疗(mEHT)以及目前热疗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方法和结果,并对恶性肿瘤热疗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 丁昭珩; 姚晓祥; 肖元元; 武建毅; 朱纪华; 朱麟玉; 黄晓东
    •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强阿片类药物与腹腔内生场热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经完整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伴有癌痛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男34例,女22例,中位年龄60岁,疼痛评分均为中重度疼痛,强阿片类药物选择奥施康定.前7d单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后7d使用腹腔内生场热疗,同时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对癌症患者疼痛评分、爆发性疼痛频率、奥施康定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6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使用腹腔内生场热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后,患者的癌痛评分较热疗前有所下降[(4.375±0.728)分比(5.714±0.948)分].7 d内爆发疼痛总次数减少[(4.500±0.991)次比(5.911±1.311)次],使用热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使用热疗后奥施康定的每日用量较热疗前减少[(51.786±23.129) mg比(54.643±27.36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热疗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内生场热疗与强阿片类镇痛药物联合使用,能很好地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沈佩; 周学筱; 石凡; 王升志
    • 摘要: 近年来肿瘤热疗主要作为肿瘤传统治疗的辅助疗法成为研究热点.热疗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或通过破坏肿瘤血管抑制其进展,同时热疗还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反应,从而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多种效应相联合共同影响肿瘤的进展.深入了解肿瘤热疗的生物学机制有利于开展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热疗杀灭肿瘤的生物学机制做一综述.
    • 解丽芹; 左喜瑞; 张楠; 陈红丽; 张其清
    • 摘要: 磁热疗是继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后新兴的一种微创肿瘤治疗手段.磁性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下靶向病变部位并积集于此,在交变磁场中磁滞或弛豫产热,使病变部位快速升温.磁热在肿瘤微环境使其发生蛋白质变性、DNA损伤、免疫系统激活等,可在短时间内安全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综述磁性纳米颗粒的产热机制,在肿瘤磁热疗中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的协同作用,并讨论其对细胞毒性和治疗的副作用.
    • 薛玉清
    • 摘要: 目的:观察讨论胸腔热灌注治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综合疗效评价.方法:2014年1月-2019年1月住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32例,应用胸腔热灌注治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胸水控制总有效率(CR+PR)大于100%,其中CR96.7% (225/232),PR3.3% (7/232),KPS评分明显上升(P<0.01),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CEA、NSE、CA125、CA199)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患者各种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近期疗效满意.肺部听诊无啰音,复查CT病灶明显缩小,未见肺充血表现,未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及肝肾功能损害.副作用:少数体质较差的患者在热灌注治疗或体外高频热疗过程中出汗较多,部分患者有恶心、食欲减退.结论:采用胸腔热灌注治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姑息治疗,全身毒副反应轻,明显地提高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增强了患者的生活信心,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刘庆祖; 杨慧恺; 刘建恒; 毛克亚
    • 摘要: 近年来肿瘤的靶向治疗发展迅速,磁性纳米颗粒由于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良好、毒性较低、磁响应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药物载体。磁性纳米颗粒通常以超顺磁性铁氧纳米颗粒为核心,表面包裹聚合物。壳核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纳米颗粒的团聚,另一方面表面暴露出来的基团可以与其他分子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载药系统的靶向性和载药性能。磁性纳米颗粒在外加交变磁场可以产生热量,用于肿瘤的局部热疗。本文对磁性纳米颗粒在靶向载药、肿瘤热疗及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庆祖; 杨慧恺; 刘建恒; 毛克亚
    • 摘要: 近年来肿瘤的靶向治疗发展迅速,磁性纳米颗粒由于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良好、毒性较低、磁响应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药物载体.磁性纳米颗粒通常以超顺磁性铁氧纳米颗粒为核心,表面包裹聚合物.壳核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纳米颗粒的团聚,另一方面表面暴露出来的基团可以与其他分子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载药系统的靶向性和载药性能.磁性纳米颗粒在外加交变磁场可以产生热量,用于肿瘤的局部热疗.本文对磁性纳米颗粒在靶向载药、肿瘤热疗及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嵇敏洁; 印佳; 杨悦; 韩佳薇; 吴小玲
    • 摘要: 肿瘤热疗(hyperthermia)是利用肿瘤组织对温度敏感性高于正常组织的性质,即人体正常细胞在42.5~43°C下不会受到损伤,但大部分肿瘤细胞在该温度下会被诱导进入凋亡过程.临床上应用超声、微波或红外等作为加热源,加热并杀死肿瘤组织而使得正常组织基本不受损伤.但是对于如何精确测量肿瘤热疗的温度从而控制热疗剂量仍然是一个难题.本文综述了目前肿瘤热疗过程中电阻抗断层成像(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EIT)测温、红外热图引导技术、微波辐射测温法、超声无损测温、磁共振成像测温(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无损测温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展望了如何有效精确测量肿瘤热疗时的温度,为控制肿瘤热疗的热剂量提供参考,以期在不伤害正常组织的前提下,使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 王润生; 刘建恒; 毛克亚; 唐佩福
    • 摘要: 背景:磁性材料是磁性骨水泥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磁性纳米颗粒在射频磁场中产热机制的深入研究,生物相容性好、产热效能高的纳米颗粒成为向临床转化的研究目标,以不同成分、比例磁性纳米颗粒与骨水泥基质合成的磁性骨水泥,在理化性能、体外及体内生物相容性、热疗疗效等方面出现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目的:综述磁性骨水泥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关于磁性骨水泥、磁热疗研究的文章,磁性骨水泥选择关键词为“Magnetic bone cement”,磁热疗选择关键词为“Magnetic hyperthermia”,两者采用逻辑运算符“AND”连接.结果 与结论:磁性骨水泥由磁响应物质和骨水泥基质构成,磁响应物质由微米级铁氧体颗粒逐渐向纳米级铁氧体颗粒发展,其原因在于产热效能的提升,产热效能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磁性骨水泥中磁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相应地骨水泥的力学强度、凝固时间等理化性能,体内、外的生物毒性、热疗疗效等也随之发生改变.低毒、高产热效能磁性骨水泥是目前研究方向,在未来磁性骨水泥可能不仅需具有磁热疗的作用,同时还需兼备化疗、放疗,甚至免疫治疗作用,多功能磁性骨水泥可能会成为骨转移瘤的新型填充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