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8418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建筑技术开发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铁路重载运输货车暨工务学术研讨会、中国铁道学会2010年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梁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研讨会、第十一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等;翻浆冒泥的相关文献由541位作者贡献,包括万章博、边学成、陈云敏等。

翻浆冒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 占比:0.7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8418 占比:99.18%

总计:28652篇

翻浆冒泥—发文趋势图

翻浆冒泥

-研究学者

  • 万章博
  • 边学成
  • 陈云敏
  • 徐伟昌
  • 苏谦
  • 付浩然
  • 李书豪
  • 林伟岸
  • 滕继东
  • 王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边学成; 李书豪; 万章博; 陈云敏
    • 摘要: 翻浆冒泥是多雨地区铁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土颗粒流失后导致道床脱空,影响列车安全运行。高聚物注浆是修复路基翻浆冒泥的有效手段,但注浆对轨道-路基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全比尺无砟轨道路基模型试验重现了列车运行荷载下路基的翻浆冒泥现象,开展了路基注浆驱水和填充加固试验,测定了正常路基、路基翻浆冒泥及注浆修复后等过程的轨道-路基动力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无砟轨道路基产生翻浆冒泥后底座板下方产生局部脱空、列车低速通过时轨道板振动就明显加剧,而列车高速运行产生的轨道板振动速度达到正常路基的2.6倍;对翻浆冒泥病害区进行注浆治理后,注浆材料能够有效填充脱空区域并加固病害区土体,轨道结构的振动速度明显降低。进一步的数值分析表明当注浆形成的填充体弹性模量在5×10^(4)~1×10^(6)Pa区间时才能有效降低轨道板的振动响应,沿轨道方向的注浆加固长度增加会导致轨道振动变大,需根据实际翻浆冒泥范围确定合理的注浆加固范围。
    • 李鹏飞; 孙万军; 张志国; 杨高舰; 吕鹏
    • 摘要: 结合大莱龙(大家洼—莱州—龙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针对路基翻浆冒泥区段,提出采用聚氨酯胶凝碎石复合层+上下双层土工布包裹的整治方法,对该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流程、加固关键技术、加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不需要撤除轨枕和专门的振捣养护措施,可以在运营线路天窗作业时段组织完成,且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级配碎石层而渗入侵蚀路基,还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和耗能作用,改善效果显著。
    • 牛亚彬
    • 摘要: 铁路隧道整体道床基底下沉、翻浆冒泥等病害严重影响线路平顺性.以基底病害采用"抬-注-锚"技术整治为例,利用激光位移计实时监测轨道板抬升过程中的位移.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固化材料填充轨道板底部裂缝时轨道板抬升,当抬升位移量达到警戒值1 mm时停止作业,之后轨道板缓慢下降,随着聚氨酯固化材料的固化,轨道板的抬升位移量最终趋于稳定.由于激光位移计在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上比轨距尺更具优势,能够有效地实时监测和控制轨道板抬升过程中的位移,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 殷飞
    • 摘要: 路基翻浆冒泥是一种常见的铁路线路病害,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并且翻浆冒泥很难彻底根治,容易出现反复.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害需根据各病害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为切实解决铁路路基翻浆冒泥这一技术难题,通过对翻浆冒泥的主要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翻浆冒泥产生的机理,针对这些产生翻浆冒泥的具体病灶进行改良和治理,利用有效整治措施使翻浆冒泥这一困扰了铁路维检人员多年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
    • 彭勃
    • 摘要: 浅层注胶法在治理高速铁路路基翻浆病害时存在耐久性低、基床翻浆反复等问题,为此,采用一种深层注胶工艺对路基基床进行整体加固和对路基基床与底座板之间缝隙进行填充,将材料注入基床表层路基中,能够有效整治翻浆病害,提高列车运行的平顺性.研究表明:(1)由于基床表层排水不畅、级配碎石中含泥量高等因素,在列车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泥浆及碎石颗粒不断被带出,从而导致路基翻浆病害;(2)深层注胶工艺采用不同的注胶材料,不仅填充了基床与底座板之间的孔隙,且在基床中渗透扩散,对基床进行整体加固;(3)深层注胶工艺应用于I型无砟轨道板翻浆病害治理中,可有效降低轨面不平顺性,治理后,振动加速度时程减小12%,动检车峰值高低和长波数值明显减小(峰值减小84.8%),并维持稳定.
    • 肖芳炎; 苏谦
    • 摘要: 为探究电化学加固整治铁路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技术可行方案,构建1∶1模型试验槽,埋设电极管对翻浆冒泥土样进行电化学排水胶结.分析典型位置土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排水速率以及电流强度变化,结果表明:电极对间距选用1.2m可使土体加固效果较均匀;当电极对埋深30cm,至少可有效处理40cm深土体;处理1.0 m长路基所需电能不超过120 kW·h;通电结束条件,以排水速率降低至不足初始排水速率的1/10为宜.
    • 肖尊群; 耿星月; 王鑫; 舒志鹏; 董琼英; 姜亦男; 曹童童
    • 摘要: 基于朔黄铁路基床填料动力响应特性试验数据,建立PFC2D饱和粗颗粒土动三轴数值模型,选用线性黏结颗粒接触反映粗颗粒土的黏结特性,从细观力学和几何学角度研究翻浆冒泥病害形成的细观机理.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粗颗粒土的动力响应特性.振动荷载通过改变土体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接触荷载,破坏颗粒间的黏结键,形成自由颗粒和孔隙,造成基床软化,并最终形成翻浆冒泥病害.围压和土体颗粒间黏结作用越小,试样越容易发生软化,形成翻浆冒泥病害,基床强化应从改善基床表层和道床的围压状态以及提高颗粒间的黏结强度两方面采取措施.
    • 刘恒柏; 江波; 瞿起明; 李耀南
    • 摘要: 针对国内铁路日常养护维修计划对实际道床状态信息缺乏了解的问题,基于400 MHz频率天线采用车载探地雷达技术对一既有线碎石道床进行检测.该道床病害分为道床脏污、道床翻浆冒泥,通过分析道床病害的沿线分布情况,筛选出道床病害累计长度占比较高的区段,并按照从高到低以5%的梯度区间进行细分统计,获取道床状态不同水平的车站区间数量、病害长度及其累计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实际线路道床状态信息,为科学、合理制定道床清筛或养护维修计划提供依据.
    • 张鹏飞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作为我国基础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路基作为影响铁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病害问题就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而翻浆冒泥作为最常见的铁路路基病害之一,会使铁路路基变得松软,降低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会引发坍塌现象的发生,影响铁路的正常通行,而且由于引发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因素众多,加大了工作人员整治的难度,需要工作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并研究了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 李耀南; 王可刚; 刘军; 刘恒柏; 瞿起明; 郑金涛
    • 摘要: 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路基检测时,由于现场检测环境多变,检测对象类型多样,地质雷达反射波直观特征较为复杂,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问题且未得到较好解决。通过对不同类型地质雷达属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铁路路基常见的几种病害所对应的敏感属性特征。结果表明:路基病害与地质雷达属性参数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翻浆冒泥病害的雷达图像,呈现高振幅低频率、同相轴连续的特征;含水异常病害的雷达图像频率随时间衰减较快,呈现连续多次反射的特点。因此,不同类型的地质雷达属性能从特定角度反映路基病害的雷达反射波特征,通过精细属性分析,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路基病害类型,提高地质雷达病害解释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