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化材料

固化材料

固化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9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66991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钻采工艺、现代传输、化工管理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交流会、第九届中国辐射固化年会、四川省核学会放射化学与化工2006年学术交流会等;固化材料的相关文献由1445位作者贡献,包括覃章友、雷晓航、孙倩倩等。

固化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66991 占比:99.98%

总计:667110篇

固化材料—发文趋势图

固化材料

-研究学者

  • 覃章友
  • 雷晓航
  • 孙倩倩
  • 常江
  • 华苏东
  • 沟口诚
  • 长谷达也
  • 中岛一雄
  • 刘斌
  • 周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冉新; 陈娇; 袁江山; 陈岗; 鲁宁
    • 摘要: 为提高垃圾焚烧飞灰固化效果,以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料,采用碱激发法制备地聚合物材料。研究不同材料(矿粉、偏高岭土、粉煤灰)及复合配比对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地聚合物固化重金属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探究固化体强度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偏高岭土、粉煤灰,矿粉固化飞灰效果更好;飞灰掺量为30%时,矿粉基固化体28 d抗压强度为31.2 MPa;掺入矿粉可显著提高偏高岭土基固化体和粉煤灰基固化体的抗压强度。粉煤灰基固化体对重金属浸出有抑制作用,重金属浸出值低于标准限值。XRD和SEM结果表明,掺入矿粉能加快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的生成;且SiO_(2)减少,聚合反应更彻底,聚合物含量增多,固化体结构更紧密,有利于强度增强。
    • 刘宇庭; 孙浩楠
    • 摘要: 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由于基础保存环境的千差万别,一部分文化遗迹往往需要临时加固提取后移动到实验室再进行后续修护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遗迹自身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临时保护工作是考古工作者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几种临时固化材料出发,分析其优劣点而得出目前薄荷醇及其衍生物是未来大范围易于使用的一种成本可控的脆弱遗迹临时保护材料,同时推断依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明晰是否适用于所有环境下不同质地的文化遗迹。
    • 王万禄; 何明渝; 王光进; 王孟来; 宋宁思; 周汉民; 韩亚兵; 王奕舒; 周大伟
    • 摘要: 传统的固化材料一般以水泥为主,但因其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且排放大量的CO_(2)等问题,逐渐被一些新型胶凝材料所取代。将尾矿固化材料大致分为水泥、高水固结材料、HAS土壤固化剂、地聚物固化材料等4类,分析了不同固化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局限性。通过统计2000-2020年我国金属矿尾矿固化材料各组分的使用频次发现,水泥占22.18%、矿渣占11.69%、粉煤灰占11.29%、石灰占10.89%。未来,应针对不同尾矿的性质,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固化材料,并加强重金属离子的固化研究,在提高尾砂抗压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重金属离子的迁移。
    • 张银虎; 周丽云; 王飞; 郭刘超; 王春美; 华苏东
    • 摘要: 针对原状磷石膏耐水性差、体积稳定性差和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原状磷石膏为主要原料,富硅铝材料、增强材料和耐水材料作为辅助材料制备固化材料,选择原状磷石膏基固化材料(40%原状磷石膏+30%富硅铝材料+30%增强材料)和掺耐水材料的原状磷石膏基固化材料(40%原状磷石膏+30%富硅铝材料+30%增强材料+外掺5%耐水材料)对粉质土进行固化试验,评价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水稳性及长期耐水性、体积稳定性和环境毒性。结果表明:固化材料掺量为12%,其中耐水材料掺量占固化材料的5%时,7 d和28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4.1 MPa和4.7 MPa,较未掺耐水材料试样分别提高了37%和12%;掺耐水材料试样标养28d后浸水60d,强度可达3MPa,高于未掺耐水材料的2.7MPa;体积膨胀率在浸水720h后达到稳定值0.07%,浸出液检测结果表明没有环境危险。原状磷石膏基固化材料较传统的二灰土力学性能、水稳性及长期耐水性、体积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改善。
    • 舒本安; 陈伟忠; 任彦飞; 李永铃; 郑礼尚; 杨腾宇; 曾国东
    • 摘要: 研究了固废(矿渣粉、钢渣粉)粒径对其活性及固化土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固化剂配合比试验及微观分析,并将固化剂应用于某工程浅表层就地固化试验段。结果显示,固废粒径与其活性及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呈负相关性,活性与固化土性能呈正相关性;碱激发剂复配固化土性能优于单一效果,总量不变时固化土的早期性能与矿渣粉相对掺量成正比,与钢渣粉相对掺量成反比;确定的试验段用固化剂室内7 d强度为0.17 MPa,至28 d龄期时仍有近30%强度增长;固化剂固化土中产生的大量C-S-H等凝胶胶结了土颗粒成为一个整体;就地固化工程试验段显示,固化剂掺量为4.5%时7 d龄期固化土承载力即已达到设计要求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0.15 MPa。
    • 王强; 李操; 葛单单; 王潇
    • 摘要: 随着我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的开展,产生了大量疏浚淤泥,淤泥处理处置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采用固化技术处理是解决疏浚淤泥困扰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采用固化技术处理淤泥对淤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密度、渗透性、压缩性和流动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含水率、固化材料种类和掺量、黏粒含量、有机质、养护龄期、养护环境等因素对淤泥固化处理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对采用固化技术处理疏浚淤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梳理,对淤泥土固化处理处置利用技术进行展望。
    • 董明荣; 赵海燕; 凌升河; 崔新忠; 高越青
    • 摘要: 水利工程建设和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淤泥,淤泥固化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本文阐述了有机类固化材料、无机类固化材料、生物酶类固化材料以及复合类固化材料的组成、特点、固化效果和固化机理,并指出了未来淤泥固化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不同施工条件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淤泥固化材料提供参考.
    • 步玉环; 杜嘉培; 柳华杰; 郭胜来; 沈忠厚
    • 摘要: 提出固井强度层理论与梯度强化固井液的概念,通过研发一种固井液,采用固井施工工艺将固井液注入环空的同时注入地层,使井筒附近由环空到地层形成强度渐变的过渡带,改善固井质量.研究水泥、树脂、氢氧化钠激发矿渣、氧化镁激发矿渣和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等5种固化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矿渣次之;注浆条件下矿渣体系与树脂体系对模拟岩心强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可将岩心整体抗压强度提高5~6倍,矿渣与树脂体系的固结体与模拟岩心的界面剪切胶结强度均高于其他配方.
    • 廖峰
    • 摘要: 文中综述了海相淤泥固化材料、固化效果、固化淤泥物理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现有研究缺乏定量研究、室外研究、耐久性研究及固化淤泥大范围应用的研究.
    • 梅警方; 曾庆强; 王臻华; 项伟
    • 摘要: 采用化学固化的方法对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满足工程要求的土工材料,对实现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淤泥的特殊性质,选取水泥、生石灰、高铁酸钾和高分子吸水树脂作为固化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单独或复合掺入淤泥中,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出液重金属离子浓度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固化材料对固化淤泥工程性质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对固化前后淤泥物质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不同固化材料在淤泥固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固化材料的掺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固化淤泥的强度,且复合掺入方式能将固化淤泥的强度从0.455 MPa显著提高到4.098 MPa;不同固化材料的掺入会对固化淤泥渗出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因为高分子吸水树脂空间网络中的—COO-官能团能与重金属离子配位,可显著降低渗出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水泥和生石灰通过水化产物的包裹作用固定重金属离子,而高铁酸钾氧化裂解有机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渗出液离子浓度的升高;各固化材料通过转化自由水、减薄扩散层厚度、新物质填充孔隙等方式改善了淤泥的工程性质,但仅在淤泥中复合掺入固化材料时才能有效促进钙矾石、水化铝酸钙(C-A-H)和水化硅酸钙(C-S-H)的生成,从而起到胶结黏土颗粒和填充孔隙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