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缝隙连接蛋白43

缝隙连接蛋白43

缝隙连接蛋白43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09134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针刺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暨第一届国际脑心同治高峰论坛、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2013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会议等;缝隙连接蛋白43的相关文献由125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钟国强、张冬梅等。

缝隙连接蛋白4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9134 占比:99.95%

总计:609458篇

缝隙连接蛋白43—发文趋势图

缝隙连接蛋白43

-研究学者

  • 王伟
  • 钟国强
  • 张冬梅
  • 黄光英
  • 李涛
  • 伍权华
  • 侯婧瑛
  • 吴爱明
  • 周长青
  • 巫相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梅显运; 李红艳; 赵思涵; 陈政
    • 摘要: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心脏缝隙连接中的主要蛋白,与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Cx43已被确定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Cx43水平、磷酸化和分布状态的改变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探索Cx43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机制,可为有效延缓或逆转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王文博; 荣毅; 陈玲; 李新芝; 司军强; 王丽; 马克涛
    • 摘要: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苯肾上腺素(PE)过度激活心肌细胞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诱导急性交感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E单独处理组、Gap26(Cx43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组、Gap26单独处理组,其中PE单独处理组给予50μmol/L PE作用15 min,Gap26干预组先给予0.5μmol/L Gap26预处理30 min,再给予50μmol/L PE作用15 min。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Cx43、NLRP3炎性小体、白介素-1β(IL-1β)、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18(IL-18)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和共定位,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E单独处理组Cx43及NLRP3、Caspase-1、IL-18蛋白及mRNA水平均升高;与PE单独处理组比,Gap26干预后Cx43及NLRP3、Caspase-1、IL-18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降低,但仍高于control组;同样,免疫荧光显示PE单独处理组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增加,而Gap26干预组的Cx43表达均较PE单独处理组下调;ELISA结果显示PE单独处理组心肌细胞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明显上调,Gap26干预组则显著下调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Cx43可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参与α1-AR激活诱导的心脏急性交感应激。
    • 陈金梅; 王喻; 王洁; 黄晓华; 冯云; 罗雪莲; 王功俊; 包成政; 李雪斌
    • 摘要: 目的探讨海马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卒中后抑郁(PSD)的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4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卒中组、抑郁组、PSD组、生理盐水组、缝隙连接抑制剂(CBX)组和缝隙连接激动剂(ATRA)组,每组6只。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定位微量注射内皮素-1制备脑缺血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应急刺激(CUMS)结合孤养法制备抑郁模型;建立脑缺血模型后,加以CUMS和孤养法制备PSD模型;在PSD组术后14d,将大鼠随机分为PSD组、生理盐水组、ATRA组和CBX组,每组6只。PSD组继续进行PSD造模,不做其他干预。其余3组在继续PSD造模的同时予以以下干预:生理盐水组每日予生理盐水1ml腹腔内注射;ATRA干预组每日予1ml ATRA(浓度为1mg/ml)腹腔内注射;CBX干预组,每日予CBX,20mg/kg的标准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4d。术后28d,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x43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术后28d,与正常组相比,抑郁组和PSD组大鼠的体重和旷场实验中的穿越总距离显著减少(P<0.05);海马的Cx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过CBX干预后,PSD组大鼠的体重和旷场实验中的穿越总距离进一步减少(P<0.05);海马Cx43 mRNA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经过ATRA干预后,PSD组大鼠的体重和旷场实验中的穿越总距离增加(P<0.05);海马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所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PSD大鼠海马Cx43表达下降可能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权会会; 徐卫星; 祁宇泽; 李清如; 周辉; 黄婧
    • 摘要: 目的:探索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中,应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选择性抑制剂模拟肽Gap27能否改善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以及对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OHDA组与6-OHDA+Gap27组,每组6只,进行双侧黑质脑立体定位注射。对照组注射抗坏血酸盐溶液,6-OHDA组注射6-OHDA溶液,6-OHDA+Gap27组注射6-OHDA和Gap27混合溶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多巴胺神经元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染色检测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Cx4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x43蛋白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中脑Cx43蛋白及Cx43的第368位点丝氨酸磷酸化(Cx43 phosphorylation at serine 368,Cx43-ps368)蛋白含量。结果:注射6-OHDA后,小鼠出现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6-OHDA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降为对照组的27.7%±0.02%(P<0.01),模拟肽Gap27的使用减少了多巴胺神经元死亡数量,6-OHDA+Gap27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为6-OHDA组的(1.64±0.16)倍(P<0.05);此外,6-OHDA引起Cx43蛋白含量增加,Cx43-ps368蛋白含量降低。Gap27减弱了6-OHDA引起的Cx43蛋白与Cx43-ps368蛋白含量变化,6-OHDA组中脑总Cx43蛋白含量为6-OHDA+Gap27组的(1.44±0.07)倍(P<0.05),为对照组的(1.68±0.07)倍(P<0.01),且6-OHDA组Cx43-ps368蛋白含量及占总Cx43蛋白比例显著低于6-OHDA+Gap27组(P<0.05)。结论:模拟肽Gap27在6-OHDA诱导的小鼠模型中可减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6-OHDA引起的Cx43蛋白过表达对多巴胺神经元可能存在神经毒性,而降低Cx43蛋白水平及维持Cx43-ps368蛋白水平可能是Gap27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
    • 梁沛彰; 颜茹芳; 张永华; 黄焕森; 汪灵芝
    • 摘要: 目的探讨3种不同机制抗抑郁药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和通道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不同机制抗抑郁药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测定3种不同机制抗抑郁药对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组成的通道功能和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显示,25.00μmol/L氟西汀、0.10μmol/L阿米替林和0.20 nmol/L文拉法辛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无细胞毒性(P均>0.05);25.00μmol/L氟西汀、0.10μmol/L阿米替林和0.20 nmol/L文拉法辛能抑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的荧光传递功能(P均0.05)。结论抗抑郁药能够显著降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组成的通道功能。
    • 史册; 张伟华; 刘艳梅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转移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76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转移的关系;随访3年预后情况,比较Cx43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结果NSCLC癌组织Cx43蛋白高表达率(35.53%)低于癌旁组织(76.32%)(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Cx43蛋白高表达率低于中高分化、临床分期Ⅰ期或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导致Cx43蛋白低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3年,Cx43蛋白高表达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分别为66.67%(18/27)、77.78%(21/27)高于Cx43蛋白低表达者的42.86%(21/49)、51.02%(25/49)(P<0.05)。结论Cx43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Cx43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的发生以及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是NSCLC患者的预后生物分子标志物,Cx43蛋白低表达可预示患者不良预后。
    • 刘畅; 程晓丹; 孙家安; 张少华; 张强
    • 摘要: 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丹酚酸B(Sal B)对心肌梗死(M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经结扎左冠状动脉法构建MI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为假手术(sham)组、MI组、Sal B组、Sal B+AAV9-GFP组、Sal B+AAV9-GFP-Cx43-siRNA组和Sal B+AAV9-GFP-Cx43-siRNA+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造模2 d后给予相应处理。4周后,HE染色和Perl blue染色分别观察心肌形态和铁累积;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x43在心肌中分布;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MB(CK-MB)、心肌钙蛋白I(cTnI)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心肌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和铁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p-Cx43和Cx43蛋白水平。结果:相较于sham组,MI组心肌纤维出现坏死、断裂,排列紊乱,心肌线粒体出现损伤,Cx43蛋白在心肌细胞侧侧连接处弥散分布,血清CK-MB、cTnI和LDH水平,以及心肌MDA、ROS、铁离子含量及Perl blue阳性面积均增加(P<0.05),心肌GSH、p-Cx43和Cx43水平均降低(P<0.05)。Sal B治疗后心肌损伤明显缓解,心肌闰盘内Cx43蛋白增加,血清CK-MB、cTnI和LDH水平,以及心肌MDA、ROS、铁离子含量及Perl blue阳性面积均降低(P<0.05),心肌GSH、p-Cx43和Cx43水平均升高(P<0.05)。AAV9-GFP-Cx43-siRNA能减弱Sal B的上述保护作用,且这种减弱作用可被Fer-1抑制。结论:Sal B通过上调Cx43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改善其在心肌中分布,抵抗细胞铁死亡,从而对MI大鼠的心脏进行保护。
    • 颜茹芳; 李佳璟; 查进; 黄焕森; 汪灵芝
    • 摘要: 目的研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Cx43半通道在大鼠急性切口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和Gap19组。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急性切口痛术后脊髓背角的Cx43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变化;术前30 min,鞘内应用Gap19测定术后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PWT)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脊髓背角的Cx43及GFAP表达的变化,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I组大鼠脊髓背角Cx43和GFAP表达在术后6 h明显增加,术后3 d和7 d无改变。I组和Gap19组大鼠在切口建立后2 h、6 h、24 h、3 d的PWT明显降低(P<0.01),术后7 d无变化。与I组比,Gap19组PWT在术后2、6、24 h明显增加(P<0.01),3 d和7 d无变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组术后6 h脊髓GFAP和Cx43表达相较C组增加(P<0.01);与I相比,Gap19组GFAP和Cx43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7 d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LISA显示,与C组相比,I组脊髓背角炎症因子IL-1β、IL-6以及TNF-α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I组相比,Gap19组炎症因子表达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特异性抑制Cx43半通道能明显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表达,减轻急性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过敏。
    • 赵亮; 魏童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RM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SHR组、RMP+SHR组、RMP+甘珀酸[CBX,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抑制剂]+SHR组、RMP+U0126[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抑制剂)]+SHR,RMP+CBX+U0126+SHR组,n=10/组。健康wistar大鼠为control组(n=10)并与SHR组均给予生理盐水40mL/kg i.v.,其余3组分别给予RMP 10mg/kg i.v.,RMP 10 mg/kg和CBX 13.5mg/kg i.v.,RMP 10mg/kg和CBX 13.5mg/kg和U012612mg/kg i.v.,尾静脉推注,给药48 h后采用BP-6大鼠无创血压测试仪、苏木精伊红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方法,观察大鼠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SHR组大鼠呈高血压症状(均P0.05);与RMP+SHR组比,RMP+U0126+SHR组的血压明显增高,且p-Cx43和p-ERK1/2的表达都降低(均P<0.05)。与RMP+CBX+SHR组或RMP+U0126+SHR组比,RMP+CBX+U0126+SHR组的血压增高,而且p-Cx43和p-ERK1/2的表达都降低(均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RMP可以通过激活ERK1/2-Cx43信号通路改善SHR大鼠的高血压症状。
    • 牛振瑛; 王贵龙; 高鸿; 冯玉蓉; 刘艳秋; 何幼芹; 曹莹
    • 摘要: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低温缺氧-复氧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培养液中心肌细胞搏动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4 d的正常原代CFs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IR组)和七氟醚组(Sev组),每组约5×105个细胞.C组CFs持续培养5 h;IR组和Sev组CFs低温缺氧1 h(4°C,95%N2+5%CO2),复氧(37°C,5%CO2+95%空气)4 h,Sev组复氧过程中加入含2.5%七氟醚的培养液培养.培养结束时分别收集各组培养液,加入正常心肌细胞培养16 h.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鉴定CFs与心肌细胞;HE染色观察CFs与心肌细胞形态;磁带式录像机观察并记录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台盼蓝染色法测心肌细胞死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Cx43蛋白及p-Cx43蛋白相对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减慢,IR组和Sev组心肌细胞死亡率明显升高,Cx43蛋白和p-Cx43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ev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加快,心肌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Cx43蛋白和p-Cx43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可加快低温缺氧-复氧CFs培养液中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上调Cx43和p-Cx43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细胞死亡率,增强心肌细胞活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