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激肽

缓激肽

缓激肽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7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23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8江苏省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第七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缓激肽的相关文献由944位作者贡献,包括薛一雪、刘云会、E·斯泽恩特梅等。

缓激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3 占比:31.0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55%

专利文献>

论文:623 占比:68.39%

总计:911篇

缓激肽—发文趋势图

缓激肽

-研究学者

  • 薛一雪
  • 刘云会
  • E·斯泽恩特梅
  • E·施密特
  • E·鲍佐
  • G·贝克
  • H.杜兹
  • I·瓦高
  • M·瓦斯塔格
  • S·法卡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俊霞; 梁艳芳; 张秀宁; 徐贯杰; 李志华; 刘春晓
    •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鞘内注射对吗啡耐受大鼠癌痛模型镇痛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72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体质量230~250 g,制备胫骨癌痛模型成功大鼠连续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建立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模型,通过胫骨X线检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疼痛行为学检测,选取胫骨癌痛模型构建成功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癌痛吗啡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F组)、氯胺酮组(G组)、吗啡组(H组)和氯胺酮联合吗啡组(I组)。采用检测患肢足底热辐射痛阈值作为疼痛行为学指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脊髓P物质(substance-P,SP)及缓激肽(BK)含量。结果:1.采用大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3μL乳腺癌细胞(4.8×106/mL)和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2次/d),连续9d建立吗啡耐受大鼠胫骨癌痛模型。2.连续7 d鞘内注射小剂量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5μg,1次/d)联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致吗啡耐受大鼠热辐射痛阈值较各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3.鞘内注射小剂量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联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致吗啡镇痛耐受大鼠脊髓SP和缓激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小剂量氯胺酮鞘内注射干预癌痛大鼠吗啡镇痛耐受模型痛阈值及行为学观察再次证实了小剂量氯胺酮的应用可加强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可一定程度减轻吗啡镇痛耐受的发生。我们研究也表明传导通路中脊髓P物质及缓激肽含量变化是小剂量氯胺酮参与调节吗啡镇痛耐受的机制之一。
    • 翟鹏飞; 赵玉广
    • 摘要: 目的探讨平衡针法联合中医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门诊收治的84例肩周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及伸展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素E_(2)(PGE_(2))、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缓激肽(B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法联合中医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也能下调PGE_(2)、TGF-β_(1)、BK水平,值得推广。
    • 张培华; 曹岐新; 姚丽娟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的疗效及对血清BK(缓激肽)、PGE_(2)(前列腺素E_(2))的影响。方法:将60例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体位训练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 d后观察2组的疗效,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VAS评分及NPQ评分变化,2组术后第1、3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K、PGE_(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93.3%)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疼痛VAS评分、NPQ评分下降明显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K、PGE_(2)下降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明显减轻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颈肩部功能,提高疗效。
    • 王艺媛; 张丽娟; 杨楠; 丁佳栋; 张晓晶; 张晓萍
    • 摘要: 输血相关低血压反应(HyTR)是一种较少见的急性输血反应,其定义为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 h内出现的排除其他各类原因所致的低血压。HyTR在临床输血的过程中较为少见,通常输血过程中的低血压可表现为过敏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细菌污染等输血反应的一种体征,致使临床中对HyTR认识不够,容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术中发生HyTR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对HyTR的认知。
    • 付劭静; 杨月明; 周延华; 卑红喆
    • 摘要: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血清缓激肽(BK)、s100β蛋白、A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水平及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D患者60例(AD组)、非AD痴呆患者48例(非AD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BK、s100β、Aβ1-42表达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分析AD患者血清BK、s100β、Aβ1-42水平与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AD合并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价值,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AD组血清BK、s100β、Aβ1-4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AD组、对照组,AD组NIHSS评分高于非AD组、对照组,而MMSE评分低于非AD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D组、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率高于非AD组、对照组(P<0.05);随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加重,AD患者血清BK、s100β、Aβ1-42增加(P<0.05);ROC曲线发现,血清BK、s100β、Aβ1-42联合诊断AD合并神经功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1,0.82、0.84,0.82、0.83,0.865、0.89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患者血清BK、s100β、Aβ1-42水平与NIHSS评分两两呈正相关(P<0.05),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AD患者血清BK、s100β、Aβ1-42呈高表达,且三者在预测AD合并神经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有较好价值。
    • 刘耀祖; 张建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肩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对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缓激肽(B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肩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量表(CMS)评分及血清PGE_(2)、TGF-β1、BK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PGE_(2)、TGF-β1、B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M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肩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肩功能,疗效显著。
    • 郑婷; 林汉平; 卢晓波; 黄翠琴
    • 摘要: 目的探讨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缓激肽(BK)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进行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部疼痛、上肢功能、肩手活动障碍程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及血清SP、BK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血清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经续命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后,可减轻患者疼痛和上肢损伤程度,调节SP、CGRP、BK水平,从而改善上肢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恢复。
    • 刘来明; 孙芳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泡洗康复治疗对其内皮细胞功能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庄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218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9例,行常规疗法),观察组(10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灸联合中药泡洗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肩关节疼痛程度、上肢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内皮细胞功能、CGRP、BK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半身不遂、肩部疼痛、手指肿胀中医症候积分、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内皮素-1(ET-1)、BK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一氧化氮(NO)、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通过针灸联合中药泡洗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其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 黄千丽; 曹蓉; 邵长会
    • 摘要: 为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和缓解血液资源短缺,术中血液回收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产科也逐步开展此项技术。低血压性输血反应(HyTR)是一种较少见的输血反应,其不仅在异体输血方面有临床报道,还发生在自体输血。自2010年,英国报道术中输注回收自体血导致HyTR以来,该不良反应持续被报道,并有上升趋势。自体血回输导致HyTR应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几年HyT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诊断和预防此类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李广宇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手部活动能力及血清缓激肽(BK)、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湛江南粤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Fugl-Meyer量表(FMA)、手功能及血清BK、CGRP、S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使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实用手占比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失用手占比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VAS、SHSS评分及血清BK、S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加味汤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SHS可调节血清BK、CGRP、SP水平,减轻其疼痛程度,显著提高患者的手部活动能力,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