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火灸

雷火灸

雷火灸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2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6552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首届“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主题论坛暨“中医药资源本土与国际化发展”论坛、第13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等;雷火灸的相关文献由23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兰英、吴少霞、孙梅等。

雷火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2 占比:12.39%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6552 占比:87.13%

总计:7520篇

雷火灸—发文趋势图

雷火灸

-研究学者

  • 刘兰英
  • 吴少霞
  • 孙梅
  • 赵时碧
  • 朱英
  • 陈秀华
  • 吴文忠
  • 张丽
  • 李扬帆
  • 汪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赖晓玲; 陈斌
    • 摘要: 臂丛神经结构复杂,神经损伤后再生缓慢,其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中最严重类型之一,常由闭合性牵拉伤引起。若诊治不当或不及时,伤侧肢体功能受损,致残率较高,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对于臂丛神经损伤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但手术可能需要根据评估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既具有一定风险,费用也较高。中医学历史悠久,外治法丰富而有效,笔者在工作中对两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针刺与雷火灸配合治疗,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体现了针刺结合雷火灸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张晶; 王爱玲; 石晨星; 李婵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身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身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雷火灸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两组脚部、臀部、关节、腰部、头部疼痛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末两组脚部、臀部、关节、腰部、头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身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 李洪涛; 孙云鹏; 胡俊娥; 孙晓伟; 刘鹏
    • 摘要: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5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舒筋活血汤及功能训练的传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1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及治疗1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试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P<0.01)。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有优良的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有见效快、复发概率小的优点,更好、更快地使患者恢复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 严妍; 龚坚; 宁鹏
    •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雷火灸联合旋振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雷火灸联合永磁旋振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雷火灸联合旋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输卵管积水、盆腔积液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合理应用中药灌肠、雷火灸联合旋振治疗,可以改善其输卵管积水、盆腔积液等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 李静
    • 摘要: 产后尽快建立完善的泌乳反射,对促进早期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当母婴分离时,由于初产妇本身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加之疼痛、母婴分离焦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早期泌乳反射难以建立,造成乳房肿胀、泌乳时间延后[1],甚至引起母乳喂养困难。乳房穴位按摩是常用的促乳汁分泌方式;雷火灸采用纯中药配方,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肌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消肿止痛、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等作用。本研究将二者联合应用于母婴分离初产妇,观察其临床效果。
    • 王荣; 曾利; 武建华; 许雪君
    • 摘要: 目的观察调胃承气汤联合雷火灸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胃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胃承气汤和雷火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内压、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8%)(P=0.024)。2组治疗第7天腹内压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腹内压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率(97.56%)高于对照组(9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82)。结论调胃承气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胃肠损伤患者腹内压,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简便且安全性高,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 包小春; 刘宇飞; 郭红珍
    • 摘要: 目的分析雷火灸+低频电刺激对于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诊治于2019年7月—2020年12月,共计产后POP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准,观察组计入35例,予以雷火灸+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计入35例,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盆底肌力以4级为主,对照组肌力以3级为主,观察组的盆底肌力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7(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便失禁、盆腔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产后POP患者实行雷火灸+低频电刺激治疗能够改善盆底肌力,减少小便失禁和盆腔疼痛等症状。
    • 倪小婷
    • 摘要: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裂长度、瞳孔直径、复视评分和眼球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裂长度长于对照组,瞳孔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球上转、下转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眼球活动度,延长眼裂长度,缩小瞳孔直径,以及降低复视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 靳立强; 郭海涛; 韩书明; 武洪方; 赵玲玲; 蔡俊刚
    • 摘要: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邯郸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治疗的76例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外科常规换药后给予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疗程均为40 d,观察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变化、创面积分、总有效率。结果:近期疗效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疼痛、瘙痒等创面积分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面积为(5.51±2.10)cm^(2),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可加快溃疡的愈合速度,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疼痛、麻木、瘙痒等不适感。
    • 毕有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探讨了68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入院,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普通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52%(25例),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5%(33例),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11%(32例),普通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67.64%(23例),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经过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建议将该方案应用于临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