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531905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中国卫生产业、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相关文献由19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清伟、付强、付秀虹等。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31905篇
占比:100.00%
总计:2532005篇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研究学者
- 张清伟
- 付强
- 付秀虹
- 宋佳玉
- 崔利娜
- 朴元子
- 王为敏
- 王慧芬
- 郑蓉
- 黄桂松
- 丁伟
- 严晗光
- 仉艳
- 代小霞
- 任 雁
- 任卓
- 任玉琴
- 任芳
- 何建弘
- 余涛
- 侯攀
- 保文焕
- 俞志茹
- 冯嘉依
- 冷一梅
- 刘伟伟
- 刘晓兰
- 刘爱兰
- 刘筱翠
- 刘锐
- 华中昌
- 华中昌1
- 单美琴
- 可鸿雁
- 吕娜
- 吕帝
- 吕艳侠
- 吴慧平
- 吴秀清
- 吴莹莹
- 周向东
- 周容1
- 周小桦
- 周磊
- 周长宇
- 咸华
- 唐小琼
- 唐欢
- 唐琳芳
- 唐相春
-
-
孔刘莎;
许旭光
-
-
摘要:
目的:讨论肾内科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路径(CP)式教学法的效果.方法: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肾内科实习生30例,随机归为:对照组(15例)、研究组(15例).对照组传统带教,研究组则行CP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诊疗能力、临床思维、问题解决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P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临床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实习生后期的临床工作有着促进意义.
-
-
唐欢;
李爱茹;
沈红波;
高岩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9年11月在本院急诊科学习的68名学生纳入该研究.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方法,以2018年5月为节点,将68名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和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平均成绩、操作平均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教研室对教学效果的平价.结果 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理论成绩合格率(88.2%)高于传统教学组(6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操作成绩合格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及教研室主任对教师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在中医急诊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理论操作的考核成绩,同时促进教师的带教能力提高,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
-
程蕾
-
-
摘要:
目的: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58名心内科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名,前者实施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后者实施常规教学,分析两组教学实施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学生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此时P<0.05,提示两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效果显著,对心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
石阳
-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泌尿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之中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所产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临床实习教育的实习生共260人,根据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临床教学方式将其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实习生所接受的临床教育方式为常规教学方式,二组实习生则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对两组实习生接受教育之后对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理论理解程度,操作规范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二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之后,实习生对于泌尿外科相关护理理论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有显著的上升(P<0.05),两组实习生之间的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本次研究具有探究意义.结论 在泌尿外科实习带教的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实习生对泌尿外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得到非常显著的上升,能够为实习生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建议在实习教学中推广使用.
-
-
黄华聪;
林伟明;
吴莹莹
-
-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生80名进行研究,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的比较上存有差异,观察组成绩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教学满意度的比较上存有差异,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
单美琴;
曹海红
-
-
摘要:
目的 总结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内分泌肾内科护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某院内分泌肾内科实习的护生80名为研究对象,按入科时间将80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科考试理论、操作成绩及授课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学习能力及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
-
夏婷
-
-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分阶段目标教学在护士PICC维护技能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5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常规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分阶段目标教学一体联合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技能、主动服务、行为规范以及安全改进等护理治疗过程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滑出、导管感染、导管堵塞比对照组发生率低,观察组护士实习生对该组的带教模式、带教效果的满意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维护技能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分阶段目标教学一体结合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带教质量,培养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技能,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护理满意度提高,PICC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
崔晓峰;
王春艳
-
-
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20年9月于该院手术室实习,根据入科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后进入手术室实习)和对照组(先进入手术室实习),各40名,分别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种带教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分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效果评分及对带教管理工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7.50%、80.00%,观察组护生对手术室带教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综合能力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整体带教质量,切实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使其手术室护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更为扎实,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临床路径式带教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
-
-
周小桦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80名肝胆外科护理肝胆外科实习护生,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法带教,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肝胆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肝胆外科护理基础知识成绩.结果 研究组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肝胆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肝胆外科护理基础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护理肝胆外科实习护生实施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效果确切,可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肝胆外科实习护生的理论以及护理技能掌握水平,并提高其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
-
代小霞;
石忠颜
-
-
摘要: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采用不同教学法开展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 100 名实习生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0 名)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法,研究组(n=30 名)给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展开教学,对比两组实践技能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案例分析成绩依次为(74.633.72)分、(68.753.45)分,且研究组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实习生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开展护理教学,有利于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
-
张洁婷;
吴秀清
-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之中,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教学法,一组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4周后,进行考核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CP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
-
冷一梅;
李牧虹
- 《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消化内科带教大专护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路径式教学模式,将本科21名对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名和对照组9名,进行7周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是教学,比较2组出科成绩及业务能力.结果:试验组出科平均总分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占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分析能力强、解决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带教方法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消化内科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消化内科大专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
冷一梅;
李牧虹
- 《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消化内科带教大专护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路径式教学模式,将本科21名对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名和对照组9名,进行7周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是教学,比较2组出科成绩及业务能力.结果:试验组出科平均总分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占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分析能力强、解决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带教方法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消化内科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消化内科大专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
冷一梅;
李牧虹
- 《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消化内科带教大专护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路径式教学模式,将本科21名对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名和对照组9名,进行7周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是教学,比较2组出科成绩及业务能力.结果:试验组出科平均总分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占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分析能力强、解决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带教方法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消化内科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消化内科大专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
冷一梅;
李牧虹
- 《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消化内科带教大专护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路径式教学模式,将本科21名对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名和对照组9名,进行7周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是教学,比较2组出科成绩及业务能力.结果:试验组出科平均总分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占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分析能力强、解决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带教方法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消化内科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消化内科大专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
冷一梅;
李牧虹
- 《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消化内科带教大专护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路径式教学模式,将本科21名对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名和对照组9名,进行7周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是教学,比较2组出科成绩及业务能力.结果:试验组出科平均总分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占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分析能力强、解决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带教方法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消化内科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消化内科大专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