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环芳烃
稠环芳烃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78956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沉积学报、岩矿测试、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三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等;稠环芳烃的相关文献由584位作者贡献,包括孔德金、任雪艳、李银奎等。
稠环芳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956篇
占比:99.92%
总计:179091篇
稠环芳烃
-研究学者
- 孔德金
- 任雪艳
- 李银奎
- 傅正美
- 范洪涛
- 邵爽
- 李旭光
- 郑均林
- 李经球
- 余琴
- 王力耕
- 章华隆
- 陈璐焌
- 刘清华
- 李国选
- 王鹏
- 贾红涛
- 雷志刚
- 马丙水
- 马书杰
- 李文英
- 杨基和
- 柯长荣
- 陈燕
- 于恩强
- 伍晓珈
- 何峻
- 冯涛
- 冯钰锜
- 刘妍
- 刘银东
- 商希红
- 崔文龙
- 廖显威
- 张方林
- 成程
- 李军
- 李华英
- 李忠煜
- 李泽坤
- 林翠英
- 王刚
- 王勇
- 王子琪
- 王毅
- 董雯丹
- 赖文勇
- 赵剑曦
- 赵江华
- 达世禄
-
-
申志兵;
任朝阳;
付娆;
唐瑞源;
梁生荣;
张君涛;
陈一帆
-
-
摘要:
通过湿浸渍法制备负载型Zn-Ag/Hβ催化剂,采用XRD、SEM、XPS、Py-IR、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在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引入甲烷,研究了甲烷对Zn-Ag/Hβ催化剂作用下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的促进作用,并考察了甲烷引入比例、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对稠环芳烃加氢反应萘转化率和苯、甲苯、二甲苯(BTX)等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Ag/Hβ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中强酸中心,负载金属Zn后分子筛存在Zn^(2+)和进入分子筛晶体骨架的Zn物种,总酸量降低且Lewis/Bronsted(L/B)酸量比增加;在反应压力3.5 MPa、反应温度400°C、体积空速4 h^(-1)、气/油体积比800、氢气和甲烷混合气氛的条件下,以萘为模型化合物在Zn-Ag/Hβ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萘转化率为99.82%,液体收率为80.88%;与氢气气氛下相比,BTX总选择性、苯、甲苯和二甲苯的选择性均显著提高。甲烷参与反应对提高BTX选择性和液相收率有利,促进了萘加氢裂化反应产物中含有甲基侧链产物的选择性,该研究结果为高效利用宝贵的重质油资源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
-
贝鹏志;
李文英
-
-
摘要:
煤焦油物质丰富、组成复杂,其中,含杂原子的芳香族化合物以及稠环芳烃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价值,但是难以通过石化行业获取。如何“破坏”杂原子芳香族化合物和稠环芳烃间的缔合作用,是高效分离的关键和萃取剂选择难点。若对待分离体系中各物质之间的“缔合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便可根据不同的能量范围设计萃取剂。据此,基于分子力场分析,获得了氮/硫杂原子芳香族化合物色散作用能的范围,约为-15~-70 kJ/mol,比照分析低共熔溶剂萃取氮/硫杂原子芳香族化合物研究动态,对增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调控手段归类,印证了可以根据待分离体系不同的能量范围来选择萃取剂,这种萃取剂选择方法可以作为分离杂原子芳香族化合物和稠环芳烃的一种新策略。
-
-
位艳宾;
刘焕;
何伟平;
李想
-
-
摘要:
煤液化残渣是煤炭直接液化工艺的副产物,其主要成分为缩合芳香类化合物。采用超声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揭示石油醚可溶有机质中的组成结构,为其高值化利用和提高液化工艺经济性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胜利煤液化残渣在石油醚中的萃取率高达28%,可溶物中共检测到43种化合物,主要为稠环芳烃或取代的稠环芳烃。
-
-
靳凤英;
于海斌;
王亚权;
臧甲忠;
郭春垒;
刘航;
马明超;
赵训志;
刘凯隆
-
-
摘要:
分别以氯铂酸和硝酸镍为铂和镍前驱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镍修饰的Pt/γ-Al_(2)O_(3)催化剂,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_(2)-TPD)及氢氧滴定法(H_(2)-O_(2))等手段进行表征。以重整C_(10)^(+)重芳烃为原料,在30 mL固定床装置上考察镍引入对Pt/γ-Al_(2)O_(3)催化剂稠环芳烃(PAHs)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固定床评价结果表明,随镍含量增加,稠环芳烃加氢活性和单环芳烃选择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0.1Pt/γ-Al_(2)O_(3)催化剂中引入0.5%(质量分数)的镍时,催化剂稠环芳烃加氢活性和选择性最佳,此时稠环芳烃转化率为75%左右,单环芳烃选择性为98%以上。结合H_(2)-TPR、H_(2)-TPD及H_(2)-O_(2)滴定等表征结果,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定量镍的引入提高了铂的分散度,同时由于铂的加氢活化能较低,铂通过溢流活化的氢迁移至非贵金属镍上,提高了金属镍的加氢性能。此外,铂的存在还可避免镍形成尖晶石结构等非活性相,促进镍氧化物的还原,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稠环芳烃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
-
刘道诚;
王九占;
荆洁颖;
杨志奋;
冯杰;
李文英
-
-
摘要:
受共振能、空间位阻和竞争吸附等方面的影响,稠环芳烃末环的吸附活化是其加氢饱和反应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特点及各类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分析表明,稠环芳烃吸附活化与其分子自身的属性和催化剂的性质密切相关,调控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电子状态可有效促进稠环芳烃分子的吸附活化.针对常见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本文分类阐述了各类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活性相结构、活性位点数量和活性金属电子密度的调控方法.分析指出,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形成活性金属的缺电子状态能够提升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可通过调节载体的酸性和添加助剂等方法实现.
-
-
李萌;
张金芳
-
-
摘要:
2020年6月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最新的《电工液体—电力设备用矿物绝缘油》:IEC60296-2020标准(第5版),对IEC60296-2020标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与2012年版(第4版)相比,第5版IEC60296标准有重大的技术变更,更加符合变压器的技术进步.IEC60296-2020标准中增加了变压器油色号,界面张力和产气特性等技术指标,对变压器油中稠环芳烃(PCAs)的含量控制更为严格.与IEC60296-2020标准相比,中国GB2536-2011标准滞后17年,急需修订.就IEC60296-2020标准对变压器油的发展和对变压器油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几款符合IEC60296-2020标准的国产变压器油进行了介绍.IEC60296-2020标准的实施对促进国内变压器油技术与国际变压器油技术同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
-
-
-
缪谦;
杨代月
-
-
摘要:
完全由sp2杂化的碳原子所构成的同素异形体呈现出或平坦或弯曲的面,该表面的曲率反映了碳纳米结构的整体几何特性.完全由六元环构成的石墨烯的曲率为零;由六元环和五元环共同构成的富勒烯的曲率为正;向碳原子的六边形网格中引入七元环或八元环则产生形如马鞍的面,其曲率为负.具有负曲率的三维周期性碳结构被命名为马凯晶体或碳施瓦茨体,是碳纳米科学研究长期追寻的目标,然而至今仍未被确定无疑地合成出来.为精确合成具有负曲率的碳纳米结构,一种至下而上的策略是先合成具有负曲率的稠环芳烃,再以其为模板或单体来制备更大的碳纳米结构.具有负曲率的稠环芳烃可以通过向稠环骨架中引入七元或八元环来设计、合成,表现出一些平面稠环芳烃所不具有的结构特征与性质.本文以包含八元环的稠环芳烃为例,介绍具有负曲率的稠环芳烃的设计、合成、立体动力学及其他特征,并展望具有负曲率的碳纳米结构的新研究方向.
-
-
李淑杰;
吴显军;
李奕睿
-
-
摘要:
介绍石蜡紫外吸光度快速测定的研究方法,在一定测试波长下,进行石蜡的溶剂、参比剂考察,对部分全精炼石蜡、半精炼石蜡、粗石蜡进行紫外吸光度测试,选择有代表性的石蜡产品进行精密度试验.与传统方法进行比对,证明该方法简便、快速、有效,可作为控制分析手段快速测定石蜡的紫外吸光度,监控石蜡产品的质量.
-
-
-
-
-
-
-
-
李泽坤;
王刚;
刘立凤;
刘银东;
高金森
-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比窄馏分反应性能,最终确定400~425°C窄馏分为关键馏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酸及醛对其进行了抽提,并比较考察了抽提前后油样的反应性能.通过改变酸浓度、醛油比及使用组合抽提的办法,得到了一系列的样品。利用LBO-16工业平衡剂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考察了抽余油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精制方案对原料反应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碱氮化合物及稠环芳烃的结构及含量对焦化蜡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质谱及FT-IR的方法对抽出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抽提深度得到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及稠环芳烃的结构存在差异。并对原料组成特性与反应性能进行了关联分析。
-
-
花瑞香;
梁永超;
李艳艳;
王京华;
郑锦诚
- 《2005年中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
| 2005年
-
摘要:
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的分离特性,研究建立了一次进样即可兄成柴油馏分的族组成分离、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5.0%~101.5%、RSD≦7.33%,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兄成1个实验仅需要54min。该方法用于二次加工装置的柴油馏分中烃类组成分布及柴油加氢精制脱芳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芳烃含量以重油催化的最高75.6%~88.3%,依次是蜡油催化的51.7%~69.4%、延迟焦化的23.4%~31.2%,减粘裂化的芳烃含量仅18.2%~24.6%0稠环芳烃在RN-10催化剂上加氢精制主要是通过加氢饱和反应历程兄成,反应结果使非芳含量增加;MC1技术的FC-18加氢精制催化剂,稠环芳烃既发生加氢饱和反应也发生开环反应,两种反应同时进行。
-
-
马书杰;
马丙水;
杨俊杰
- 《2008中国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欧盟颁布的环保指令2005/69/EC提出,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在轮胎和充油胶生产中全面禁用芳烃油等有毒橡胶油,环保橡胶油的研发引起国内外轮胎生产商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欧盟环保指令具体内容及对轮胎橡胶油产品的影响、轮胎橡胶油的替代方案、国内外环保橡胶油产品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环保轮胎橡胶油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
-
马书杰;
马丙水;
杨俊杰
- 《2008中国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欧盟颁布的环保指令2005/69/EC提出,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在轮胎和充油胶生产中全面禁用芳烃油等有毒橡胶油,环保橡胶油的研发引起国内外轮胎生产商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欧盟环保指令具体内容及对轮胎橡胶油产品的影响、轮胎橡胶油的替代方案、国内外环保橡胶油产品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环保轮胎橡胶油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