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焦化蜡油

焦化蜡油

焦化蜡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6073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流态化会议等;焦化蜡油的相关文献由74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刚、郭立艳、徐春明等。

焦化蜡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3.39%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6073 占比:96.09%

总计:6320篇

焦化蜡油—发文趋势图

焦化蜡油

-研究学者

  • 王刚
  • 郭立艳
  • 徐春明
  • 高金森
  • 李春义
  • 李泽坤
  • 周亚松
  • 田然
  • 杨朝合
  • 潘志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俐辰
    • 摘要: 催化裂化装置主要加工减压蜡油,考察了掺炼焦化蜡油后对催化裂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掺炼20%焦化蜡油时,催化裂化反应转化率和液体收率降低,液化气和汽油收率降低,柴油、干气和油浆收率升高。所有产品的硫含量均增加,汽油的辛烷值有所增加。
    • 董森
    • 摘要: 介绍了渣油加氢装置原料中少量掺炼焦化蜡油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渣油加氢进料掺炼一定比例的焦化蜡油,会导致原料重硫、氮含量增加。焦化蜡油的掺炼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反应温升和液相收率提高,装置氢耗增加。柴油馏分和产品渣油的密度、硫含量均增加,产品渣油的金属含量也因掺炼焦化蜡油而都有所增加。
    • 于志敏; 张浩然; 张博; 王路海
    • 摘要: 因延迟焦化工艺的特殊性,焦化蜡油中不可避免会携带焦粉.基于焦粉携带对焦化蜡油后续加工处理过程造成困难的分析,对优化操作条件降低焦化蜡油焦粉携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利用沉降和过滤等实现焦化蜡油焦粉脱除的机械分离方法.重点总结了磁絮凝沉降法、旋流分离法、反冲洗分离法及陶瓷膜过滤法等几种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各种焦粉脱除技术的优、缺点,简单分析了可借鉴的其它液固分离方法.可为焦化蜡油焦粉脱除新技术研发提供思路,从而实现焦化蜡油后续加工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 范希伟; 李丽芳
    • 摘要: 在一定温度下,焦化蜡油中加入脱氮剂可制备碱氮含量较低的焦化蜡油.文章主要通过工业生产数据,对焦化蜡油络合脱氮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原料中的碱氮含量、脱氮剂的加入量、氮气压力以及沉降时间对成品中的碱氮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原料的水份含量对成品合格率的影响尤其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 田凌燕; 甄新平; 李春义; 王华; 魏军
    • 摘要: 以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催化裂化循环油为原料,对加氢处理-加氢裂化组合工艺技术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不利于芳烃的饱和反应,但有利于环烷烃的裂化反应;降低反应压力或增加反应体积空速,产物(>360°C馏分)收率均增加,多环芳烃脱除率和多环环烷烃选择性均降低;在反应压力为15 MPa,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反应温度分别为360,370°C,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反应体积空速分别为0.5,0.7 h-1的最佳条件下,产物收率低于20%.
    • 刘小青; 邵立建; 王攀飞; 王磊
    • 摘要: 介绍了高掺炼焦化蜡油催化裂化催化剂LDO-70 C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40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与空白标定相比,在焦化蜡油掺炼比(质量分数)由25%提高至30%的条件下,液化气、汽油、总液体收率分别增加了0.30,2.86,1.50个百分点,干气、焦炭、柴油收率分别降低了0.06,0.51,1.67个百分点;汽油产品中饱和烃体积分数降低了2.1个百分点,烯烃和芳烃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0.5,1.6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增加了0.4个单位;柴油产品十六烷值相当;液化气中丙烯体积分数增加了1.3个百分点.
    • 李节; 岑友良; 刘健; 侯继承; 翟志清; 杜翔; 黄新龙
    • 摘要: 近年来"多点注汽"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主要研究了提高炉管注汽量对延迟焦化工业生产装置的影响.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注汽量由0.81%分别提高到1.48%,1.98%,3.09%和3.96%时,汽油和柴油的产率略有降低,焦化蜡油的产率增加,焦炭产率明显降低,按照生焦系数换算的焦炭产率分别降低了0.82,1.24,2.13和3.05百分点.产品中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的性质变化不大,而焦化蜡油的性质变差.注汽量的提高会增加装置的加工能耗,当炉管注汽量提高到约3.93%时,加工能耗增加约155.04 MJ/t.
    • 都帅; 朱丽云; 石景元; 王振波; 于志敏; 张浩然; 张博; 王路海
    • 摘要: 以焦化蜡油脱除焦粉用固-液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在一套冷态试验装置上开展DN75 mm切流式旋流器分离性能的试验研究,考察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及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操作参数依次为入口体积流量、底流率、进料质量浓度;旋流器压降随入口体积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底流率和进料质量浓度对压降影响较小;当入口体积流量为5~6 m3/h、底流率为20%时,旋流器可获得更高的分离效率.基于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数据,回归建立了旋流器分离效率预测模型,计算误差在10%以内.
    • 王杰; 雷小佳
    • 摘要: 辽河油田某炼油厂生产的焦化蜡油含氮量和含硫量较高,直接催化裂化反应的效果较差,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因此,开展了焦化蜡油加氢精制工艺优化实验研究.以目标炼油厂的焦化蜡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实验温度、实验压力、氢油比以及反应空速对焦化蜡油加氢精制处理后脱氮率和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压力以及空速的增大,焦化蜡油的脱氮率和脱硫率逐渐升高;而随着氢油比的逐渐增大,焦化蜡油的脱氮率和脱硫率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氢油比,使脱氮率和脱硫率达到最佳;辽河油田焦化蜡油加氢精制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PSR-102,温度380°C,压力12 MPa,氢油比1000,反应空速0.8 h-1.在此实验条件下,焦化蜡油的脱氮率可以达到60%以上,脱硫率可以达到95%以上,达到了良好的精制效果.
    • 石威
    • 摘要: 介绍了某公司1.5 Mt/a加氢裂化装置催化剂性质、催化剂装填、开工、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开工期间循环氢压缩机干气密封三次失效,通过返厂修复后装置开车成功.原料组成与设计值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因而产品收率发生了变化,液化气收率比设计值相高3.65%、重石脑油收率低3.85%.综合考虑重石脑油的产率和芳烃潜含量,重石脑油初馏点确定在77~80°C;裂化反应器第四床层温升对产品分布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考虑产品经济效益,R102第四床层温升控制在10~11.5°C之间.同时对装置存在的轻石脑油干点超标、能耗偏高、原料色度高以及原料硫氮比失衡等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