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氮

脱氮

脱氮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0970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4篇、会议论文106篇、专利文献131384篇;相关期刊743种,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等; 相关会议82种,包括2012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控制技术高峰论坛暨水泥工业脱硝、脱硫及除尘专题会、污泥处理与综合利用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研讨会研讨会、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科学会第六届第一次年会等;脱氮的相关文献由19347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永臻、王淑莹、高会杰等。

脱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4 占比:1.81%

会议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31384 占比:98.11%

总计:133914篇

脱氮—发文趋势图

脱氮

-研究学者

  • 彭永臻
  • 王淑莹
  • 高会杰
  • 张杰
  • 张树军
  • 马斌
  • 张琼
  • 孙丹凤
  • 金仁村
  • 李夕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玉萍; 张峰; 王衍争; 张向阳
    • 摘要: 为解决污水脱氮中碳源缺乏,投加碳源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业界将目光投向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综述了常见的自养反硝化技术,特别是铁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发展。分析了铁基自养反硝化原理以及pH值、温度、Fe/Fe^(2+)浓度及存在形态、碳源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阐述了铁自养反硝化技术及其耦合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铁基自养反硝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 马洪婧; 刘鹰; 慕欣廷; 苏鑫; 宋婧; 吴英海; 韩蕊
    • 摘要: 为获得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并查明其好氧反硝化性能,从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滤片上分离得到一株高效耐盐好氧反硝化菌,并进行了溶解氧、碳氮比(C/N)和温度对该菌好氧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及氮转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好氧反硝化菌经鉴定为盐单胞菌属,记为Halomonas sp.HRL-11;在高盐度(31)条件下,菌株HRL-11进行硝酸盐氮(NO^(-)_(3)-N)还原的优化条件为振荡摇速150 r/min(初始DO质量浓度7.48 mg/L)、C/N 10、温度30°C,在此条件下,菌株HRL-11以100 mg/L NO^(-)_(3)-N为唯一氮源,反应48 h后,其OD_(600 nm)值为1.4,对NO^(-)_(3)-N、TOC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1.5%、69.4%和65.6%;氮平衡分析显示,有19.44%的NO^(-)_(3)-N转化为胞内氮,25.87%的NO^(-)_(3)-N转化为其他硝化产物(NO^(-)_(2)-N、NH^(+)_(4)-N和有机氮),46.19%的NO^(-)_(3)-N可能转化为气态产物。研究表明,菌株Halomonas sp.HRL-11具有较好的耐盐和好氧反硝化性能,在工业化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等高盐度废水处理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邓祥意; 张臻悦; 池汝安; 肖春桥; 胡锦刚; 张秋桐
    • 摘要: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以铵盐为浸取剂的稀土浸出工艺导致大量氨氮残留于闭矿场,易随水体迁移造成氨氮污染,对闭矿场铵盐淋洗液进行脱氮是修复稀土矿山氨氮污染的有效方法。综述了物理化学脱氮方法及其原理,其中吹脱法、膜处理法、湿式氧化法和化学沉淀法适用于较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离子交换法和折点氯化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可采用不同物理化学脱氮工艺组合的方法实现稀土闭矿场淋出废水的脱氮处理,但物理化学方法普遍成本偏高,易造成二次污染。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三段活性污泥、A/O与A^(2)/O、SBR工艺及生物膜法,传统生物脱氮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但脱氮工艺流程较复杂、脱氮效率偏低。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及其脱氮原理,相较于传统生物脱氮,采用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可缩短脱氮流程、节省药剂消耗、提高脱氮效率,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闭矿场铵盐淋出液的脱氮处理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多种脱氮方法联合并开发新型工艺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闭矿场脱氮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稀土闭矿场淋出液脱氮的方法及基本原理,以期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闭矿场氨氮的绿色高效脱除提供一定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 张高军; 王永军; 魏玉朝; 陈璐; 张宝珊; 董亮亮; 谢翼飞; 王臣
    • 摘要: 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再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氮素超标极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再生水回用安全。因此,本研究以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总氮出水水质为目标,设计两级串联人工湿地及三级串联人工湿地,分别考察其对尾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两种串联人工湿地对尾水中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30.61%、82.16%、94.60%和60.71%、92.19%、94.60%,出水均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但三级串联人工湿地相较两级串联人工湿地,尾水日处理量更高,COD_(Cr)、氨氮出水浓度更低。因此,三级串联人工湿地更适用于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保障再生水回用安全。
    • 肖飞; 王维红
    • 摘要: 采用投加悬浮填料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新疆干旱寒冷地区污水处理厂的硝化、反硝化速率及生物膜菌群。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水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悬浮填料对氨氮和NO_(3)^(-)-N均有降解作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2%和81.42%;悬浮填料填充率在20%~30%、曝气量在6.0 m^(3)/h~6.5 m^(3)/h时,总氮平均去除率为75%。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生物膜的优势菌,绿弯菌门和黄杆菌门与污泥膨胀有关,装甲菌门是导致脱氮不佳的细菌。
    • 林晓宇; 甘莉; 陈祖亮
    • 摘要: 硝酸盐污染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难以处理的环境污染形式之一。本文研究不同重金属和硝酸盐共存对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sp.YF1去除Zn(II)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存在Zn(II)的情况下,菌株的除锌效果不佳,仅为14.2%,在加入Cu(II)后可以促进对Zn(II)的去除,去除率上升到17.3%。低浓度的Zn(II)可促进生物脱氮效果,但随着Cu(II)的加入,会抑制菌株的生长并影响其脱氮能力。与Zn(II)单独存在的情况相比,其脱氮效率降低了37.5%。
    • 王特; 田凯; 李杰
    • 摘要: 厌氧氨氧化脱氮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厌氧氨氧化菌工艺有自身的局限性,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富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影响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与推广。对此,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厌氧氨氧化的局限性,对温度、pH、溶解氧、有机物、底物浓度、盐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综述,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 宋永莲; 杨丹丹; 郑侠
    • 摘要: 以聚苯乙烯泡沫滤珠作为上向流反硝化滤池的滤料,在中试装置中考察了此种悬浮滤料的脱氮效果及其过滤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3.5 m^(3)/h的情况下,随着碳氮质量比(碳氮比)的升高,NO_(3)^(-)-N去除率逐渐提高,出水COD也逐渐提高,适宜的碳氮比为5,此条件下出水COD小于5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越长,脱氮效果越好,综合考虑本试验选择HRT为60 min;应控制废水流速为6~8 m/h,以使滤池出水SS在10 mg/L以下,稳定达标。该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沿水流方向的前半段,在沿层高度的0~90 cm区域基本完成了对NH_(4)^(+)-N和NO_(3)^(-)-N的去除,NH_(4)^(+)-N和NO_(3)^(-)-N的去除率贡献分别达到96.99%和96.87%,而剩余的后半部分滤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微弱。
    • 关永年; 刘洪波; 秦松; 徐超; 陈勇
    • 摘要: 针对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总氮(TN)指标不能稳定达到新标准的问题,设计开发出多模式切换的AAO工艺运行方式。通过多点分配进水、倒置内回流、延长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正置、倒置等不同模式切换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季节变化对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系统进行调整,优化碳源分配,寻找便于操作的高效脱氮工艺运行模式,提高脱氮效果,从而实现TN含量<10 mg/L的控制目标。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部分进水超越初沉池、延长缺氧区HRT、优化碳源分配相结合策略能较好提高工艺的脱氮效果。
    • 宋利国; 宋维星; 王宜东; 周衍平; 洪波; 季军远
    • 摘要: 利用新型间歇增氧垂直流人工湿地,揭示了不同进水NH^(+)_(4)-N浓度下盐度提升对湿地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间歇增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在盐胁迫下的脱氮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垂直流人工湿地,高盐(2.0%盐度)对TN去除性能影响较大,对COD去除性能影响相对较小。进水NH^(+)_(4)-N浓度为40 mg/L时,当盐度由0%提升至2.0%,出水NH^(+)_(4)-N浓度由3.88 mg/L增至12.44 mg/L,NH^(+)_(4)-N去除率由90.3%降至68.9%;出水NO-2-N浓度在1.09~1.21 mg/L,波动较小,出水NO-3-N浓度由5.19 mg/L降至3.81 mg/L;TN浓度由10.28 mg/L增至17.40 mg/L,TN去除率由74.3%降至56.5%;出水COD浓度由19.8 mg/L增至37.0 mg/L,COD去除率由89.5%降至81.5%。0.5%盐度下湿地微生物丰富度最高,且各盐度条件下曝气底部填料区微生物丰富度均高于湿地植物沙土区。随着湿地微生物对盐胁迫的逐步适应,微生物多样性初步恢复至无盐工况水平。盐度对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菌群分布及其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盐度从0.0%提升至2.0%,具有亚硝化功能的Nitrosomonas和具有硝化功能的Nitrospiraceae的丰度分别由2.5%、1.7%降至0.5%、0.3%,而具有反硝化功能的Thiobacillus和Denitratisoma平均丰度较高(分别为11.6%、5.4%)且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此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盐度对人工湿地脱氮影响及推进间歇增氧垂直流人工湿地应用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