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95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005篇;相关期刊597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智、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年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交流和研讨会、第三届两岸四地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第四届无锡市中小学积极德育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观摩会等;积极心理的相关文献由115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英红、刘淑霞、彭克等。
积极心理
-研究学者
- 刘英红
- 刘淑霞
- 彭克
- 王光艳
- 黄裕花
- 刘婷
- 刘红月
- 唐洁
- 张翠莲
- 彭凯平
- 梁建霞
- 董荻
- 龚萍
- 丁来友
- 万长华
- 严佳
- 乔凤杰
- 于志鹏
- 付叶亮
- 任俊
- 何安法
- 何珍
- 侯广彦
- 冼美谊
- 刘晓春
- 刘玉新
- 刘瑞瑞
- 刘颖
- 卢会志
- 卢卫斌
- 司素英
- 吴云姣
- 吴安俤
- 吴美娟
- 周方遒
- 周晓瑜
- 周颖靖
- 姚俊红
- 姜影
- 孙宏岩
- 孙长萍
- 安宁
- 宋洁
- 宋润花
- 宗成
- 屈卫华
- 廖冉
- 张孟娟
- 张帼英
- 张徐健
-
-
周晓兰
-
-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内容的教学是重难点,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将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和动荡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年代、世系复杂。本文旨在从这段繁杂的历史中提炼出教学主旨,用“乱”和“融”两个字打造这一课的灵魂,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积极心理品质。
-
-
周方遒;
祁进
-
-
摘要:
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坚韧不拔意志等精神力量,是培育大学生理性、信仰、仁爱、忠诚、勇气、毅力、责任等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培育的价值,架起红色文化与积极心理培育的桥梁,并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层面探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培育的路径,可以提升大学生积极认知、强化大学生积极情感、坚定大学生积极意志、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
朱家浩
-
-
摘要: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认为自己生命有意义,能够清晰地意识到生活的目标和使命,并且愿意不断增强对生命含义、目标和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尝试优化认知方式,激活内在动力;立足实际活动,生发积极情感;借助优秀文化,内化积极品质,由此夯实生命情感教育,培育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促使其产生爱惜与敬畏生命的情感。
-
-
连惠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联合团队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治疗的7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积极心理联合团队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精神病因子、SAS、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积极心理联合团队认知行为干预对于广泛性焦虑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并且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
-
-
李佳航
-
-
摘要: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积极心理学同样关注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积极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更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三种水平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三种策略,希望为学校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借鉴。
-
-
马小娟
-
-
摘要:
随着思政教育理念的更新及一系列思政教育改革举措的推出,我国思政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生心理状况日趋复杂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关注学生心理与情感,通过思政教育活动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心理。赵环秀著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书,是一本研究思政教育活动特征的学术著作。该书从本体论、价值论、责任论三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分析。首先,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思想活动为前提、以教育活动为统领、以实践活动为目的的过程。
-
-
赵军强;
张小丽
-
-
摘要: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改善焦虑依附、逃避依附和矛盾依附等多种消极依附心理,将积极依附心理融入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建构师生积极依附,则可以促成研究生公共英语质变学习。通过赏析研究生英语教材文本语言使用,引导学习者品鉴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缓解学习者对英语文本的排斥和疏离感,实现英语乐学思进;通过思考学习效果和反思学习意义,可以促成研究生积极心理依附,从而体验厚重的研究生公共英语习得。
-
-
吕志革
-
-
摘要:
“积极心理”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念,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思想品德教育当中,有效地提高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探析,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讨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研究了积极心理视域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
林琦
-
-
摘要:
高三阶段是学生备考的重要阶段,教学主要从巩固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方向展开,以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若想拥有较强的英语能力,既要具备充足的学科知识,还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困难和压力,切实提升综合素质。基于此,文章针对积极心理在高三英语备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为高中英语教师开展高三英语备考工作提供参考。
-
-
李锦萍
-
-
摘要:
基于现阶段的心理教育视域之下,小学教师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通过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多样化的设计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形成了健康的心理,深化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更好的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本文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对于“基于“绿埔教育”背景之下,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
-
乌日瀚
- 《2017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民歌就其本身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乃至民族的心路历程.细品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民歌会发现曲调及歌词当中普遍会体现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当地人也具有此类积极品质.在锡林郭勒地区诸多蒙古族民歌中不管是教育类,娱乐类,或是民俗类歌曲当中都能或多或少的发现育人娱乐、乐观积极的精神掠影,这正也成为了它的闪光点.亦可以此方向挖掘其民歌中的积极功能逐而探索其民族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待人处事的生活哲学观,独特的人生价值观,甚至开发应用民歌所蕴含的功能属性的实用价值,让更多人受益.这乃一人一艺术,一歌一民族.
-
-
徐志炯
- 《2012年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交流和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把化学实验教学作为一个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营造积极心理场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中的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而现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大大下降,这除了与目前的教育体制和高考体制有关外,其实与现在学校不断将做实验改为看实验、听实验以节省时间赶进度有关,学生在这中间总是比较被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大兴趣就是实验,所以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一定要避免使学生被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实验,喜欢化学,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心理也就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