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8889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护理学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小儿肝胆、肛肠及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2011全国肠内肠外营养学术会议等;短肠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943位作者贡献,包括黎介寿、李宁、朱维铭等。

短肠综合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8889 占比:99.53%

总计:99353篇

短肠综合征—发文趋势图

短肠综合征

-研究学者

  • 黎介寿
  • 李宁
  • 朱维铭
  • 吴肇汉
  • 吴国豪
  • 彭南海
  • 蔡威
  • 靳大勇
  • 李幼生
  • 汤庆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燕; 卢芳燕; 王芳; 蒋树英; 朱莉
    • 摘要: 总结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合并短肠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儿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剩余肠管代偿不足、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监测重要脏器功能,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动态调整营养管理方案,促进肠道代偿;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早期预警排斥反应,准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加强皮肤管理,积极干预尿布性皮炎;制订个体化的家庭管理方案,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经过129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状况良好。
    • 司乐羽; 史源
    • 摘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早产儿中常见的严重肠道炎性疾病,与早产、感染、缺氧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发病率、病死率高,即使存活的患儿后期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包括短肠综合征、胆汁淤积和神经发育迟缓等[1-2]。近年来,新生儿科诊疗技术进展迅速,更多的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得以存活,但NE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
    • 顾赛霞; 杨童玲
    • 摘要: 总结1例短肠综合征患儿应用胃造瘘进行肠内营养联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肠外营养的护理。做好胃造瘘的护理(导管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疼痛护理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抗生素锁运用)、营养支持(个体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出院指导等,最终该患儿营养状况良好,顺利出院。
    • 李广; 张艳平; 张英娜; 韩金宝; 余梦楠; 刘钢; 黄柳明; 张珊
    •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造瘘术后肠衰竭相关性肝病(intestinal failure associated liver disease,IFALD)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初诊为NEC并行肠造瘘及还纳手术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合并IFALD分为未合并IFALD组(n=51)与合并IFALD组(n=27)。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发生IFAL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合并IFALD组与未合并IFALD组的早产儿比例分别为[92.6%(25/27)与72.5%(37/51),χ^(2)=4.084,P=0.043];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分别为[88.9%(24/27)与70.6%(36/51),χ^(2)=4.722,P=0.030];造瘘术后剩余小肠长度<40 cm的比例分别为[37.0%(10/27)与5.9%(3/51),χ^(2)=12.764,P=0.001];并发脓毒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7.0%(10/27)与11.8%(6/51),χ^(2)=7.456,P=0.039],合并IFALD组均高于未合并IFAL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IFALD组与未合并IFALD组患儿的术后开奶天数分别为[(10±5)与(9±4)d,t=-1.241,P=0.021];达到全肠道喂养所需平均天数分别为[(50±19)与(27±13)d,t=3.341,P<0.001],合并IFALD组均长于未合并IFALD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达到全肠道喂养所需天数与IFALD发生呈正相关(OR=1.075,P=0.001),并发脓毒血症与IFALD发生呈正相关(OR=5.427,P=0.027)。结论 NEC小肠造瘘术后患儿,待病情稳定后早日达到全肠道喂养,积极预防感染是改善IFALD结局的重要因素。
    • 邓高燕; 曾纪晓
    • 摘要: 目的结肠瓣膜成形术可以使瓣膜前结肠上皮具有类似小肠的吸收功能,本研究拟进一步阐明结肠瓣膜成形术诱导结肠上皮向小肠上皮化生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配到两组(各20只),对照组大鼠切除80%小肠,实验组同时行结肠瓣膜成形术。实验后30周处死大鼠,取回肠、瓣膜前结肠及瓣膜后结肠作检测。原位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内Wnt7b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结果实验组大鼠比对照组的大鼠重。HE染色光镜检查发现瓣膜近端的结肠具有类似小肠上皮的特征(上皮增厚、肠隐窝增长以及杯状细胞减少)。免疫组化检查发现瓣膜近端结肠上皮的Wnt7b蛋白和β-catenin蛋白比瓣膜远端结肠上皮的大幅增多。结论结肠瓣膜成形术促进结肠上皮的吸收功能,其机制很可能是Wnt/β-catenin通路介导的肠上皮干细胞再生。
    • 周晔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实施肠梗阻小肠广泛切除术对短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肠梗阻小肠广泛切除术治疗导致的短肠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划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肠肠段倒置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肠梗阻小肠广泛切除术治疗导致的短肠综合征患者采取小肠肠段倒置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缓肠运输,增强小肠的吸收能力,促进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沈如婷; 罗娟; 黄迎春; 叶向红
    •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饮食行为特征及自我饮食管理方面的体验,以进一步指导和干预患者饮食管理,提高饮食管理依从性.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对15例短肠综合征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短肠综合征患者的饮食行为特征及管理中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体验:日常饮食结构改变、饮食指导信息获取与认知、自我饮食管理类型、饮食管理支持需求.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短肠综合征患者疾病和饮食知识认知的提高,可采用多模式饮食指导方式提高患者知识储备并通过制订科学量化的饮食方案提高饮食依从性.同时,应关注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保障患者正常社交功能.
    • 范圣先; 王剑; 李强; 李幼生; 管文贤; 黎介寿
    • 摘要: 由于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肠衰竭患者不得不依赖肠外营养(PN)来维持能量和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PN在提供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损害.此外,由于肠道结构和内环境发生改变,IF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细菌代谢产生的毒性介质可诱导肠道炎性反应和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IFALD).自1998年Marshall首次提出肠-肝轴的概念以来,肠-肝轴紊乱在IF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肠道-肝脏之间的“对话”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稳态平衡的关键,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在IF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笔者首次提出肠-菌-肝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试图强调肠道菌群是肠-肝轴中的重要一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IF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肠-菌-肝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将对理解IFALD的发病机制和改进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蔡忠良; 梁磊; 王晨阳
    • 摘要: 目的 目前关于肠大部分切除术(MBR)后残余肠管的自噬现象仍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自噬在大鼠MBR后残余肠管黏膜损伤形成过程的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MBR组(切除约80%小肠肠管,保留大约10 cm末端回肠和5 cm近端空肠,建立MBR动物模型)及假手术组(在距屈氏韧带20 cm处横断肠管后用7-0缝合线在显微镜下行端端吻合).HE染色观察MBR后大鼠残余肠管黏膜损伤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8、16、24、72 h)残余肠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肠道黏膜损伤评估的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肠道黏膜损伤chius′评分(1.33±0.26)比较,MBR组(2.83±0.29)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MBR组自噬重要分子LC3的表达明显升高,P6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MBR组术后16 h自噬相关基因LC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4 h和72 h表达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自噬相关基因P62蛋白变化与LC3相反,16 h表达下调,24 h后则逐渐升高(P<0.05).结论 MBR后自噬流的总体表达明显增高,自噬参与MBR后残余肠管黏膜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究自噬参与MBR后肠康复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王勉; 洪流; 孙豪; 陈冬利; 王为忠; 郑建勇; 赵青川; 季刚; 吴国生
    • 摘要: 目的 总结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的临床经验,为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13例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12例病因为肿瘤累及肠系膜根部,肿瘤得到根治性切除,且避免了广泛小肠切除.11例同时联合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11/13),其中1例于术后第1天因移植肠血管血栓,移植肠坏死被切除,导致短肠综合征.术后1年存活率69%(9/13),4例死亡患者中2例分别因肝转移和肝、肺转移死亡.术后存活2年以上的5例,均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结论 自体小肠移植适用于以往认为"不可切除"的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