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皂苷含量

皂苷含量

皂苷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2045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全国药材信息、人参研究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医院药学分会学术年会暨世界中联中药专业委员会2014年国际学术会议、第十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等;皂苷含量的相关文献由8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生超、张广辉、卢迎春等。

皂苷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2045 占比:99.83%

总计:52132篇

皂苷含量—发文趋势图

皂苷含量

-研究学者

  • 杨生超
  • 张广辉
  • 卢迎春
  • 李莹
  • 范伟
  • 刘冠泽
  • 李家儒
  • 赵艳
  • 孙玉琴
  • 掲应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世水; 徐梁; 江应钦; 韩素芳; 程诗明; 成亮; 杨少宗; 柳丽娜
    • 摘要: 为选择优良华重楼种源,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采集9个种源的华重楼7年生以上野生植株,栽植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白岩寺林区,对其生长性状和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华重楼根茎生长性状在种源间表型变异丰富,除须根数和须根长外,其他性状在种源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6%,只有安吉1个种源没有达到合格标准。龙泉种源的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最高,达1.252%;安吉种源的最低,仅为0.485%。
    • 韦美丽; 孙玉琴; 王炳艳; 刘云芝; 黄天卫; 黄家发; 吴承陶
    • 摘要: 为进一步规范三七的栽培管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种苗重进行分级移栽,考察不同处理植株生长性状及皂苷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种苗等级与株高、茎基粗、叶片大小、块根重、病株率及皂苷产量正相关,与出苗率、存苗率、根冠比及块根含水量负相关.生产中实行种苗分级移栽时宜选用种苗重大于1.5 g的Ⅰ级、Ⅱ级种苗.
    • 胡可; 田美华; 唐安军
    • 摘要: 华重楼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锐减,甚至一些分布区的野生华重楼已经消失.人工种植华重楼是解决重楼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华重楼入药部位是根茎,其中重楼皂苷含量是重楼药材质量控制的一个标准.根据近年的研究成果和调查资料,对华重楼根茎及地上部分的皂苷含量差异、生态因子影响以及抚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比较,结果发现,华重楼的种子、种皮及叶片等部位也含有较丰富的皂苷,但低于根茎的皂苷含量;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是影响华重楼生长发育及根茎皂苷含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在实践中,目前以林下抚育和荫棚种植为主,适当遮阴或适宜的林地郁闭度有利于华重楼的生长及根茎增长.此外,对华重楼皂苷研究与种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李秋雨; 丁永胜; 王晓玫; 姚子蔚; 边丽华; 罗静; 石晋丽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三七断面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产地三七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应用测色仪获取三七色度值.通过SPSS 22.0、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七皂苷R1含量与a*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a*越小,粉末颜色越偏绿,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5种皂苷总含量与b*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b*越小,粉末颜色越偏蓝,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5种皂苷总含量与L*呈显著负相关,表明L*越小,粉末颜色越偏黑,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d与各色度值均无显著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三七皂苷R1外,断面为灰绿色的三七样品中皂苷的含量高于断面为黄绿色的样品.结论:色度值可用于评价三七药材的质量,该研究可为三七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 秦枫; 李金贵; 朱善元; 王红昀; 王安平; 吴双
    • 摘要: 为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物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作用温度为自变量,以皂苷含量和固形物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最佳除杂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生药质量与皂苷提取液体积之比)为0.19 g/mL,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组分后A组分,澄清剂B组分和A组分加入量分别为10%、5%药液体积,作用温度为40°C.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三七茎叶皂苷提取液除杂工艺的优化,得出固形物去除率为28.40%,皂苷保留率为92.22%,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4%和0.56%,重现性较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 周建松; 胡展育; 詹云静; 赵芳; 游春梅
    • 摘要: 三七种植对生境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带来三七的皂苷含量的改变.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三七的皂苷含量与海拔具有显著相关性,海拔在1200m以上成负相关,2500m是获得符合《药典》皂苷含量标准要求的种植上限.应用GIS技术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坡度和坡向均对三七的皂苷含量有影响.坡度小于5°的区域不适宜三七种植,坡度在5°--25°区域内获得高皂苷含量三七的概率较大,之后随坡度增加获取高皂苷含量三七概率减小,但也能够较稳定获取符合皂苷含量标准的三七;偏北向获得高皂苷含量三七概率较低且获得不符合皂苷含量标准的概率高,而正东向、正南向和正西向获得高皂苷含量三七概率高且获得不符合皂苷含量标准的概率低.海拔、坡度和坡向都是对改变局地地区光照、水分和热量来对三七的皂苷含量产生影响.
    • 李思佳; 邓秋林; 文秋姝; 周娟; 张亚琴; 雷飞益; 陈雨; 刘志伟; 陈兴福
    • 摘要: [目的]明确川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 (Linn.f.)Ker-Gawl]生产中氮(N)、磷(P)、钾(K)和生物有机肥(BF)最佳配施量,为大田川麦冬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9个不同N、P、K与BF组合处理下,川麦冬品质活性成分、代表性活性成分与重金属含量,并基于DTOPSIS法进行了综合选优.[结果]合理的N、P、K和BF配施可显著提高川麦冬水溶性浸出物、总皂苷、可溶性多糖、麦冬皂苷D与麦冬皂苷D'的含量,降低Cu、Gd、As、Pb、Hg的含量.其中,以N1P3K3BF3处理的水溶性浸出物、总皂苷、麦冬皂苷D与麦冬皂苷D'的含量最高,分别为74.52%、0.38%、112.208 μg/mL与56.293 μg/mL;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的为N3P3K2BF1处理(42.47%);Cu和Pb含量最低的为N1P2K2BF2处理,As含量最低的为N3P2K1BF3处理,Gd含量最低的为N2P1K2BF3处理,Hg含量最低的为N2P2K3BF1处理.[结论]通过DTOPSIS法进行了综合选优,活性成分高、重金属含量低的最佳施肥组合为N1P3K3BF3,即N、P2O5、K2O和生物有机肥分别为598、240、595.80和2700 kg/hm2.
    • 吴际友; 程勇; 魏志恒; 陈家法; 张珉; 司红英; 盛克寨
    • 摘要: [目的]对湖南省6个不同产地果用型无患子的种实性状及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果实经济性状优质和皂苷含量高的优株,同时对湖南不同产地无患子的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初步调研.[方法]收集了湖南地区6个产地共计55株无患子的果实,每株随机采果2 kg以上,对果实和种子的各性状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无患子不同产地间的果实性状变异及产地内单株的果实性状变异情况.[结果]不同产地间的果用型无患子种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石门产地的果用型无患子果实和种子相对最大,其果实大部分性状指标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产地,单果平均鲜质量可达5.40 g,平均果横径、果纵径达25.11 mm、21.12 mm,其中该产地部分优株无患子单果平均鲜质量超过7 g,果径超过30 mm;同时通过分析测定各产地的果用型无患子皂苷含量表明,石门产地的果用型无患子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值为10.42%,最高可达12.70%.[结论]湖南果用型无患子种实性状及皂苷含量在单株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并且在多数产地内存在丰富的变异,说明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相关分析表明,果用型无患子果实皂苷含量与果实各质量性状均无显著的相关性,所以在对果用型无患子进行单株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果实质量及果实皂苷含量.
    • 邢永丽
    •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太子参的皂苷含量采用香草醛 - 冰醋酸法实行测定,对其多糖含量采用硫酸 - 苯酚法实行测定,对其测 定结果实行对比分析。结果:江苏句容马埂太子参皂苷含量为 0.25%,多糖含量为 24%;福建柘荣太子参皂苷含量为 0.23%,多糖含量为 22%;贵州施秉太子参皂苷含量为 0.22%,多糖含 量为 22%。结论:福建柘荣、江苏句容马埂、贵州施秉太子参皂苷含量、多糖含量较高,属于太子参的优质产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