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取向
生态取向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专利文献73130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教育科学、继续教育研究等;
生态取向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垣可、朱广清、樊文芳等。
生态取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3130篇
占比:99.84%
总计:73244篇
生态取向
-研究学者
- 赵垣可
- 朱广清
- 樊文芳
- 肖正德
- 范蔚
- 陈大伟
- 丁锡民
- 刘乃美
- 刘湘溶
- 吴琪
- 周跃良
- 曾苗苗
- 朱家雄
- 李娟娟
- 武斌
- 殷世东
- 江世勇12
- 滕海键
- 石军辉
- 罗生全
- 邓鹂鸣1
- 靳玉乐
- 颜忠军
- 但菲
- 余永腾
- 刘万海
- 刘军豪
- 刘建平
- 刘慧
- 刘翔
- 刘莹
- 初秀英
- 吴红云
- 吴红云2
- 周卫
- 周文娟
- 周海涛
- 周琼
- 周进军
- 唐玉光
- 唐萍
- 夏蓓蓓
- 如合亚木·海排提
- 姚顺良
- 姜中杰
- 姬莹
- 孙微
- 孙玉
- 孟宪乐
- 宋改敏
-
-
唐萍;
肖肖
-
-
摘要:
辅导员的人格是其自身的德性、生存意义和价值生命的载体,而辅导员的人格取向从本质上关涉了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方向。生态取向的人格具有道德性、关系性和整体性等特点,对辅导员理想人格的澄清具有启发意义。辅导员人格的生态取向主要表征为“以学生为本”“以自身境界为核心”及“延展到更为广阔的生命世界”等三个方面,并可以通过师生交往范式的转换、自我意识的重构、人文精神的映照等途径进行理想人格的追寻。
-
-
连凯
-
-
摘要:
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三条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育部,2010)。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18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略。
-
-
孙微;
王金本
-
-
摘要:
以实践智慧为本质意蕴的"实践一反思"取向教师发展范式,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内容和目的三个方面对理智取向范式的更深层次的发展与超越,强调教师发展的内在自主性.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秉承自组织系统理念,突出教师主体的内外自主性.生态取向与"实践一反思"取向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前提和基础.在比较融合的视角下深刻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有助于充分认识教师价值,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
-
黄媛
-
-
摘要:
生态取向下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额外的负担,能强化幼儿园的系统功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提升教研成效,管理者要从营造文化氛围、搭建交流平台等多方面入手.本文探讨了生态取向下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
-
郑志恋;
王嘉晶
-
-
摘要:
以“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为旨归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的学习需要从知识取向、实践取向转向生态取向。生态取向教师学习的内涵被看成是一种存在方式,植根于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中,强调生命本位、整合给养、交互共生。该文通过分析省属高师院校英语师范生学习生态取向内涵、特征及必要性,由此提出转化性学习和真实性学习两种生态取向师范生学习路径。
-
-
-
蒋咏梅;
陈军
-
-
摘要: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存在教学认知视野狭隘、教学资质参差不齐、课程思政意识淡薄、团队合作难以实现等弊端.基于生态取向的教师团队的认知构建既强调教师个体生态的科学建构,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方向及路径,也重视教师群体生态的健康打造,始终坚持相互依存、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整体观.通过不断融合更新语言知识及专业知识、提升跨文化基础上的教研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站位、构建优势互补的实践共同体等措施,有助于教师团队进入正确的生态健康轨道,最终必将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
-
-
王利华;
梅雪芹;
周琼;
滕海键
-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四是区域环境史继续受到重视,整体环境史建构也被提上议程。本期的“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包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滕海键教授的四篇环境史专题文章。王利华教授的《“盲人摸象”的隐喻——浅议环境史的整体性》探讨了环境史研究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学科手段和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梅雪芹教授的《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从环境史角度讨论了历史评价尺度的转换和创新问题;周琼教授的《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刍议》探讨了环境史研究碎片化与整体性的辩证关系;滕海键教授的《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论述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和趋势、价值和意义。这四篇文章聚焦于环境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见解,希冀对促进环境史研究能有所启发。
-
-
滕海键
-
-
摘要:
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就是以生态意识或生态理念为指导来研究经济史的范式和趋势。以往学界特别是经济学学界在经济史研究中严重忽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环境史的兴起促进了这一局面的改变。环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也有称“生态史”和“生态环境史”的,对不同称谓学界也有不同的内涵阐释。是一个外来词,现已为国内多数学者认同和接受。近年来,环境史在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界将焦点进一步深入到其主旨关怀与学科体系构建及其对相关学科的影响上。众所周知,环境史研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学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其他诸多相关学科。如今,历史学科的许多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史、全球史、社会史、农史等等,都出现了“生态转向”的趋势。经济史与环境史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史研究要追踪学术前沿,不能不对环境史研究发展的大势做出回应。当下经济史的传统论题有待拓展,研究范式面临着挑战,经济史研究的生态转向是突破现有研究瓶颈的途径,这也是未来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以生态学意识和理念来研究经济史,可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生态经济史”。
-
-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8.16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其包含选自由作为四羧酸二酐与二胺的反应产物的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所组成的聚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至少一种具有光反应性结构,且所述聚合物的原料单体包含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而且,原料单体包含由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20,000。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可形成与密封剂的密接性高的液晶取向膜,进而可提供一种即便窄边框化基板彼此的接着性仍高的液晶显示元件。
-
-
-
-
-
-
-
-
-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1-09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其包含选自由作为四羧酸二酐与二胺的反应物的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所组成的聚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至少一种具有光反应性结构,且所述聚合物的原料单体包含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而且,原料单体包含由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20,000。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取向用液晶取向剂,可形成与密封剂的密接性高的液晶取向膜,进而可提供一种即便窄边框化基板彼此的接着性仍高的液晶显示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