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
渗透性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49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7篇、会议论文217篇、专利文献464069篇;相关期刊1582种,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膜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19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2014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渗透性的相关文献由1070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铁军、S·诺埃尔、高小建等。
渗透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4069篇
占比:99.31%
总计:467293篇
渗透性
-研究学者
- 赵铁军
- S·诺埃尔
- 高小建
- 周勇
- 杨英姿
- 邓宏卫
- 巴恒静
- 宋文成
- 王起才
- 马志鸣
- 万小梅
- 梁正召
- C·卡福
- 刘洋
- 张磊
- 李伟
- 王璐
- 王鹏刚
- 刘宁
- 王同华
- 王红
- 高从堦
- 鲍甫成
- 何泳生
- 司甜
- 吕建雄
- 孙彦琳
- 张小珍
- 张鹏
- 方永浩
- 江瑜华
- 祝琳华
- 邢锋
- M·克鲁格
- M·魏斯曼特尔
- 万力
- 叶林宏
- 周永东
- 孟召平
- 张勋来
- 李静
- 王凯
- 苗平
- A·贾内蒂
- B·若
- M·科涅
- M·舍瓦莱
- S·J·史密斯
- 原祐一
- 周健儿
-
-
郭培玺;
虞子楠
-
-
摘要:
以珠三角地区某港口地基海相软土为例,分别开展固结排水和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蠕变试验,并结合剪切蠕变试验结果,在传统Burger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非线性SP元件,串联后得到一个新的一维蠕变本构模型,并将其拓展为三维情形,利用改进模型拟合海相软土剪切蠕变曲线,并验证其正确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每一级加载瞬间海相软土均表现出瞬时弹性变形,随即表现出衰减和稳定蠕变阶段,最后一级加载海相软土发生加速蠕变;每一加载等级的不排水条件下的轴向应变量值和孔隙水压力均大于排水条件;海相软土的渗透性影响蠕变变形,弱渗透性条件更有利于蠕变变形的累积;改进Burgers模型拟合海相软土剪切蠕变曲线,吻合良好。
-
-
彭赛宇;
马纪英;
孙友宏;
李胜利;
郭威;
王晓初
-
-
摘要:
为了研发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劈裂注浆改造技术,开展劈裂改造浆液配制及浆液固结体性能测试实验。首先,基于传统水玻璃浆材,引入发泡剂与稳泡剂,形成泡沫水玻璃浆液,从而增强浆液固结体的渗透性;其次,引入沸石提高固结体的强度和渗透性,在配制过程中,测定泡沫水玻璃浆液的黏度和固化时间,明确浆液可注性;最后,开展浆液固结体渗透率、核磁成像、单轴/三轴抗压强度等测试,研究浆液固结体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泡沫水玻璃浆液拥有瞬凝特性,其固化时间可控,浆液黏度受稳泡剂种类与质量分数影响较小,受沸石添加量和搅拌强度的影响较大;浆液固结体内部以大孔为主,且孔隙连通性较好,稳泡剂和沸石添加量对浆液固结体渗透率的影响较大,而对浆液固结体强度的影响较小。采用高强度搅拌方式配制浆液,可显著提高浆液固结体渗透率,但同时降低了其强度。改变组分和搅拌强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浆液固结体渗透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
-
姚剑虹
-
-
摘要:
评价混凝土在一定侵蚀条件下的耐久性,通常可以用扩散系数来反映。该指标可以通过Fick第二定律[1]来进行研究。其准确性与混凝土结构的寿命测算紧密相关。扩散系数的数值反映了氯离子在钢筋混凝土中扩散能力的大小,其数值不仅与混凝土空隙的多少、配合比及分布特点等多种内部因素有关,还和外部因素也直接相关。如混凝土龄期、环境温度、外掺剂的品种等。因此,氯离子在不同混凝土中的扩散各不相同,在各类工程项目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
-
刘大锰;
贾奇锋;
蔡益栋
-
-
摘要: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煤储层地质学理论与技术有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突破。基于对文献调研与分析,阐述了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的研究内容及进展,分析了前缘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煤层气储层地质学研究正在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从单学科到多学科协同发展,研究内容涉及煤储层成因类型、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应力特征、物性特征、几何形态、井网布置方式、储层改造及保护、井网调整及优化等产业全过程;煤层气运聚动力分为2类,一类是在气体浓度差作用下的扩散-渗流机制,另一类是压差或势差作用下的水动力-浮力机制;构造挤压应力主要通过骨架岩石的变形改变含水层与隔水层,并影响到流体渗流网络的输导能力;沉积压实主要影响孔-裂隙空间及喉道,沉积物沉降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异常高压带,不利于储层流体流动;流体在三维空间中所处的温度不同,温差效应常会引起流体发生瑞利和非瑞利对流驱动,一般浅部低温、密度较大的流体会向下运动,而深部高温、密度较小的流体会向上运动;渗透率研究经历了4个阶段,包括表观现象与经验推测定性分析、多种理化效应与细化各因素作用影响机制、数学模型与数值分析等多种模拟手段定量表征以及精细完善储层微米尺度传输介质渗透率动态变化。研究指出,未来需要精细研究深部构造煤和热改造煤储层纳米级孔隙气体的赋存状态与扩散运移机理,建立健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合采技术制度,根据纳米孔隙超量吸附的聚散过程厘定不同温压条件下煤储层微纳米孔隙中气体凝聚与游离空间变化。
-
-
周书林;
王华;
王祺顺;
王文盛;
张伟
-
-
摘要:
为了解决季冻区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等质量法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了低砂取代率透水混凝土(Low-Sand Replacement Rate Pervious Concrete,SPC),研究了不同砂取代率(0%、2%、4%、6%、8%和10%)对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渗透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冻融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取代率的增加,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砂取代率为8%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高值。有效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趋势与强度相反。随着冻融循环试验的进行,SPC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当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SPC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随着砂取代率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砂取代率8%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最低,比对照组(0%)降低了10.96%。说明加砂能有效地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此外,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砂取代率为8%。
-
-
李昕;
孙长海;
李建安;
雷双龙;
张紫薇;
刘声均;
牛梦蝶;
李国新;
王旭东
-
-
摘要:
通过测试抗压强度、强度恢复率、吸水率和抗渗压力,对比分析了粉煤灰与矿粉掺量对含渗透结晶添加剂(CCCW)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检测反应产物,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活性矿物掺和料对含CCCW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或矿粉取代量增加,含CCCW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强度恢复率及抗渗压力先增加后降低,当粉煤灰或矿粉取代量为10%时,含CCCW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强度恢复率均最大,且矿粉的改善作用优于粉煤灰的改善作用。
-
-
张树栋;
吴斌;
于海珍;
王琳;
吴兆伟;
张喆;
胡琴
-
-
摘要: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原料药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并比较不同来源卡马西平原料药的固有溶出速率差异,探究影响质量关键点。方法采用μDiss^(TM)型和μFlux^(TM)型光纤药物溶解渗透测试系统,测定卡马西平原料药在不同pH的溶解度和渗透速率,并预测其有效渗透性。利用固有溶出速率压片测试装置考察不同来源卡马西平原料药及卡马西平二水合物的固有溶出速率差异,通过粒度仪、电镜扫描、X射线分析粒径对固有溶出速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卡马西平为低溶解性药物,其溶解度和渗透速率不受pH影响,在pH 5.0和6.5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得有效渗透率均高于美托洛尔,为高渗透性药物。不同来源原料药的固有溶出速率存在差异,分析同粒径大小有关。此外,卡马西平二水合物的固有溶出速率略低于相同介质条件下的卡马西平,提示卡马西平易受环境湿度影响而发生晶型转变,形成二水合物,从而可能导致固有溶出速率下降。结论卡马西平为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固有溶出速率为影响其体内吸收的主要因素,易受粒度和环境湿度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来源原料药的固有溶出速率差异,可以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
刘强
-
-
摘要:
为研究新型矿渣-粉煤灰复合注浆材料在软土路基改良及变形控制中的应用,文章基于室内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渗透性试验及微观电镜试验,验证其对天然紫色土、壤质砂土和砂土的改良效果。研究发现:矿渣-粉煤灰复合注浆材料能够有效增强软土的承载能力,抗渗性,注浆前后三种土体的强度增幅分别为61.08%、40.82%和45.50%,天然紫色软土的改良效果最佳。
-
-
田鹏辉;
武海龙;
高宾;
兰豹
-
-
摘要:
研究了混凝土防护弹性渗透封闭底漆、弹性中间漆、高弹室温硫化硅橡胶防腐面漆的性能和应用效果。通过在北方某高寒地区高速公路护栏试用,经过1个整年的周期,涂膜完整,没有出现失光、开裂、鼓包等问题,达到了混凝土防护的作用。
-
-
张丹丹;
王松;
李玉杰;
张冬梅;
于明艳;
杨蕙如;
陈德俊
-
-
摘要: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初步预测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并考察辅料对盐酸吡格列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acroFLUX^(TM)型光纤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初始以胃模拟液(pH 1.6)为溶出介质,30 min后溶媒转换为肠模拟液(pH 6.5),考察3个厂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状态下的溶出与渗透过程,通过比较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两个关键质量参数,初步预测受试制剂的生物等效性。通过比较3个厂家原料与其制剂的渗透过程,考察辅料对盐酸吡格列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空腹状态下,其中一家受试制剂的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范围内,另外两家受试制剂未落在此区间。3家原料的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均高于其制剂。结论经本研究方法初步预测,一家受试制剂生物等效,另外两家受试制剂生物不等效。辅料影响盐酸吡格列酮的渗透性。
-
-
LV Jing;
吕静;
Zhang Yuanping;
张远平;
Gao Heng;
高衡;
Liu Qiang;
刘强
- 《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渗透性是平流层飞艇囊体材料的一个重要因素,飞艇囊体材料的渗透性直接影响平流层飞艇的运行时间和成本,决定了平流层飞艇能否进行长航时工作.本文分析了平流层飞艇囊体材料的结构及渗透原理,并从加工条件(加工温度、揉搓过程)和试验条件(试验气体、试验温度)几个方面,研究其对飞艇囊体材料的渗透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囊体材料加工温度下,材料的氦气渗透性变化较小,随着加工温度升高,材料显示透气;囊体材料经过机器揉搓后,随着揉搓的程度增大材料渗透性增大甚至阻气层发生破坏;不同的试验气体囊体材料的渗透性也不同,并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飞艇囊体材料的渗透量增大.加工过程和试验条件均会造成平流层飞艇囊体材料渗透性的改变.
-
-
TAO Gaoliang;
陶高粱;
WU Xiaokang;
吴小康;
YANG Xiuhua;
杨秀华;
LIU Wensheng;
刘文生;
HE Jun;
何俊;
CHEN Yin;
陈银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以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微观孔隙分布的影响,进行变水头渗透试验研究水泥掺量对渗透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调查水泥掺量对渗透性影响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在低水泥掺量(4%~12%)范围内急剧减小,在高水泥掺量(15%~25%)范围内呈现相对缓慢减小趋势;水泥土T2分布曲线均呈现三峰分布,三峰分别对应于小孔、中孔、大孔,随着水泥掺量增加,T2分布曲线总面积呈现减小趋势,其中在低水泥掺量范围内,第2峰、第3峰峰面积减小明显,在高水泥掺量范围内,第1峰峰面积显著减小.分析可知,在水泥掺量较低时,水泥水化作用优先堵塞大孔和中孔,导致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增加而显著减小;在水泥掺量较高时,水泥掺量的增加主要减少小孔隙面积,大孔和中孔面积变化不大,此时增加水泥掺量对减小水泥土渗透系数的效果相对较差.
-
-
HONG Bo;
洪勃;
LI Xian;
李喜安;
WANG Li;
王力;
LI Lincui;
李林翠
- 《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黄土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多孔性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多孔性不仅影响着黄土的物理力学及化学特征,也严重影响着黄土的水理性质,特别是黄土的渗透特性.然而,作为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经典模型——毛细管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采、煤成气开采以及岩土工程等领域,但将多孔介质渗流理论模型引入表征黄土的多孔构造,这方面的资料尚欠缺.因此,本文以黄土的渗透性作为研究示例,在总结分析目前相对较为成功的多孔介质毛细管渗流模型的基础上,选取适于定量表征黄土渗透性的渗流模型,结合计算结果和渗透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将多孔介质毛细管渗流模型引入描述黄土渗透性这一方法的适用性.并提出孔隙的“香肠”构造(或称为“莲藕”构造),为黄土的渗透性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
-
JIAO De-cai;
焦德才;
YANG Jun-jie;
杨俊杰;
DONG Meng-rong;
董猛荣;
CHANG Yu-jun;
常玉军
- 《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为研究水泥土渗透性随劣化程度的演化规律,通过模拟水泥土在腐蚀场地的形成过程制备完全劣化水泥土试样,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室内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浸泡溶液对完全劣化水泥土渗透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可利用腐蚀性较强的溶液浸泡以加快完全劣化,缩短完全劣化水泥土制样时间.但是溶液浓度过高,可造成水泥土试样表面脱落,影响试样制备的质量;完全劣化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与水泥掺入比有关,随水泥掺入比的增大,完全劣化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呈减小的趋势;本文试验条件下,粉土水泥土完全劣化后的渗透系数与粉土的渗透系数接近,高岭土水泥土完全劣化后的渗透系数小于高岭土的渗透系数;水泥土完全劣化后的渗透系数远大于未劣化水泥土的渗透系数.研究结果可为腐蚀场地的水泥土止水帷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
-
-
马敬然;
黄建欣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公交网络的布局合理性对公交系统及城市道路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区及福田区为例,利用2007 年至2017 年两区的城市路网及公交线路站点数据,基于ArcGIS 密度分析及数据统计构建城市道路网络-公交汽车网络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路段平均公交线路及站点数量、核密度等参数考察城市公交网络基于城市路网的基本空间特征,以研究城市公交汽车网络的合理性及其对城市路网交通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圳两区的公交站点及线路的相对关系比较好地反映出深圳的组团式城市结构特征;深圳福田区及南山区的公交线路高度依赖城市主干道及快速路,且其公交系统的渗透性在2007 年至2017年间均减弱,公交结构不甚合理,不利于居民日常出行及防范交通风险.最后总结归纳影响深圳市公交网络空间特征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公交网络现存问题提出需要增强公交系统渗透性、改善城市低等级道路的通行条件等公交系统规划建议.
-
-
-
XinZhao;
赵欣;
Xianbao Zheng;
郑宪宝;
Na Jia;
贾娜
- 《2018油气开采创新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水驱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含水急剧上升,形成水窜通道,弱凝胶调驱技术可有效降低区块含水率,增加水驱采收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室内实验测得反应速度、化学反应级数以及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应用化学反应用平衡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来描述凝胶生成过程,表征弱凝胶调驱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弱凝胶可增加水相粘度,有效降低油水流度比,增加波及体积.弱凝胶进入多孔介质后,优先封堵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可降低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改变后续流体的流向,从而提高注水波及效率.弱凝胶强度较弱在高压差下可向前流动,具有驱替作用,提高驱油效率.弱凝胶由于吸附捕集,形成较大的残余阻力,延长后续注水阶段有效期.
-
-
XinZhao;
赵欣;
Xianbao Zheng;
郑宪宝;
Na Jia;
贾娜
- 《2018油气开采创新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水驱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含水急剧上升,形成水窜通道,弱凝胶调驱技术可有效降低区块含水率,增加水驱采收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室内实验测得反应速度、化学反应级数以及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应用化学反应用平衡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来描述凝胶生成过程,表征弱凝胶调驱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弱凝胶可增加水相粘度,有效降低油水流度比,增加波及体积.弱凝胶进入多孔介质后,优先封堵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可降低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改变后续流体的流向,从而提高注水波及效率.弱凝胶强度较弱在高压差下可向前流动,具有驱替作用,提高驱油效率.弱凝胶由于吸附捕集,形成较大的残余阻力,延长后续注水阶段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