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掺和料
矿物掺和料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42247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福建建材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分会2015-2016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第十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专题)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等;矿物掺和料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伟、廉慧珍、张健等。
矿物掺和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2471篇
占比:99.95%
总计:422691篇
矿物掺和料
-研究学者
- 孙伟
- 廉慧珍
- 张健
- 陈网和
- 李林香
- 李秋义
- 缪昌文
- 罗素蓉
- 谢永江
- 郑建岚
- 兰明章
- 冯仲伟
- 刘伟
- 刘加平
- 刘娟红
- 刘建忠
- 叶世昌
- 吴建华
- 周伟玲
- 张玉玲
- 文梓芸
- 李家正
- 李康
- 李琪
- 杨医博
- 杨鲁
- 林育强
- 武海轮
- 石妍
- 胡凡
- 葛昕
- 谢亮
- 谭盐宾
- 赵海红
- 邢锋
- 阎培渝
- 陈永晟
- 饶云兵
- 齐婧
- 丛成河
- 严建华
- 仇培涛
- 代飞
- 任永胜
- 何庆
- 侯伟
- 兰蒙
- 刘向荣
- 刘婷婷
- 刘子科
-
-
-
李昕;
孙长海;
李建安;
雷双龙;
张紫薇;
刘声均;
牛梦蝶;
李国新;
王旭东
-
-
摘要:
通过测试抗压强度、强度恢复率、吸水率和抗渗压力,对比分析了粉煤灰与矿粉掺量对含渗透结晶添加剂(CCCW)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检测反应产物,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活性矿物掺和料对含CCCW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或矿粉取代量增加,含CCCW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强度恢复率及抗渗压力先增加后降低,当粉煤灰或矿粉取代量为10%时,含CCCW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强度恢复率均最大,且矿粉的改善作用优于粉煤灰的改善作用。
-
-
刘云凯;
褚继龙;
李晓岩;
王莹
-
-
摘要:
沿海腐蚀性地下水中含周边海水中主要盐分,对地下结构混凝土结构影响显著。首先对沿海地区地下水特性进行调研,分析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机理及水化反应生成物,采用相关化学理论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沿海地区地下水中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渗透侵蚀的腐蚀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类似地层环境下抗腐蚀性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有望显著提高地下结构混凝土性能,降低混凝土成本,将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
张延年;
张祥坤;
顾晓薇;
王亭;
韩东;
徐琰
-
-
摘要:
为促进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尾矿堆积带来的环境、安全等问题,以铁尾矿、粉煤灰、锂渣为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复合胶凝材料。通过对材料进行物化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研究铁尾矿、粉煤灰、锂渣三掺在不同配比和不同掺量下对胶砂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水化反应初期,水泥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和钙矾石,提供早期强度;水化反应继续,三掺体系中活性SiO_(2)和Al_(2)O_(3)与Ca(OH)_(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大量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及钙矾石等水化产物,部分未活化铁尾矿中的残余颗粒填充体系孔隙,胶凝材料体系中存在耦合作用,固废协同水化,促进体系强度增加。
-
-
李林香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矿物掺和料及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掺加不同比例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用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评价混凝土抗拉性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粉和石灰石粉的掺量增加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降低;矿渣粉对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作用最明显,当掺量为20%时,掺矿渣粉的混凝土56 d抗折强度比掺粉煤灰的高15%,比掺石灰石粉的高6%;矿渣粉对提高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作用较明显;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线性相关性不高,须根据混凝土在结构中所处部位、受力情况等因素来选择混凝土抗拉性能的评价指标.
-
-
陈亭伟;
吕航杰;
丁辉;
陈建康
-
-
摘要:
为了能够有效进行材料力学性能及成本耗费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价格-强度比和价格-模量比两个衡量指标.在再生混凝土材料体系设计方面,骨料取自建筑垃圾混凝土,选取了砂率分别为30%、37%和39%的3种材料体系.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形成了不同的材料配合比.通过一维应力压缩实验,得到了材料的模量和强度.通过比较价格-强度比和价格-模量比的定量结果,得到了性价比最优的材料配合比设计.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形成力学性能优良的再生混凝土具有参考意义.
-
-
邹华胜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对大坝碾压混凝土工程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粉煤灰、矿粉和细石英砂等量部分替代水泥,制备了不同矿物掺合料、不同掺量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并对其展开了单轴压缩、单轴劈裂及物质成分检测试验.研究发现:掺矿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在6%左右,抗拉强度提升在16%左右.掺矿粉混凝土的工程力学性能最佳,当矿粉掺量为10%时,其抗压强度为68.52MPa,较粉煤灰混凝土和石英砂混凝土分别高出3%和7%;抗拉强度为6.45MPa,较粉煤灰混凝土和石英砂混凝土分别高出11%和7%.
-
-
石妍;
李家正;
董芸;
周世华;
林育强;
陈霞
-
-
摘要:
历经六十余载,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对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优质粉煤灰规模化应用于三峡工程,并开发了用于水工混凝土的磷渣粉、石灰石粉、天然火山灰等新型矿物掺和料,掌握了其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规律,编制了系列技术标准,形成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体系.部分研究成果在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混凝土矿物掺和料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分类、不同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对水工混凝土性能影响以及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梳理相关科研成果,旨在推动新型矿物掺和料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拓展水工混凝土掺和料品种与范围,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提高我国筑坝技术水平、促进水工材料学科发展.
-
-
陈晨;
卫海;
彭涛;
郭樟根
-
-
摘要:
文章研究制备了不同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和料取代(水泥)率的低碳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试块,通过快速碳化试验,对低碳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胶比大于0.4,对碳化性能的不利影响较明显;粉煤灰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具有正反两面,合适的掺量能发挥最佳碳化性能;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以及采用三掺粉煤灰、矿粉、硅灰,均能发挥最佳的碳化性能;通过不同养护环境的对比,发现其对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影响较显著.
-
-
王浩;
杨仕教;
王富林
-
-
摘要:
为解决铜渣活性差、利用率低的问题,经过前期探索性实验研究,选择生石灰和活性矿物掺和料,在复合碱性激发剂作用下与铜渣制备一种无水泥熟料的新型改性铜渣胶凝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进行配比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3,球磨时间为120 min(5.24 m2/g)、碱含量为8%、矿物掺和料(L)为30%、生石灰为8% 时,无水泥熟料的改性铜渣胶凝材料3 d、28 d的最优配比的抗压强度分别为57.7、70.7 MPa.通过XRD、SEM的分析显示,铜渣在碱—矿物掺和料的协同作用后,产生大量的无定形凝胶C-S-H,并相互联接形成板状结构填充孔洞,提高了铜渣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铜渣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
-
-
-
-
CHEN Xin;
陈欣;
LUO Surong;
罗素蓉
- 《第四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采用公路拆除破碎的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粗骨料并测试其基本性能,用该再生粗骨料以70%的取代率置换天然粗骨料来制备生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探讨不同矿物掺和料掺量对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单掺粉煤灰和复掺粉煤灰加矿渣掺量的增加,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好,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降低.本文结合此次试验结果和课题组之前试验的弹性模量数据,拟合出适用于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计算模型.
-
-
金帆;
刘宁
- 《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针对道路工程泡沫水泥轻质土(FCB)的主要使用性能和施工性能,本文通过配合比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泡沫掺量、不同水胶比以及使用减水剂对FCB的湿密度、流值、28d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FCB的基础配比;然后通过矿物掺合料的复掺实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FCB密度、流值、早期强度、后期强度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矿物掺合料配比,并提出了一套FCB配比设计方法.
-
-
祝战奎;
胡建军
- 《第三届全国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当前结构工程采用回弹法验收时,往往在进行强度修正时因碳化深度较大,使得混凝土推算出的强度与实际值偏差较远.也影响了粉煤灰、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大量掺入,认为"水泥掺量高的混凝土才好",这不符合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本论文在自然条件下碳化,检测不同掺和料掺量的混凝土和砂浆的碳化深度,研究了矿物掺和料种类、掺量、养护龄期对碳化行为的影响;使用体积法对与相应混凝土相同水胶比、相同胶材比净浆试样的孔隙进行测定.分析掺和料混凝土中孔隙率与其碳化性能的关系.本研究表明,单掺粉煤灰时,随着粉煤灰掺量增高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在减弱;单掺矿渣粉和复掺粉煤灰、矿渣粉的混凝土,在早期标养时间至7天的前提下,其后期抗碳化性能均较高.究其原因和掺和料在混凝土内部的水化速率和水化程度有关.混凝土早期密实度差,抗碳化差;但后期密实度逐步提高,抗碳化性能也在提高.同时,分析相同掺合料种类和比例的砂浆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发现他们的影响因素和规律都基本一致.在分析混凝土的孔隙率时,发现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抗碳化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
-
叶世昌;
罗素蓉
- 《第十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为研究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性能,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掺量及粉煤灰与矿渣复掺为参数,进行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早龄期单轴拉伸徐变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拉伸徐变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加载14d时,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随矿物掺和料掺量增加而增加,粉煤灰单掺30%-60%使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增加8%-32%,而粉煤灰与矿渣复掺使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增加3%-22%,增加幅度相对粉煤灰单掺时低.修正后的M-Burgers模型可较好预测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
-
-
杨旭;
孙振平;
刘毅;
杨海静;
水亮亮
- 《“科之杰”杯第一届全国可持续混凝土理论与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采用真密度分析仪研究了水胶比和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和料对水泥浆体化学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随水胶比的提高而显著增大;掺加粉煤灰减小了水泥浆体塑性阶段的化学收缩,但增大了其硬化后及总体的化学收缩;掺加矿粉对水泥浆体化学收缩的影响取决于其细度和掺量,细度越大或掺量越大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越大,细度和掺量均较小时则可能会减小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显著增大了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且远远高于两种矿物掺合料单掺的化学收缩.同时,本文还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提出了水泥浆体化学收缩的预测模型.
-
-
-
余波;
黄海昌;
刘姝妲;
杨绿峰
- 《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295组利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简称RCM法)测试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试验数据,定量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等因素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进而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以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作为控制参数,建立了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和现有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
余波;
黄海昌;
刘姝妲;
杨绿峰
- 《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295组利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简称RCM法)测试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试验数据,定量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等因素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进而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以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作为控制参数,建立了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和现有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