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淮北平原

淮北平原

淮北平原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50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水利工程、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681篇;相关期刊258种,包括瞭望、地下水、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交流研讨会、第一届全国“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等;淮北平原的相关文献由74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龙、吕海深、汤广民等。

淮北平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3 占比:41.11%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94%

专利文献>

论文:681 占比:57.96%

总计:1175篇

淮北平原—发文趋势图

淮北平原

-研究学者

  • 王振龙
  • 吕海深
  • 汤广民
  • 朱永华
  • 蒋尚明
  • 袁宏伟
  • 李星涛
  • 沈涛
  • 王友贞
  • 袁先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昕伟
    • 摘要: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黄淮海平原南侧的淮北平原上,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总耕地面积11万hm^(2),常年麦播面积9.3万hm^(2)左右,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蔡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逐渐加重趋势,已成为上蔡县小麦常发、多发性病害之一。近年,该病危害严重,病田率已达100%,病田发病株率也在80%以上,大发生年份重病田块的枯白穗率在30%以上,是造成小麦后期倒伏和枯白穗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影响当地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
    • 黄爱明; 顾南; 胡永胜; 闫浩芳; 杜明成; 王国庆
    • 摘要: 淮北平原涝渍灾害严重,研究淮北浅埋区的地下水埋深对降水的响应规律及涝渍评价方法,对科学规划区域排涝减灾及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五道沟实验站32年的日降水、地下水埋深及土壤水分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五道沟实验站降水、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作物和不同雨强的降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利用正距平法和Z指数法对五道沟实验站涝情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北浅埋区的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作物生长前期需水少,降水补给量决定了地下水水位的增长幅度,后期需水量过大,地下水水位会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在年内呈现双峰变化,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埋深对一定范围内的降水具有弹性;对比不同雨强下地下水水位的响应时间发现,随着雨强的增大,地下水水位的响应时间逐渐减小;两种方法均能较好评价淮北浅埋区的涝渍情况,但长期无降水、地下水位过低时会高估受涝渍灾害的严重性,且Z指数法高估程度更明显。
    • 李建忠
    • 摘要: 一、怀远县供水工程现状蚌埠市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南部,2020年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3万人,下辖18个乡镇、362个村(居),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怀远县农村供水工程通过“十二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十三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目前共建成集中饮水工程21处(涉及农村居民供水部分),供水总规模达10.29万m^(3)/d。
    • 管后春; 陈岩滨; 王朝
    • 摘要: 通过对毗邻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第四系标准孔岩芯进行粒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淮北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变迁。研究表明淮北平原中更新世气候在暖湿与干冷(温凉)频繁交替中总体经历了从暖湿趋于干冷,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变化趋势属同相位演变,而与受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源区古气候演变模式总体呈反相位。晚更新世,气候总体经历了干冷(即温干—严寒—干冷)、温湿、转向干冷,却表现出与以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源区气候演化格局更相似,而与中国北方气候总体上由暖湿向干旱化转变步调不一致。进入全新世,淮北平原与中国南北方气候均回暖,降水相应增多。涡河流域GBK1标准孔区域沉积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中更新世早中期从半深湖演化到浅湖、滨湖,到晚期湖泊快速收缩直至消失,演化为泛滥平原或河流;晚更新世以来主要为河流和泛滥平原。淮北平原区域气候变化总体上对全球变化有着积极的响应,或许因其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边缘,致使其气候又具区域独特性。
    • 冯永军
    • 摘要: 一、概述新汴河是淮北平原上人工河道,干流全长127.1km,其中安徽108.4km,江苏18.7km。建有宿州闸、灵璧闸、团结闸等枢纽工程,工程跨豫、皖、苏三省11个县区,流域面积6562km;。新汴河灌区总面积910km^(2),耕地面积96.9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8.8万亩。是淮北地区唯一的大型灌区,自1970年开始建设以来,经过几个阶段的续建配套,逐步发挥了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极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 潘强
    • 摘要: 一、流域概况浍河流域涉及河南省商丘市、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和蚌埠市固镇县,西北起自废黄河南堤,东南迄怀洪新河,西南与涡河、北淝河、澥河毗邻,东北与沱河分水岭为界,河口九湾以上流域面积4651km^(2),其中安徽省内2707km;。流域地处淮北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高差较小。
    • 孔令健; 王振龙; 王兵
    • 摘要: 为探究淮北平原夏玉米生长期土壤水与地下水埋深及降水的关系,基于五道沟实验站26 a的长系列资料,结合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对淮北平原夏玉米生长期的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其中0~0.2 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最低,0.3~0.5 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根据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值可知:土壤水δ;O和δD平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土壤水分蒸发会导致土壤重同位素富集,富集程度由土壤表层至深层递减。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30 cm和5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变化最为明显,土壤易接受降水补给,而且土壤蒸发较为强烈。
    • 陆春影
    • 摘要: 一、基本情况涡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腹地,辖23个镇(街道),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173.4万人。当地人民群众一直都有兴修水利的良好传统,20世纪70年代,该县实施较大规模“3231”工程(二十条输水河道、二百条大沟、二千面环村沟塘;一千条中沟、一万条小沟、一万眼机井),形成较完备的灌排水系。目前,涡阳县有涡河、包河、西淝河、北淝河四大水系,全县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74条。二、涡阳县河长制推行成效自河长制实施以来,涡阳县298条河道纳入河长制管理,河长制框架设计逐步形成。
    • 陈森林; 胡炜
    • 摘要: 一、背景情况蚌埠,地处淮河中游,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砂石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砂石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开采的巨大利益,吸引了大量非法采砂船只流窜至蚌埠河湖疯狂盗采,河湖岸线常有砂场堆砂。非法采砂船只数量急剧增多,集中停靠的船只由100余艘迅速扩张到300余艘。且盗采船只大多由地方黑恶势力召集而来。
    • 陈月明; 高磊; 张中彬; 郭自春; 邵芳荣; 彭新华
    • 摘要: 砂姜黑土的典型特征就是土体内含有"砂姜"。基于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东西(河南上蔡到安徽泗县)及南北(河南鹿邑到安徽怀远)两条典型样带0~100 cm土层内砂姜含量分布及0~20 cm土壤性质、地形因子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东西样带内从西向东、南北样带内从北向南,砂姜含量逐渐增多,埋深也逐渐变浅;(2)两条样带砂姜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呈增加的趋势,而极大值出现在20~60cm土层,砂姜以2~5mm粒级的占比最大(40%~44%);(3)相关分析表明砂姜含量与蒙脱石组成比例(r=0.321,P <0.01)、年均降水量(r=0.416,P <0.01)、年均温度(r=0.369,P <0.01)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全钙(r=–0.279,P <0.05)、高程(r=–0.387,P <0.01)、年均蒸发量(r=–0.392,P<0.01)呈负相关。可见,淮北平原砂姜含量受地形、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空间分布格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