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古生物学、人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76022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文博、东南文化、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等;中更新世的相关文献由567位作者贡献,包括裴树文、房迎三、刘武等。

中更新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6022 占比:99.96%

总计:576245篇

中更新世—发文趋势图

中更新世

-研究学者

  • 裴树文
  • 房迎三
  • 刘武
  • 吴秀杰
  • 李永项
  • 李潇丽
  • 童国榜
  • 薛祥煦
  • 余佳
  • 刘志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管后春; 陈岩滨; 王朝
    • 摘要: 通过对毗邻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第四系标准孔岩芯进行粒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淮北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变迁。研究表明淮北平原中更新世气候在暖湿与干冷(温凉)频繁交替中总体经历了从暖湿趋于干冷,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变化趋势属同相位演变,而与受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源区古气候演变模式总体呈反相位。晚更新世,气候总体经历了干冷(即温干—严寒—干冷)、温湿、转向干冷,却表现出与以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源区气候演化格局更相似,而与中国北方气候总体上由暖湿向干旱化转变步调不一致。进入全新世,淮北平原与中国南北方气候均回暖,降水相应增多。涡河流域GBK1标准孔区域沉积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中更新世早中期从半深湖演化到浅湖、滨湖,到晚期湖泊快速收缩直至消失,演化为泛滥平原或河流;晚更新世以来主要为河流和泛滥平原。淮北平原区域气候变化总体上对全球变化有着积极的响应,或许因其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边缘,致使其气候又具区域独特性。
    • 贠杰; 赵力颖; 岳峰; 鲁艳明; 李广栋; 高尚; 何立; 周明兴; 张亚光; 张运强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蔚县盆地为典型的冀西北山间盆地,与阳原盆地仅一山之隔,二者共同组成了广义的“泥河湾盆地”,盆地内广泛出露中更新统郝家台组(Qp2h)河-湖相沉积物。相比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较低。20世纪80年代,盆地北部(大南沟一带)出土具有上新世-早更新世面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近年来,盆地东北部(吉家庄-黄梅一带)陆续发现多处古人类遗址。本次工作旨在查明该区哺乳动物化石生物面貌,力求为泥河湾盆地动物群、古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张振飞; 高继雷; 周永刚; 裴伦培; 白述超
    • 摘要: 对南四湖东岸地区迄今最深的第四系科研钻孔QK101(深146.10m)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介形类组合和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表明,QK101孔的底界年龄约为0.15Ma。其中,146.10~132.80m为晚中新世,属馆陶组上部;132.80~6.90m更新世平原组,与馆陶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全新统黑土湖组底界深度为6.90m。
    • 李华
    • 摘要: 前面说到,在那些巨大的史前动物中,大熊猫家族并不占体型优势,但这里面也有一个特例,它就是大熊猫亚种——巴氏大熊猫。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引人注目的"大个子"吧。已知保存最好的古熊猫化石骨架巴氏大熊猫(Ailuropoda baconi)比现今的大熊猫体型大以及粗壮。在中更新世晚期,它们逐渐演化成现代大熊猫,同时分布范围和数量继续缩减,身体也逐渐变小,最后成为今天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展出的这具骨架化石是已知保存最好的巴氏大熊猫标本,发现于1985年。它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重庆自然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在重庆万州盐井沟的一条石灰岩裂隙下的黏土层中发现的,地质年代为距今约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该骨架具有完整的头骨,较完整的脊椎骨骼和四肢骨骼,完整度接近70%,由重庆自然博物馆进行科学复原。同一地点发掘出的化石还有中国犀、大额牛、华南巨貘骨架等,现藏于重庆自然博物馆。
    • 吴文盛
    • 摘要: 最近,以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季强为首席科学家的国际古人类研究团队在Cell旗下的合作期刊《创新》(The Innowation)上发表了3篇文章,并以封面文章报道了中国哈尔滨市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的研究成果。3篇文章分别从龙人(Homo longi sp nov.)的命名、人类系统发育树和地球化学(含物源)的角度进行探讨,为研究智人起源和人类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
    • 方良好; 疏鹏; 路硕; 郑颖平; 杨源源; 潘浩波; 李鹏飞
    • 摘要: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嘉山-庐江断裂位于大别山东侧的山前盆地内,断裂线性特征较明显,沿一系列NNE向长条状低丘边缘展布.本文对该断裂开展了野外调查,为了确定断裂的形迹及其活动性,我们沿长条状低丘边缘进行详细的追索,发现了多个典型的断层剖面,并采集了断层泥ESR年龄样品.3条剖面中断层特征相似,倾角都较陡,沿断面可均见近水平擦痕,显示该断裂是一条倾角较陡的以走滑为主的断裂.结合断层地貌特征、断层泥测年结果及区域内重要断裂的构造对比,认为郯庐断裂带庐江段嘉山-庐江断裂是一条中更新世断裂.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情况与断裂所在地的弱地震活动水平有关.
    • 李潇丽
    • 摘要: 泥河湾盆地发育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并记录了华北更新世人类活动历史。近年来的发现表明,作为盆地重要组成部分,蔚县盆地是解读中更新世古人类行为演化与环境适应的关键区域。吉家庄遗址地处蔚县盆地东部吉家庄-黄梅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中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对遗址湖滨相沉积物易溶盐的测试和分析表明,此剖面代表的泥河湾古湖易溶盐为HCO3^--SO4^2--Na^+型,pH值平均为8.93,偏碱性;剖面平均含盐量为0.67‰,属于半咸水湖,指示半干旱区湖泊演化由碳酸盐湖向硫化物湖过渡阶段。SO4^2-、Cl^-、Na^+、Ca^2+和Mg^2+等5类离子的变化曲线与剖面沉积物易溶盐总含量变化大体一致。依据易溶盐主要离子比值和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含量,并结合沉积物特点将湖泊气候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记录了气候由相对冷湿→凉干→相对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时期对应于湖泊演化的第2阶段早期,处在古湖水位降低且气候向干凉转变的湖滨环境。该项研究对探讨泥河湾古湖的演化以及蔚县盆地吉家庄遗址利用者的生存行为与气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贾佳; 朱丽东; 王志远; 王博; 陈渠
    • 摘要: 亚洲中纬度气候主要受两大环流控制,继而划分出受亚洲季风控制季风区和受西风环流控制的西风区.已有研究发现在年代际至千年尺度上,两气候区的湿度演化存在错相位、甚至反相位的现象.文章综述了中更新世以来,多千年至轨道尺度上,两气候区的湿度演化模态的异同,以此深入了解亚洲气候演化的系统性.结果 表明:二者的间冰期气候演化的整体趋势存在明显差别,尤其MIS13以来,二者的演化趋势基本相反.在间冰期的多千年至万年尺度上,二者的气候演化模态呈现非同相位:高精度的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天山地区的湿度变化滞后于黄土高原地区大概3~5 ka,且该现象在更早的间冰期可重复.在冰期的千年尺度上,两地的湿度演化基本一致,但西风区湿度的波动幅度更大.
    • 同号文; 张贝; 武仙竹; 屈胜明
    • 摘要: 白龙洞是位于鄂西北部郧西县的一处出土物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先后在此出土了8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若干石制品和骨制品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有关白龙洞遗址的形成时间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群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基于郧西县文管所和中科院古脊椎所收藏标本,本文首次对白龙洞历年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洞动物群由32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组成,优势属种是谷氏大额牛、岩羊、野猪及各种鹿类(水鹿、斑鹿、麂、毛冠鹿);此外,还有豪猪、竹鼠、变异狼、貉、豺、猪獾、黑熊、大熊猫、中国硕鬣狗、锯齿剑齿虎、虎、豹、金猫、云豹、剑齿象、苏门犀、梅氏犀、巨貘、鬣羚及水牛等;该动物群缺乏猴类动物,并且豪猪化石也很少,这与其所处的时空位置很不相符;但总体面貌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白龙洞的大熊猫、中国硕鬣狗、猪獾、虎及巨貘的牙齿测量数值均达到或接近我国各自记录的最大值。白龙洞动物群组成与盐井沟动物群及南京猿人动物群最为接近;从动物群组合及有关属种的演化阶段来综合判断,白龙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当是中更新世中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