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灌溉模式

灌溉模式

灌溉模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3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92544篇;相关期刊214种,包括安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微灌大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2013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等;灌溉模式的相关文献由1183位作者贡献,包括崔远来、徐建新、张忠学等。

灌溉模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3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92544 占比:99.50%

总计:93009篇

灌溉模式—发文趋势图

灌溉模式

-研究学者

  • 崔远来
  • 徐建新
  • 张忠学
  • 刘路广
  • 朱士江
  • 韩焕豪
  • 冯耀祖
  • 唐亚莉
  • 孙爱华
  • 李瑞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国燏; 骆洪义; 褚屿; 林举梅; 王志远; 陈堂鑫; 徐震
    • 摘要: 探讨了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试验以山东省磨山为试验地,在水肥一体化基础上,开展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规律的探究,设置不灌溉(CK)、沟灌(T1)、喷灌(T2)、滴灌(T3)4种灌溉方式。研究表明:拔节期、抽丝期、成熟期3个时期,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都呈现出T3>T2>T1>CK;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大致表现出T3>T2>T1>CK;钙、镁养分的吸收量大致表现出T3>T2>T1>CK;铁、锰、铜、锌养分的吸收量大致表现出T3>T2>T1>CK。此外,玉米植株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T3处理最高,为14447.20 kg/hm^(2);氮、磷、钾养分积累量T3处理最高,分别为207.73 kg/hm^(2)、178.18 kg/hm^(2)、204.65 kg/hm^(2);钙、镁养分积累量T3处理最高,分别为22.55 kg/hm^(2)、7.62 kg/hm^(2);铁、锰、铜、锌养分积累量T3处理最高,分别为8967.55 g/hm^(2)、1040.53 g/hm^(2)、406.65 g/hm^(2)、1182.65 g/hm^(2)。综上,相比于沟灌、喷灌,滴灌对于玉米植株养分吸收更优,滴灌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养分吸收量,是玉米种植中适宜的灌溉方式。
    • 李明宇
    • 摘要: 为实现以水定产、以水定种植结构的适水型农业发展,为北方地区玉米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试验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外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溉模式(膜下滴灌M1、微喷灌M2、地面灌M3、不灌溉M4)对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相比于其他处理,M1处理成熟期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最大。灌溉模式极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各处理产量表现为M1>M2>M3>M4,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M1>M2>M4>M3,且M1处理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若想使玉米生长最佳,且实现节水稳产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推荐以M1为灌溉方法进行玉米种植。
    • 陈林
    • 摘要: 各类资源的存在是维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其他国家相比,尽管我国在矿物资源方面占据巨大的优势,但受到人数基数的影响,资源的人均分配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水资源方面更是如此。对于农业领域而言,水资源的匮乏会导致灌溉效率大幅度下降,所起到的应用效果也无法令人满足,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资源利用时,应当依照农业的灌溉需求进行技术上的调整,明确节水需求的同时进行高效性应用,这样不但能够降低外界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对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 刘晓亮
    • 摘要: 在全国用水总量中,农业种植用水量的占比非常大,但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这一比例逐年下降。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 王辉; 罗丽澎; 刘常; 谭帅; 胡传旺
    • 摘要: 选取再生水原液及其稀释2,4,6倍作为灌溉水源,设置再生水单一灌溉(4种处理RW,RW-2,RW-4,RW-6)、再生水-蒸馏水交替灌溉(4种处理ARW,ARW-2,ARW-4,ARW-6)2种灌溉模式,以蒸馏水灌溉(CK)为对照,对红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CK处理比较,单一灌溉模式下各处理交换性K^(+),Na^(+),Mg^(2+)的累积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21.08%,520.65%和16.22%,且随着再生水稀释倍数增大呈减小趋势,这种趋势以交换性K^(+)表现最显著;再生水-蒸馏水交替灌溉模式下各处理交换性Na^(+),Mg^(2+)的累积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997.45%和18.89%,而交换性K^(+)没有累积现象.两种灌溉模式下各处理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均未显著高于CK(p>0.05).除了处理RW-4,RW-6的碱化度(ES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处理显著高于CK(p<0.05),且同一灌溉模式下ESP随稀释倍数增大而减小,同种水质交替灌溉下ESP均高于单一灌溉,表现出弱碱性或非碱性(ESP<10%).南方红壤地区采用再生水-蒸馏水交替灌溉将提高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潜在风险,而再生水单一灌溉可适度降低风险.
    • 钟盛建; 何军; 张宇航; 王平章; 李赵琴; 郭健; 周洁宇; 杨鹏; 廖薇
    • 摘要: 为探明缓释肥间歇灌条件对水稻氮素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于2020年开展了不同水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黄熟期植株地上各部分干物质质量及吸氮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间歇灌溉能够促进水稻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干物质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W2F2>W2F1>W1F1>W1F2(W1-淹灌,W2-间歇灌溉,F1-常规肥,F2-缓释肥),分别为18310.4 kg/hm^(2),18147.6 kg/hm^(2),14802.8 kg/hm^(2)和13832.2 kg/hm^(2)。W2F2的地上部分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为112.7 kg/hm^(2),W2F1,W1F2和W1F1的地上部分吸氮量分别为93.2 kg/hm^(2),82.9 kg/hm^(2)及80.4 kg/hm^(2)。灌溉模式对产量的影响显著(p0.05)。W2F1的产量比W1F1的产量高367 kg/hm^(2),W2F2的产量比W1F2的产量高249 kg/hm^(2)。相同灌溉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差值很小。
    • 郑剑超; 王雷
    • 摘要: 为提高微咸水利用率并探索合理的灌溉模式,本研究设计微咸水、淡化水、苗期淡化水和苗期微咸水4种灌溉方式对番茄进行处理,调查番茄农艺性状、SPAD值、氮含量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微咸水不同灌溉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微咸水灌溉与其他处理相比对番茄株高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淡化水可促进株高增长;茎粗以微咸水处理最大,叶片数、始节高度和根长以淡化水处理最大;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以苗期淡化水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微咸水和苗期微咸水处理;单株结果数以苗期淡化水处理最高,单果重和产量以淡化水较高,但淡化水与苗期淡化水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微咸水灌溉下,只在苗期进行淡化水灌溉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增加效益,降低淡化水使用成本,提高微咸水利用率。
    • 韩焕豪; 刘鑫焱; 高蓉; 顾世祥; 崔远来
    • 摘要: 为探究再生水灌溉下水稻需水规律及再生水灌溉制度,于2019年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稻田小区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 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AWD) 2种灌溉模式,以及F1 (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 (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 3种施肥模式,共5个处理(FIF1、FIF2、FIF3、AWDF1、AWDF2)。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需水量(ET_(c))、作物系数(K_(c))、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变化,并以1970-2014年气象资料为依据探索不同水文年份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会整体提高水稻各生育期ET_(c),AWD下的ET;比FI平均减少18.8 mm,差异较小。F2处理再生水灌溉量为573 mm,对再生水的利用效率最高。水稻生长初期不适宜进行再生水灌溉,再生水灌溉下水稻各生育期K;与ET;变化趋势相同。再生水灌溉水稻需水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拔节孕穗期达最大,高达198.6 mm,且与清水灌溉相比,峰值出现的时期后移至拔节孕穗期。在推求的不同水文年再生水灌溉制度中,AWD模式普遍具有良好的节约清水资源效果。再生水替代清水进行灌溉比率可高达75%,其中AWD比FI模式节水45.6%。再生水灌溉能够一定程度的增产,其中F2处理平均较F1增产3%。
    • 华克骥; 何军; 张宇航; 贺天忠; 邵强; 赵树君; 张磊
    • 摘要: 【目的】揭示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寻求水稻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方法】于2019年6—9月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水稻测坑试验。设置4个处理:淹灌常规施肥(W1N1)、淹灌缓释施肥(W1N2)、间歇灌溉常规施肥(W2N1)、间歇灌溉缓释施肥(W2N2),每个处理重复3次,对各处理不同深度土层的渗滤液总氮(T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总磷(TP)质量浓度进行化验分析。【结果】缓释施肥(N2)条件下0~25 cm土层渗滤液的TN、NO_(3)^(-)-N、NH^(+)_(4)-N平均质量浓度均高于常规施肥(N1);淹水灌溉(W1)配施缓释肥显著提高了TN、NH^(+)_(4)-N质量浓度(P<0.05),而对NO_(3)^(-)-N质量浓度影响不大;各处理0~25 cm土层渗滤液的TP平均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TN、NO_(3)^(-)-N垂向迁移呈明显分层:25~40 cm为过渡淋失层、40~55 cm为快速淋失层、55~125 cm为缓冲淋失层、125~245 cm为稳定淋失层。W1N2处理下,稻田淋失层渗滤液中NO_(3)^(-)-N、NH^(+)_(4)-N平均质量浓度较高,分别为2.37、0.75 mg/L;N2条件下,NH^(+)_(4)-N、NO_(3)^(-)-N平均质量浓度均值较N1分别高29.0%~193.8%、3.7%~3.9%;W2模式较W1模式的NO_(3)^(-)-N平均质量浓度均值降低了12.5%~12.7%,而TP平均质量浓度均值提高了29.2%~49.2%。【结论】淹灌缓释施肥能够较好地维持稻田吸收层的氮素水平,而对磷素的维持效果不如间歇灌溉缓释施肥。缓释施肥比常规施肥的氮素淋失风险更大,间歇灌溉缓释施肥可以降低氮素淋失风险,但会增加磷素的淋失风险。
    • 丁国山
    • 摘要: 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探讨了农业水利灌溉现状,详细解析了农业水利节水措施进行详细解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水利模式类型很多,且节水技术方式很多,因此在开展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时,要按照需求合理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