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施肥方式

施肥方式

施肥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87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6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57330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科技交流会、第二届新型肥料技术创新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等;施肥方式的相关文献由281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波、邱磊、高强等。

施肥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6 占比:1.40%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7330 占比:98.51%

总计:58195篇

施肥方式—发文趋势图

施肥方式

-研究学者

  • 朱波
  • 邱磊
  • 高强
  • 张伟
  • 徐祥玉
  • 李顺江
  • 袁家富
  • 费良军
  • 赵书军
  • 赵同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巧羽
    • 摘要: 玉米是辽宁省庄河市的主要农作物,持续推进玉米种植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制种玉米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产业。1不同施肥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制种玉米常见施肥方式有习惯施肥、玉米长效肥+普通施肥、玉米长效肥+水溶肥、玉米长效肥+水溶肥+黄腐酸生物有机肥、玉米长效肥+水溶肥+黄腐酸生物菌剂,共5种施肥方式
    • 王从; 孙会峰; 徐春花; 王站付; 张继宁; 张鲜鲜; 陈春宏; 周胜
    • 摘要: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菜地氨(NH_(3))挥发过高的问题,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设施菜地NH_(3)挥发特征,分析各施肥方式下影响设施菜地NH_(3)挥发的重要因子,为以减氮增效为目标的设施菜地肥料管理模式制定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基于1次基肥和2次追肥的施肥方式,设置了不施氮处理(Control)、常规施氮处理(CF)、20%减氮缓释肥处理(SF)、20%减氮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OF)、20%减氮复合微生物菌肥/无机肥配施处理(MF)和20%减氮水肥一体化处理(IM),共计6个田间试验处理。除Control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氮磷钾的全季施用比例均保持一致。使用通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菜地NH_(3)挥发进行了原位监测,并同步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可能影响菜地土壤NH_(3)挥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的菜地NH_(3)挥发动态基本一致,NH_(3)挥发峰值均出现在肥料施用后。基肥施用阶段,除IM处理在基肥施用1 d后NH_(3)挥发即达到峰值外,其余处理均在基肥施用后3 d达到NH_(3)挥发峰值,峰值范围为0.12—0.26 kg NH_(3)·hm^(-2)·h^(-1)。在追肥阶段,各处理NH_(3)挥发峰值出现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前,各处理的NH_(3)挥发通量在追肥-Ⅰ阶段的峰值范围为0.08—0.19 kg NH_(3)·hm^(-2)·h^(-1),追肥-Ⅱ阶段的峰值范围为0.13—0.18 kg NH_(3)·hm^(-2)·h^(-1)。NH_(3)挥发累积排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F、MF、OF、SF、IM、Control。与CF施肥处理相比,SF和IM处理分别降低菜地累积NH_(3)挥发量24.2%和42.4%(P0.05)NH_(3)挥发累积量。此外,由NH_(3)挥发引起的氮肥损失率,由高至低依次为MF、OF、CF、SF、IM。与CF处理相比,MF处理始终具有较高的肥料NH_(3)-N损失率,而IM处理下则始终低于CF处理。与CF处理相比,SF和OF处理在基肥阶段的肥料NH_(3)-N损失率较低,但在追肥阶段的肥料NH_(3)-N损失率则均高于CF处理。【结论】与CF处理相比,SF和IM处理可显著降低设施菜地NH_(3)挥发量。从不同施肥阶段来看,IM处理在基肥和追肥施用阶段均可显著降低由NH_(3)挥发引起的氮肥损失率,而SF处理对菜地NH_(3)挥发的减缓作用主要是在基肥施用阶段。因此,缓释氮肥施用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减缓设施菜地NH_(3)挥发和农田减氮增效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 孟庆银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杉木实生轻型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2021年笔者以指数施肥E60和常规施肥C602种施肥方式培育的杉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开展生长量、生物量、质量指数(QI)值和根系状态测定,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容器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培育的容器苗7个月时,指数施肥方式培育的杉木轻型基质容器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总干重、根冠比、细根干重、中根干重、粗根干重和QI值分别为39.5 cm、4.9 mm、81.0、5.15 g、1.31 g、6.47 g、0.26、0.88 g、0.15 g、0.29 g和0.08;常规施肥方式培育的杉木轻型基质容器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总干重、根冠比、细根干重、中根干重、粗根干重和QI值分别为29.6 cm、4.0 mm、73.1、3.05 g、0.88 g、3.93 g、0.29、0.60 g、0.16 g、0.12 g和0.05。综合对比分析,指数施肥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施肥方式培育的杉木轻型基质容器苗。
    • 夏书贞; 李毅
    • 摘要: 根据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目标任务要求,方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择该县具有大面积种植特色的经济作物——菊花,根据菊花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不同要求,在不同化肥配方(主要针对N、P、K不同搭配比例)条件下进行了肥效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方城县中高产肥力条件下菊花最佳肥料配方和施肥方式,探索食用(药用)菊花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模式。一、选址及品种地址选择在方城县赵河镇鱼池村众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菊花大田。品种为杭白菊。
    • 郑毅; 陆进
    • 摘要: 为加快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机具新技术应用,筛选适宜贵州省水稻种植机械,为贵州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推进贵州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为此,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在湄潭县永兴镇开展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施肥方式对产量形成及施肥成本投入的试验。
    • 屈仁燕; 邓卫民; 黄岗; 刘开燕; 刘永杰; 黄健
    • 摘要: 采用正交表L_(9)(3^(4)),分别取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量、种植密度3个因素。试验结果:(1)D7处理产量最高606.73kg/667m^(2),与A2处理差异不大,与A1处理相差37.93kg,差异不显著。(2)玉米表型进行分析D7(A3,B1,C3)产量653.62kg/667m^(2)最高,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的施肥方式、施肥量、玉米种植密度都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其中三段施肥法,以及3000株/667m^(2)种植密度以及45%配方肥35kg和40%提苗攻苞肥25kg为推荐的密肥组合。
    • 岳雄义
    • 摘要: 施肥是果园管理中的基础性环节,不仅关系着果树当年的生长和产量,而且也关系着来年的生长和产量。目前,随着果园管理标准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果树施肥水平与技术有了较大改进,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施肥时期、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式不当,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有时还会产生肥害。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利用率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利用率水平。因此,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 杨泽鹏; 门胜男; 刘定辉; 陈尚洪; 郑盛华; 万柯均; 敖玉琴; 王昌桃; 沈学善; 梁圣; 陈红琳
    • 摘要: 耕作措施与施肥方式均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成熟期冬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冬油菜高产高效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2017-2018和2018-2019年2年的田间试验,以‘川油3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免耕和旋耕两种耕作方式与肥料穴施、条施和撒施3种不同施肥方式。施肥较不施肥对照2年平均显著增产1679.72 kg·hm^(-2),增幅达200.31%,单株荚角数显著增加168.34个,增幅181.99%,油菜干物质量显著增加5593.38 kg·hm^(-2),增幅达156.69%(P条施>撒施,其中穴施、条施较撒施分别平均增产213.21和106.92 kg·hm^(-2),增幅8.84%和4.43%;施肥后油菜籽粒含油率降低了2.50%-7.72%,且旋耕方式降幅大于免耕;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免耕条件下穴施较条施、撒施的籽粒产油量2年平均分别增加5.98%和13.17%,旋耕条件下穴施、条施处理分别较撒施处理2年平均增加7.57%和6.05%。在成都平原冲积土冬油菜种植区,旋耕结合肥料穴施或条施可以更好地实现冬油菜高产高效生产,实际生产中若采用免耕,可以采取穴施肥料的施用方式。
    • 刘文希; 雷忻; 王秀康; 邢英英
    • 摘要: 针对陕北地区温室大棚存在施肥过量等问题,拟提出适合陕北地区的较优施肥制度。试验由施肥方式和施肥量2个因素组成,施肥方式为滴灌施肥(D)和常规施肥(C),施肥量为F1(N 240-P_(2)O_(5)120-K_(2)O 150 kg·hm^(-2));F2(N 180-P_(2)O_(5)90-K_(2)O 112.5 kg·hm^(-2));F3(N120-P_(2)O_(5)60-K_(2)O75 kg·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番茄干物质量、叶绿素、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F1与F2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高于F3处理;肥料偏生产力(PFP)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F1和F2处理的肥料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显著低于F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和速效钾表现为F1>F2>F3,D处理F1和F2土壤硝态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C处理F1和F2土壤硝态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则逐渐降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上层土壤中速效钾沿土层深度降低,40 cm处达到最低。与C相比,2年D处理番茄干物质量增加17.54%和21.7%,产量和PFP增加13.87%和15.99%。相同土层深度C处理土壤中硝态氮是D处理的1.8~6.1倍。综上,DF2增大番茄的干物质量、叶绿素、产量、PFP和养分吸收效率,降低硝态氮含量,但没有显著降低生长生理指标,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施肥组合。
    • 摘要: 1.技术概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开展"云南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通过引进油菜专用缓释肥并改变施肥方式、引进新型农药、运用无人植保机进行病虫害飞防等,制定出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其规范实用、易于操作、示范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油菜化肥农药用量,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率,实现优质油菜籽绿色生产,促进油菜增产增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