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
蒙城县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2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中国政治、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8篇;相关期刊256种,包括江淮法治、农民致富之友、新闻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交流研讨会等;蒙城县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炜、张新民、胡亚等。
蒙城县
-研究学者
- 赵炜
- 张新民
- 胡亚
- 尚雷刚
- 等
- 葛恩立
- 刘东玉
- 孙建强
- 张友忠
- 张文凯
- 李飞
- 葛伟章
- 邹丽娟
- 黄虹
- 刘朱婴
- 徐敏
- 胡卫国
- 薛振亚
- 韩沛良
- 黄廷杰
- 黄欣
- 丁家科
- 卢朝阳
- 孙建强1
- 宋兴中
- 宾语
- 彭东风
- 徐蒙蒙
- 曹顺
- 李学章
- 汪杰
- 焦平林
- 王同英
- 王子成
- 王煜
- 石林
- 胡方玉
- 胡良宏
- 葛军
- 谢有昌
- 谭盂奎
- 邓干贤
- 邵健
- 马凤新
- 马士芳
- 丁华勇
- 乔飞
- 代桂锋
- 代玉明
- 任广建
-
-
-
-
摘要:
王子玉,男,1970年12月出生,亳州市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他从事感染内科事业23年。2003年参加抗击“非典”。2020年带领32位医护人员坚守在蒙城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奋战20多天,诊治确诊患者12例,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其中2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转危为安,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
张洁
-
-
摘要:
为全面了解蒙城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发展情况,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富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蒙城县农机推广站组织成立调研小组,协调县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相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细化调研内容,深入基层,对全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调研。
-
-
王新宇
-
-
摘要: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性害虫。2015年蒙城县首次发生美国白蛾危害,2016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蒙城县列为美国白蛾疫区。之后,每年该县林业主管部门都组织开展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从飞防前准备、实施飞防、飞防效果验收方面综述了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技术,以期为下一步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
-
-
李治林
-
-
摘要:
为砂姜黑土马铃薯的科学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不同减量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P2O5、K_(2)O分别施用14.0 kg/667m^(2)、6.0 kg/667m^(2)、14.0 kg/667m^(2)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该处理下,马铃薯生长稳健,根系发达,不仅提高抗病、抗旱综合抗性,还能改善马铃薯品质,产量、产投比均最高,分别为1482.3 kg/667m^(2)、2.70∶1,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
-
李朝国
-
-
摘要:
秸秆综合利用是秸秆禁烧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蒙城县农业农村局小涧镇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
-
-
陶帅;
张震
-
-
摘要:
蒙城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发展对蒙城县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蒙城县的农业现状、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蒙城县的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献出一份力.
-
-
孙建强
-
-
摘要:
为验证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翠"在小麦拌种上的应用效果,安徽省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于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开展了"拌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示范。示范采用大区设计按顺序排列拌翠处理和对照处理。示范结果表明使用"拌翠"拌种能够有效防控小麦苗期病虫危害、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和分蘖发生、利于苗齐苗壮、培育冬前壮苗,从而增强小麦抗低温冷害能力、减少减轻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小穗小花退化、提高结实性,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
卢毅
-
-
摘要:
我叫卢毅,是一名从大学生村官岗位上转战到扶贫战线上的选派扶贫女干部。2013年大学一毕业,我就加入大学生村官的队伍,个人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先后被评为“亳州市十佳大学生村官”“蒙城县优秀青年”。2016年因工作表现优异,被分配到蒙城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18年3月,刚刚结婚怀孕的我看到了组织部的一则通知,鼓励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同志再次下乡扶贫,我立刻主动请缕!
-
-
-
-
摘要:
庄子故里,先贤圣地,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巍巍佛塔,淙淙涡水见证着逍遥路小学至今的发展与变化。学校创建于2010年,下辖五个校区(逍遥路校区、三义路校区、政通路校区、阳光校区、北蒙校区),在校学生16000余人,教师64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6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