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逍遥

逍遥

逍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9篇、专利文献218篇;相关期刊599种,包括思维与智慧、青春岁月、风景名胜等; 逍遥的相关文献由11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厚权、李小锋、不公告发明人等。

逍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9 占比:79.57%

专利文献>

论文:218 占比:20.43%

总计:1067篇

逍遥—发文趋势图

逍遥

-研究学者

  • 刘厚权
  • 李小锋
  • 不公告发明人
  • 周朝忠
  • 张金良
  • 毛金娣
  • 夏淑英
  • 张庆
  • 徐定清
  • 徐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顾平
    • 摘要: 总是有人问我:何谓“逍遥山水”?于是我回答:逍遥山水是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山水情怀,它与古代隐逸、行旅之画有所不同,其区别是优游与幽居、闲适与劳顿。尽管逍遥山水古代无其名,但古人登山临水、亲近自然的情结一直有,亘古未止。
    • 耿子淇
    • 摘要: 陶渊明是东晋时代的一股清流,是那个时代的超越。陶渊明在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人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决策和心理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心理传记学的知识,去解读陶渊明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与超越;通过儒释道三家精神的分析,去探究陶渊明生平经历中的悬疑点:出仕与厌仕,世俗情结和“逍遥”。
    • 张锦波
    • 摘要: 庄子对逍遥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对个体生命存在及其在世情态的细致分析,又最终落实在对个体生命逍遥的实践路径的深入探究之上。具体到《逍遥游》,庄子以鹏喻个体生命本身,以鹏的不同出场情境比喻个体生命的不同在世情态,指出个体生命之逍遥须回归个体生命本身,有己方可言逍遥;再以庄子与惠施关于五石之瓠与大樗的两场对话为诠释情境,指出个体生命逍遥的现实路径在于,不滞于己,不迁于物,寻求物我的现实和解,以通达逍遥
    • 甘传永
    • 摘要: 王蒙在小说《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中通过类童话的叙事手法,用一件一直无法进入时代主流的衣服隐喻了难以言说的人生寂寞感和命运错位感。小说在社会历史层面指向八十年代从极左政治压迫下归来的"文化英雄"面临的新时期困境及走出困境的不同选择。而在个体存在层面则是通过叙述丽珊和鲁明对紫绸花服的价值判断和意义期待,隐喻了个体如何突破命运错位的悖论,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实现自由和逍遥。因此,《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的隐喻叙事既指向社会历史又包含一般存在,这正是王蒙小说具有普世性价值的原因所在。
    • 金立; 尹晨茹
    • 摘要: 作为一种生命状态,休闲离不开对物质、精神的双重追求。但是,日渐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仅没有将人的精神引向理想的充盈境界,反而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精神危机,将现代人推入了生存困境之中。为此,主张“精神自由”“无所凭待”“自然和谐”的庄子“逍遥”思想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重要镜鉴:一方面,个体应保持并坚守返归自身的理性习惯,洞察自我价值实现的“限制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生命境界的审美化,从而解除束缚人格自由和精神超越的外在因素,最终达成真正的内心和谐。
    • 邓晓芒
    • 摘要: 向秀的《庄子注》与他以前众多注者的解释大不相同,尤其是对《逍遥游》的注解被人视为“逍遥新义”,但其实向注更切合庄子的本意,应看作“逍遥真义”,即取消“大”与“小”的绝对划分,不是脱离世俗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是就在渺小的世俗生活中也可以逍遥和“成圣”。为做到这一点,向秀对老庄的实践模型作了深化和改进,不仅明确用“无为论”解释了“贵无论”,更是将“无为论”中隐含的“无心论”置于核心地位,解决了“无为”和“有为”的矛盾,避免了“为无为”的悖论。以这种彻底的贵无论立场,向秀既不同意嵇康那种刻意养生的生活态度,当然更不会服从儒家名教的束缚,但却无意中放弃了对名教的批判性,为郭象和裴頠向儒家妥协铺平了道路。
    • 赵世佳; 梁晓辉; 周冀宁
    • 摘要: 1.内景,黄小牙办公室,日,黄小牙正在电脑上看一篇电影叙事的论文,电脑屏幕前边放着一个剧本,题目是《小林老师的爱情故事》。敲门声响起。黄小牙:进。马逍遥推门进来:黄老师。黄小牙:逍遥来了,坐。上次跟你说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马逍遥:嗯,黄老师,我们几个人倒是想拍,但是现在没有剧本,设备也凑不齐。
    • 吕箐雯
    • 摘要: 本文在“小大之辨”外在物性与内在心境这两层分殊的基础上,以小大间静态横向与动态纵向的双重关系模式,给予“小大之辨”以新的诠释框架:“心之可大,性小而心大”,万物在“性—境—心”方面具有正相关、非因果关系,万物之心不必然受性之束缚;“心之可齐,大心而齐物”,万物之心皆有由小至大之可能与必要。由此提出,《庄子》“小大之辨”之哲学意旨并非辨小大之物,更非万物在物性与价值上的小大之别,而是大其心,即行为主体之心胸由小而大地发展。并且,文章指出具体的大其心路径:一方面,由大能、大知而大其境,以此为大其心提供正向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无己、无功、无名”之负的工夫涵养内心,虚心而大心,从而至逍遥之境。
    • 黄圣平
    • 摘要: 《庄子》中有八十余处关于“命”的用例,“命”具有多种含义与特征,其中以“遇命”为主,兼及“命”的其他含义,且围绕“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从人生困境出发,主张“知命”与“安命”,从“知命”“安命”到“逍遥”与“超越”,是庄子“命”论思想的基本思想逻辑,而作为其中枢纽与关键的是以“道”观“命”,亦即从受“命”主体向授“命”主体的视域变换,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己之精神超越。分析研究《庄子》的“命”论思想,有助于把握庄子哲学区别于一般前定论和宿命论思想的超越性理论特征。异己强制性与内在本己性、随机偶然性与客观普遍性、自然变易性与超越“不化”性、外在权威性与自在逍遥性、落于己“身”与落于己“心”是“安命”与“逍遥”的本质区别,将“安命”与“逍遥”进行对比,是把握庄子逍遥思想的重要进路,有助于凸显其逍遥观的诸多特质。
    • 孟驱洋
    • 摘要: 阳明良知学说不唯在《拔本塞源论》这篇文章中有扩展之处,分别是:1由个人而扩展至人类全体;2由人与人之相同的德性处而扩展至人与人相异的才能处;3由伦理问题而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问题;4由内心而扩展至社会秩序与事业(此观点受到钱穆先生《阳明学述要》“拔本塞源”等章节的启发,笔者做出进一步完善)。如果我们将视野再放大,会看到良知学说进一步的扩展之处,它不仅在阳明学说内部,与其圣人观合为一体;亦扩展至阳明学说之外,与庄学“逍遥”“齐物”产生勾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