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拟青霉
淡紫拟青霉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微生物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609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微生物学杂志、武夷科学、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等;淡紫拟青霉的相关文献由801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来发、刘波、王曦茁等。
淡紫拟青霉
-研究学者
- 汪来发
- 刘波
- 王曦茁
- 黄俊生
- 李芳
- 朴春根
- 刘杏忠
- 汪军
- 肖炎农
- 马建伟
- 黄素芳
- 史怀
- 廖美德
- 张绍升
- 王源
- 赵培静
- 任文彬
- 李肖宇
- 孙漫红
- 梁小文
- 潘沧桑
- 王根豪
- 邓国平
- 郭志斌
- 刘伟
- 叶宇平
- 李世东
- 李永
- 林英姿
- 梁昌聪
- 郭民伟
- 严艺波
- 刘国坤
- 卓侃
- 吴俊杰
- 夏振远
- 孙新宇
- 曾升华
- 李英武
- 杨建江
- 杨腊英
- 林竞
- 林茂松
- 王永霞
- 王艳娜
- 田国忠
- 石峥
- 缪承杜
- 肖顺
- 钟增明
-
-
于博驰;
张克诚;
施李鸣;
杨淼泠;
吕朝阳;
葛蓓孛
-
-
摘要:
本文以武夷菌素为主要对象,以牛津杯抑菌测试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观察武夷菌素对几种常见的真菌类活体微生物农药之间的影响。武夷菌素对于真菌孢子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武夷菌素在高浓度处理下对球孢白僵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金龟子绿僵菌,其中对球孢白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0 mg/L,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0 mg/L。武夷菌素对绿色木霉、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率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武夷菌素100mg/L浓度对于三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4.6%、48.6%、39.2%,进行毒力回归方程计算,数据表明武夷菌素对绿色木霉的EC_(50)为57.13mg/L,对哈茨木霉的EC_(50)为109.81mg/L,对淡紫拟青霉的EC_(50)为170.03 mg/L。武夷菌素在防治病害过程中实际用药量约100 mg/L,会对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和淡紫拟青霉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建议应错开使用。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对指导武夷菌素及活体微生物农药的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生物防治技术集成提供理论基础。
-
-
王忠玉;
黄英秋;
郭荣君;
孙漫红;
卢晓红;
郑卉娜;
李世东
-
-
摘要:
本文对淡紫拟青霉菌剂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重病田进行土壤熏蒸基础上,比较淡紫拟青霉菌剂不同剂型、用量以及施用方式的防病、增产效果,明确了淡紫拟青霉粉剂和颗粒剂以及穴施、追施等均可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防病效果≥60.0%,其中穴施和追施颗粒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69.0%,与化学农药防效接近,增产效果明显,可达到26.0%。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剂型及使用方法。
-
-
王竹;
余善君;
吉林佳;
李咏婷;
杨传雄;
黄燕妮
-
-
摘要:
为了探讨影响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提取的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方案,设置不同的发酵液浓缩倍数、三氯乙酸用量等因素,设计单因素实验测定多糖提取最佳条件.然后设计正交试验,检测多糖在不同条件下的提取率,以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发现,发酵液浓缩3~5倍时多糖提取率最高,10%的三氯乙酸对蛋白质脱除效果最好;正交试验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的因素依次为乙醇用量、沉淀时间和温度,最优方案为3倍95%乙醇、4°C沉淀24 h.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57.835%±1.206%.研究结果为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的提取研究提供了参考.
-
-
刘刚
-
-
摘要:
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环保型防治柑橘根结线虫的杀线剂,海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浸泡法,测定了8种药剂对柑橘病原根结线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供试化学杀线剂以3.2%阿维菌素EC最高,其LC_(50)值为0.4206mg/L,其次是41.7%氟吡菌酰胺SC、21%阿维·噻唑膦EW;供试生物杀线剂的生物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5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WP.8亿芽抱/g蜡质芽孢杆菌WP、2.5亿抱子/g厚垣轮枝菌GR.100亿芽孢/g坚强芽孢杆菌WP。
-
-
张雅静;
孔令安;
宋美燕;
张怡静;
房庆;
杨俊;
彭德良;
黄文坤;
彭焕;
朱英波
-
-
摘要:
蔬菜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严重危害蔬菜生产,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在防治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单一土传病害中具有应用潜力,为筛选同时防控这两种土传病害的淡紫拟青霉(P.lilacinum)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菌株,从京北5省采集茄科、葫芦科蔬菜的根际土样25份,从中分离共获得真菌699株,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拮抗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拮抗菌株89株,通过ITS1/ITS4扩增测序筛选获得3株淡紫拟青霉(P.lilacinum)(2018-31、2018-32和2019-79)和2株哈茨木霉(T.harzianum)(2018-44和2018-54).采用菌株发酵液泡根方法评价候选拮抗菌株对黄瓜幼苗的安全性,发现哈茨木霉(T.harzianum)的2株菌株(2018-44和2018-54)对黄瓜幼苗均安全,而淡紫拟青霉(P.lilacinum)仅有1株菌株(2018-32)对黄瓜幼苗安全.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测试其对黄瓜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发现2018-32号淡紫拟青霉(P.lilacinum)和2018-44号哈茨木霉(T.harzianum)对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1.19%和73.08%,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分别为64.06%和50.54%,其防效均好于同类商品菌剂,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淡紫拟青霉(P.lilacinum)(2018-32)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2018-44)菌株对黄瓜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效.
-
-
-
-
摘要:
近期,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申请的2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柑橘树线虫,推荐在柑橘树新稍抽发前或新根生长时、线虫发生前或发生初期使用。在树冠滴水线内先刨根部周围表土层1~2 cm,每亩10.5~15 kg药剂,与适量细沙拌匀然后均匀撒施,覆土淋水。这是我国首次批准淡紫拟青霉在柑橘树上登记。此前,淡紫拟青霉在我国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番茄、草坪(根结)线虫。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019版、2021版均将淡紫拟青霉列为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
-
-
张誉荠;
任跃英;
文湘穗;
王雨濛;
方平;
李宝全;
冷世和
-
-
摘要:
为筛选对北五味子褐斑病病原菌[Phoma glomerate(corad)Wollena ex Hoehapf]生防效果较好的优良内生真菌,采用植物病理学常规培养法对北五味子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培养并对菌落特征及微观形态进行观察,同时利用平板对峙法对内生真菌进行筛选,通过测定褐斑病病原菌的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蛋白、麦角甾醇、几丁质含量变化,初步探究WG9发酵液的抑菌机制;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ITS基因测序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筛选出的优良内生生防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北五味子内生真菌中筛选出1株生防效果较好的生防真菌WG9,平板对峙试验显示其拮抗率达64.73%,发酵液拮抗率为48.21%;随着WG9发酵液浓度的增加,病原菌菌丝的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麦角甾醇和几丁质含量降低;经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优良内生生防真菌为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研究表明,从北五味子根茎中筛选出的内生生防真菌WG9对褐斑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WG9发酵液对病原菌的细胞壁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
-
-
-
摘要:
抗植物根结线虫病生物农药有办法植物根结线虫病是危害广泛的世界性病害,大多数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可受到侵染,感染后一般减产20%~30%,程度严重的甚至绝产。针对这一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传病害生防研究团队联合中保集团研发了5亿孢子/克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获批生物农药登记。
-
-
王晓雅;
梁宇;
杨伟祥;
卫怡;
曹国标
-
-
摘要:
寻找有效药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一直是相关科研工作的重点,笔者合成了 4种新型酰腙化合物和结构表征,并且评价了其对6株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至少对2株真菌具有抑菌活性,化合物4a、4b、4c、4d对被测菌株有抑菌活性的种类分别为3、5、4、2,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a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
-
-
李嘉泓;
杜娟;
顾沛雯;
张乐;
赵楠;
何金柱
-
-
摘要:
为有效控制葡萄苗圃内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于 2019 年 5 月对宁夏玉泉营镇葡萄苗圃内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及为害状况进行调查,以 8种微生物源药剂为对象,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苗圃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宁夏玉泉营镇葡萄苗圃调查的 15 个葡萄品种中,‘西拉’的根结线虫病害最严重,病情指数高达 78.33;其次是‘红芭拉蒂’,病情指数为 70.00;‘抗砧 3 号’不感病.在防效试验中,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 )对南方根结线虫 2 龄幼虫毒杀效果最好,触杀处理 4 d后,校正死亡率为 99.17%,LC50值最低,为3.56×106 cfu/mL,苗圃的防治效果可达 83.11%;胶冻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的毒杀效果次之,在触杀处理4 d后,校正死亡率为 85.00%,LC50 值为 3.69×106 cfu/mL,苗圃的防治效果为 76.26%.两种药剂对葡萄根结线虫病均具有良好防效,可作为葡萄苗圃内根结线虫病害防治的首选药剂进行推广.
-
-
-
-
-
杨凡;
邱钰;
李杨
- 《第十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植物寄生性线虫每年都会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农药的滥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使线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淡紫拟青霉(Paecilom yces lilacinus)是一种线虫卵寄生真菌,可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寄主范围广,是许多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淡紫拟青霉菌通过多种方式作用线虫,既可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等酶类,降解寄主线虫的表皮;又可产生抗生素和毒素毒害线虫.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淡紫拟青霉转化,不仅可以筛选到各种淡紫拟青霉表型变异突变体,而且还可用于克隆相关致病基因,对根癌农杆菌介导淡紫拟青霉36-1遗传转化体系中的某些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转化的效率和质量,转化菌株和拟松材线虫共培养,转化菌株对线虫致死率范围为3%-92%。
-
-
-
邓国平;
袁宏伟;
黄俊生
- 《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研究以木薯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发酵淡紫拟青霉E7,与常规的黄豆粉培养基作比较.检测其发酵液的pH值变化、产孢数的变化、用2龄线虫比较发酵液的生物毒性以及生物发酵后的废水的COD值.结果表明:在废水中分别添加0.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钠培养得到的孢子数略低于黄豆粉培养基生产的淡紫拟青霉E7,但两者的总数都在一个数量级约25亿个·mL-1,差别不显著;生物毒性实验表明用废水培养的淡紫拟青霉E7比黄豆粉生产的毒性要略低,在相同的稀释倍数下,线虫幼虫死亡率达到83.5%;废水处理后COD值可达到563.4 mg·mL-1(COD值去除率达到89.3%),pH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废水排放三级标准.
-
-
赵培静;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任文彬;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缪承杜;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张世清;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黄俊生;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以淡紫拟青霉的分生孢子为受体,具有抗草甘膦铵盐(GPT)类除草剂的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双元表达载体pTBar,成功实现了重要的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的遗传转化。在诱导培养基pH5.8,乙酰丁香酮200ug/mL,共培养时间14h等适宜条件下,转化率可达80~200个转化子/10cfu。对转化子进行PCR检测表明T-DNA已整合到淡紫拟青霉的基因组中,且转化子的遗传表现稳定。农杆菌介导淡紫拟青霉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构建大容量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致病性突变体筛选,从而为致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
-
-
YANG Ting;
杨婷;
LIAO Meide;
廖美德;
LU Liang;
陆亮
- 《第十四届全国农药学科教育科研研讨会暨赵善欢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讨论会》
| 2014年
-
摘要:
"类植物生长素功能蛋白"是淡紫拟青霉PL-HN-16产生的一种胞外蛋白,能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本文旨在研究类植物生长素功能蛋白在烟草育苗生产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低剂量(0.5%、1.5%)PL-HN-16麸皮制剂能促进烟草新叶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提前2d长出新叶,60d株高和最大叶叶面积分别增加54.41%和23.13%;高剂量(2.5%)处理组对烟草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株高抑制率达10.67%(p<0.05).PL-HN-16发酵液稀释10-12倍后表现很好的促进作用,株高和3叶面积促进率分别为23.41%和39.96% (p<0.05),高浓度(10-3)处理组的烟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L-HN-16代谢物对烟草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且与剂量相关.